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心理学喜欢思考人生的人,比较容易得抑
TUhjnbcbe - 2024/8/31 17:07: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在我们身边,常会觉得爱思考人生的人容易得抑郁,这个结论不无道理。然而,问题其实不出在“思考人生”,而是为生活担忧的情绪,导致了抑郁。高智商人群中,情绪障碍者比例更高曾经有学者对高智商人群的情绪障碍比例进行调查:在对门萨协会(高智商俱乐部)的多名成员的调查中发现,心境障碍和焦虑症在他们当中非常常见。普通人群中情绪障碍的比率大约为10%,而在门萨成员中这个比例却达到了27%。思考也分为沉浸式的思考、分散式的思考。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创造了“心流”(FlowofMind)一词,去描绘完全沉浸在一件事当中的幸福感。可见,思考本身并不一定是能会带来抑郁、痛苦的。而他们之所以会产生抑郁情绪,也是因为感到无法掌控人生。过度思考,倾向聚焦于无法掌控之物什么是“无法掌控之物”?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四个根源主题:死亡、无意义、孤独和自由。心理学家认为,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罹患心境障碍,是因为没有办法摆脱这四个命题带来的焦虑。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考人生,其实就是在触碰上述四个永恒的难题。当我们感到自己触摸到了生命的边界,就会产生类似于抑郁的情绪。然而就像脚手架和牢笼都是铁制品,思考人生所带来的也不应当仅有担忧——重要的是我们能把这些思考当做支持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自愿困在思考的牢笼中。一些临床的案例给出了相同的理论:(1)对死亡的恐惧,可能会阻止我们享受生活比如,一位患者在得了癌症之后,居然“奇迹般地”自愈了神经障碍。治疗师认为,是病人发现生命不能再拖延时,才体会到了当下的重要性。同样,当团体治疗当中来了一位癌症病人之后,会让整个团体对生命的体验都更为深刻。因此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书中写道:有时候死亡的观念可以拯救人。(2)生命中的孤独感,无法完全消除很多人会为了消除孤独感而寻求别人的陪伴,或是在不间断的亲密关系当中获得安全感,然而他们最后总是发现,孤独并不能被完全消除——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因此,有时候治疗师会鼓励病人面对孤独,探索新的安住于孤独的模式,而非仅仅是在其中痛苦地挣扎。爱思考的人群,常常有对完美的追求爱思考人生的人,有可能产生更极端的表现方式,就是完美主义。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看起来他们事事追求做到最好,无法控制人生是难以忍受的事情。而这种一昧地追求完美,会让他们更容易抑郁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也是再多次的成功都难以磨灭的。为了保持自己不败的纪录,他们甚至会选择提前放弃——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为完美主义与非完美主义者提供了同样的任务,在不告诉他们这项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两组被试付出了相同的精力。但是,完美主义者体验到了更多的内疚、羞耻感,并更早放弃了任务。同样,研究者们发现完美主义者倾向出现更早的死亡、更差的健康状况、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有人说,“如果你永远不失败,那你就不会感到羞耻”,然而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一昧地追求完美,抑郁和压力感也随之而来。如上文所说,思考人生既可能让一个人因失去掌控感而产生抑郁情绪,甚至走向自杀;也可能让他因有了更深的体悟而更好地生活,探索真正可以为自己“赋能”的思考方式,可以让自我更好地发展。如何正确运用“爱思考”的品质呢?(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难发现,很多作家、哲学家都曾经和我们为同样的事情困惑。阿德勒曾经为自己的身高自卑、当把别人的思考作为自己的脚手架,阅读就是在和作者的对话中找到自己人生困惑的答案。所以,如果思考人生让你感到困惑,不妨和那些哲学家和文学家深谈。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难免因他所处的环境和阅历有所局限,在书中我们可以和不同背景、不同阅历的人交流,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我们或许就不再会被困住。(2)接纳未知的悬念,聚焦于当下而不是未来人生的发端、经过、终点中包含的论题太多太深刻,从古至今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无论如何,“思考人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浪漫的事。但与此同时,“经历、体验”人生也同样重要。我们得承认有些困惑,是以当下的阅历和知识无法解答的,但如果我们聚焦于当下,享受现在的生活,走过了这段路就可能发现,人生的困惑时间或许已经有了答案。-THEEND-作者:微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喜欢思考人生的人,比较容易得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