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笔墨下的灵魂第五章马寿民绘画艺术解
TUhjnbcbe - 2024/8/31 17:07:00

马寿民绘画艺术成功之成因

(一)苦难是人生的第一良师

年,马寿民出生在陕西合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从一出生,马寿民就面临饥饿和物资困乏的窘境。当时的孩子,能吃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童年的马寿民,是父母的一位好帮手,从懂事在之日起,就跟在大人后边,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地,一边忍受着饥饿,一边起劲地干农活。他那时的愿望,就是多替父母分忧,同时希望有一个好收成,能改变一些家庭的现状。但是,饥饿与贫困却象影子一样,天天跟着他,一直持续十几年,直到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新疆戍边。这段岁月,是他人生价值观和艺术观成长的关键时期,他苦并快乐着,天天除了象其他军人一样,进行必不可少的刻苦军训外,还要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一些关于历史绘画,军事题材的绘画,自然落到他的头上,这是一个繁重而且难度很大的任务。画这类题材,必须要了解历史,还要用一种新的观点去看待当时的重大事件,提出自己的但又能被上级接受的看法,当然,绘画之中包含艺术的元素更是必不可少。除了完成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外,马寿民还要深入到民间去,了解新疆各族人民的各种生活,寻找关于西域风情的绘画题材。他干的很苦,很累。但是,他没有懈怠,退缩。他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喜欢这种挑战。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受到了同行和领导的肯定,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及多家收藏机构收藏。正当他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时候,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到来了。他失去了自己20多年来朝夕相处的爱子。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实,是一种切肤之痛,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灾难。一段时间之内,他有些情绪低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没有倒下,痛定思痛之后,他选择了继续用艺术创作来安慰逝者。经历这段情感折磨的马寿民,对人生,对艺术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思想境界由此得到升华。我不敢向他多问这段痛苦的经历,我写到此处,老泪纵横,常常眼前一片模糊,不得不多次中断自己的写作。在我和他相处的日子里,经常仔细观察他的神态,他似乎已经把泪流尽,十分平和地谈论自己的这一段往事。他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坚强的生活态度,使我由衷地敬佩。在此,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伟大女性,她就是马寿民的妻子,在马寿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之中,她一直是自己丈夫的追随者、支持者和关怀者,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携手共同走过了坎坷岁月。她默默地用自己的奉献,提供了马寿民艺术创作的有力生活保障。在马寿民许多的人物画中,我们看见了这位善良、勤劳、朴素的女性影子,这也许是马寿民对自己妻子的一种感谢方式吧。自古雄才多磨难,经历人生重大变故的艺术家马寿民,有了妻子的鼎力支持,一定会攀登上艺术的更高峰。

(二)勤奋是马寿民成功的主要途径。马寿民自学生时代至今,几十年以来,一直踏实勤奋。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伟这样评价求学时的他:“马寿民是一个执着勤奋的学生,他在军艺学习时,每晚我去教室,总能看到马寿民在临摹读书研习,他知道进入军艺的艰难,所以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总是因为晚睡而被学员队长批评,军艺管理很严,熄灯时必须回宿舍休息,但马寿民经常等同学休息之后,又爬起来进教室,有时通宵达旦。”好一个通宵达旦,学习勤苦如此,能有不成功的吗?马寿民经常自谦地说:“我是个很笨的人”,以我看,马寿民是个很笨的天才。他的笨就在于他不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投机取巧。事实上,求学之道自古无巧,那些自以为得到窍门的人,往往弄巧成拙,结果一事无成。用笨方法踏踏实实,亦步亦趋地做学问,功夫才不负有心人。再者,做学问也没有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连别人喝咖啡的功夫也用在学习上的。”看来,只有勤奋,才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久才成大器。中国古代关于勤奋做事的例子很多。

《列子.汤问》之中记载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愚公故事,说,愚公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自家的去路,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愚公为了开辟一条通往外边世界的道路,不顾妻子的反对,智叟的嘲笑,率领子孙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天地,把山搬走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高度赞扬愚公精神,把他作为不怕困难、勤奋不懈的事例。后来,人称天才妙算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盛赞愚公精神,诗曰:“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日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艺术探索之路上,马寿民就是当代愚公。我仔细研究他的写生纪录,发现他是一点一点地往前走,对待疑难问题,他用愚公移山的办法,逐步解决。比如,在绘画造型上,在人物面部情态表现上,在眼神表现上,他都细细琢磨,慢慢体会,不断反复实践,他就这样几十年以来孜孜以求,终于取得了艺术探索的成功。

有些人看起来聪明,其实并不聪明,因为他们只是浮在浅层面的人。而那些被称为笨的人,往往是聪明人在下笨功夫。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耍小聪明是没有前途的,那一点一划,都需要千锤百炼,都需要下死功夫,都凝聚着无数汗水,哪里有半点聪明可取呢?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绘画经验时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关于用勤奋的方法去探索艺术,古人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榜样,五代荆浩说他写松万本,始得松之真气。元代黄公望为了观察自然,终日在山林行走,有时风雨到来,水怪悲诧也不为所动。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说自己潜心研究青绿五十年才会用花青,近代张大千说他五十岁后才会用花青。这些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何尝一日懈怠也?马寿民在《心中的大山》之中说,他有时做的很累,看他做画的人也很累。累,但他没有停止,没有放弃,他一直努力,一直在探索的路上,他的成功之路,是用勤奋的汗水铺成的,勤奋,是他成功的根本之道,也是所有艺术家成功的根本之道。

(三)扎实的生活体验是马寿民创作灵感产生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古今中外之公论。古人论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要素,然气韵从何而来,先贤以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去心中尘垢,成立心中觐鄂,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这里所谓的行万里路就是要求画家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有艺术创作的根脉。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生活的根脉,他们以根脉为源泉,用诗意的语言,讲述自己生于斯,养于斯的故事。鲁迅以自己的故乡绍兴为根脉进行创作,老舍以北京为根脉进行创作。世界上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以自己的根脉为基础,然后生发出去,创作出优美的艺术作品。

马寿民以新疆为根脉进行创作

马寿民在新疆生活三十多年,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这里有深刻的感情,作为军旅画家,因着职业,他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有着雄厚的生活基奠。他对生活的感悟,除了来源于平素为人处世的积累,更得力于写生。关于写生,他既有理论性的总结,更有鲜活的实践经验。

(1)马寿民关于写生的理论总结。

马寿民认为只有通过写生才能有所创造。他说:“技法的创新,是个人思想感情的体现与艺术实践的结果,写生就是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形式和技法”因此,关于写生,他有诸多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

第一,从指导思想上看,他认为,“生活是创作、形式、搜集、表现等语言的第一源泉”。正因为如此,必须弄清楚生活与绘画的关系并且恰当处理。如何恰当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他提出这么一个原则,即“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刻意求生活,生活则不活,以情求生活,生活即活”。怎么才能为生活而绘画呢?他这样阐述:“写生作画都要讲究深心,这就是说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统一产生自己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取决于对对象的理解,才能把控对象,不为表象所忙乱”。什么是表象?怎么才能不使写生停留在表象上?他以人物画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人物写生最讲究传神,传神则是要抓住和突出对象的特征,这只是表象的成分,最主要的是走进对象的内心深处,这就需要生活,与对象同甘苦,才能掌握它的真正世界,而不单单是形”。一句话,他把绘画写生看作是心灵沟通的过程。

第二,从具体的步骤上看:

马寿民写生有三大要领。即:一个难点,一个重点,一个突破口。

首先,人物画写生要抓住难点和重点。

什么是人物画写生的难点呢?

他认为:“写生最难的是否将形象的精神状态一眼看清楚,是否能抓住了对象的灵魂,如果能抓住了对象的灵魂,是否也抓住了自己的灵魂,即使抓住了灵魂,是否又真心将形象的精神状态理解?问题就在于这一理解的能力和程度的区别。”此话高屋建瓴,直指问题的要害。人物的灵魂从哪里体现?他告诉我们:“人物的形神状态,不仅是一个血肉组成的形体,而是具有内心理想活动的高级动物。因而神情变化是极复杂和极其微妙的,要通过笔墨描写他的身形状态,就不能不理解构成形神状态的特征本质,这种特征本质,最显著的就是表现在人物的面部上。”也就是说,在人物画写生的过程中,人物的面部是重点。

为什么人物的面部是重点?发现这个问题,他走的路好长,走的路好艰辛。他在自己的写生感悟中记述过此事。他写道:“纪录形象有时很顺利,有时很痛苦,有时恨不得一头创在墙上,狠狠地撞几下,希望能撞出激情。”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经过思考,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人的灵魂,表现在精神状态上,而精神状态就在面部表情上,面部表情又集中体现在眼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眼神,才能告诉你他的内心世界活动。而语言有时未必可靠。在写生之中重点表现眼神是他的一大收获,他的这个收获和几个世界著名艺术家不谋而和。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表现人物时,都是先从眼神描写,鲁迅在写祥林嫂时,就是因为写了她的眼神那种呆滞的目光,才写出了她的心理活动状态,给读者留下永恒的印象。画家表现人物,只有让画中人用眼神说话,才能画活。还记得《蒙娜丽莎》吗?达芬奇就是用蒙娜丽莎的那双眼睛微笑才征服了无数读者。

发现眼神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不等于就会画眼睛了。他说:“人的眼神变化,是及其复杂微妙的。人在任何状态中,精神本质和内心感情都取决于眼神的精确描写。如稍有谬误,即使其他联系的部分虽然画的不差,也不能全其神气,但差重于眼神的描写而忽视其他联系的相互作用,也不能全貌”。为了表现眼神,马寿民开始用自己的眼神,从细微处去观察人物的眼神。这些眼神,留在他的画笔上,也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之中,马寿民的眼神和生活之中人物眼神进行交流,沟通,彼此心意相通了。通过与写生人物的心灵对接,马寿民看到了他们灵魂深处的寄托,看到了他们的坚贞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淡泊宁静的品格。读懂了他们,他自己的灵魂便和他们系在一起,这样,下笔便可以将这些高尚的灵魂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他总结的一个人物画写生的整体脉络,那就是,通过眼神写面部,通过面部体现灵魂,的确,人物画写生就是这么一个三部曲。这个三部曲,看似简单,但它却是马寿民花半生心血总结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他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即如何做形神兼备。为此,他对形神统一的问题进行了逐个细节的强化,也就是说,他开始提炼自己的笔墨语言了。

第三,从具体技法上看,马寿民提出人物画写生必须注意几大事项。

(一)要注重正确处理写生之中情味关系。他说:“在写生中有时不能盲目追求什么味道,但表现的水墨感觉和当时的感受却不能丢去”。

中国画的笔墨最能表现情感,这种情感要溶于整幅作品就很难,而在写生中对象就会调动你全身的神经让你兴奋,激动,有一种激情和欲望让你放不下手中的毛笔,一张接一张纪录生活的真实”。(关于写生感悟,本文引用皆为马寿民原话,下同。)

(二)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画写生中形与神的矛盾关系。形似易,神似难,形神兼备更难,然而,形神无高低,无主次,亦非形备而神则兼,更非神离而神则存。形与神,形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神是内在思想反映在形体上的生命,没有神而形则死,无以形而神不现,神是寓于形体之中,形是可供视觉的客观对象,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三)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画写生中的整体与细部矛盾关系。

写生要求造型上细部与整体的统一,整体与细节的联系,特征与结构的区别,主次与突出的关系,只有从整个形象的概括与提练中,彻底理解在造型上一些必然的规律之后,才能用笔用墨恰到好处。

(四)要注意正确处理一般规律和具体对象形象把握之间的关系。水墨写生形象问题的关键不仅仅从笔墨墨法认识一般规律,而在于掌握笔墨的规律去寻找结构形象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己对对象的观察,理解,去认识了解对象和把握形象,否则笔墨不仅不能尽其妙,也无从发挥创造性的笔墨。

(五)要注意正确处理起伏结构,轻重浓淡干湿的关系。

写生同样需要讲究起伏结构,轻重浓淡干湿,都要做到全面理解。这样就能增加对形象的理解,只有凭这种深刻的感受,才能产生主动的造型能力,这种能力,犹如闭目也能将形象联想起来,待到落笔时就不是看一眼画一笔了。而是意在笔先,形在笔上。

(六)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画写生中造型与结构关系。造型艺术因为是视觉艺术,不单指可视的形象表现,如果认为只有直觉的视觉感受,所谓直接的才能画,无异于使画家的视觉限于照相机的被动,画家的视觉感受,可以是当时当地的真人真景,也可以是过去遥远的视觉的回忆与想象,所以画家超越于照相机。造型的复杂变化,如粗细轻重等应更加密切的结合形象的复杂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自己对对形象的主观感受而有所取舍,有所重点。

(七)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画写生中简繁具象与抽象之间关系。

写生要准狠,简单不繁。用画笔刻画对象内心世界,用淡色做一简单补充,笔墨本身的抽象,就是中国绘画所特有,在特有的基础上,是对象与抽象的协调共存。

(八)要注重解决写生人物画的细节问题,比如,画中有不着意处,人物肖像的写生,特别是小孩和人物须发,笔法既沉着,又轻松,肌肉部分稍加皴染,显其体积感与质感而不粘不滑。

(九)要注重解决写生人物画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问题。

运用水墨技术表现当今人物画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必须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继承和

发扬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有现代技术知识和自己生活感受的结合,创造性的发挥人物画的写实能力。

以上所述是马寿民在写生之中得到的具体的思想方法和技法,除此之外,他还得到许多更为重要的蒙养,这才是他艺术探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是他在写生之中产生的第一艺术元素。

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情感的驱动。绘画也是这样。马寿民意识到:“目前水墨人物画比较活跃,我仔细思考过,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写实人物画怎样脱开概念单调和舞台式的虚假内容,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写实人物,有的受到冷落品,现在看来有极深的艺术感染力。象珂勒惠支,弗洛伊德,他们表现的对象都是普通人。因为他们对表现的对象都充满感情,所以作品就具有永久的感染力,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表现对象,只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你的作品就会有观众。”一部好的作品,靠的就是以情动人。要想使作品有感情,必须画家先有感情。马寿民的心中充满着对新疆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他说:“现实生活的鲜活形象使我为之激动,并产生了强烈纪录的欲望,而纪录是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灵。”是的,要想纪录这里的人们生活,必须把根扎进去,深刻了解他们深层次的精神实质,仅仅浮光掠影地停留在表面,只能是看了感动,听了激动,事情过后无动于衷,再者,即便有记录的冲动,真去实际操作,那恐怕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事实上,看了有感悟的人,永远只能是观众。当马寿民心中激情涌动之时,他才开始用画笔纪录自己的感悟,并为之奋斗终生。

美是他在写生之中发现的可以提升自己作品格调的又一个重要艺术元素。

马寿民把自己沉淀在人民生活的海洋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他发现了美。

新疆是我们祖国西北边境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占中国版图的六分之一,这里,神奇,神秘,神圣。是诗的国度,歌舞的海洋,是诞生艺术的地方。马寿民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跑遍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熟悉这里的雄伟的天山,充满传奇的古城,广阔无尽的沙漠,风情万种,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胡杨,他在新疆的每一个地方,都和这里的各族群众交上了朋友,常常出现在他们欢聚的地方。这里的生活,给了他丰富的绘画美学营养。这种美学营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的。元代梅花尼有一首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折取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梅花尼开始寻春不见春,是因为她没有接纳春天信号的感觉,用今天的话说,她没有发现春天的眼睛。这个眼睛,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后来,她游离四方,踏破芒鞋,终于有了识别春天的能力,这才从冬日盛开的梅花之中看见了春天。画家无不想从自然界发现一些美好的景象,以便画出生动别致的画卷,但是,往往走遍大江南北,却没有发现什么可以让自己心动的物象,曾经有许多人撰文哀叹,自己出去写生,跑了几千公里,结果一无所获。其实,美的物象时时可见,处处可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大千世界的美,姿态各异,奇妙无比,就在自己身边,怎么会发现不了呢?这就是缺乏发现美的那只眼睛,缺乏感悟美的那颗心灵。要想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要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要想有感悟美的心灵,首先必须具备识别美的价值观。以人物画为例,芸芸众生,哪个人身上没有闪光之处,哪个人没有可以讴歌的动人事迹,哪个人没有可以表现的美呢?能不能一眼发现存在于人物身上高贵的品质,把握其精神实质,这就需要从自身做起。对此,马寿民深有体会地说:“绘画不是光靠一些生理状态活动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作画时如何理解对方的思想,完成这一任务,要考正确的艺术观去分析和概括”。一个画家,不断地读书,感悟,体验生活,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身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发现美的眼光具备了,则美无处不在。心中有美,眼中就有美。在长期与新疆人民接触的过程之中,马寿民的思想境界迅速提高,他的价值观锁定在质朴平淡之上,他的审美标准不断地升华,审美视野不断拓宽,在别人看来不足为奇的事物,在他的心里确是分量极重,他发现了其中的真谛,那些坐在路边卖酸奶的老太太,那些叮叮当当敲打银器的工匠,那些剃头的师傅,放羊的少女,赶驴的男男女女,无不具备美的姿态,他们是这个时代生活的最充实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更是最高贵的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高贵的品质,灵魂之中散发着香气,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成功者,才是值得歌颂的人。马寿民找到了自己笔下应该表现的对象,找到了美的所在,他的绘画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趣是他在写生之中发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元素。

新疆别具风姿的民族生活之趣,使他心醉。要想画出一幅动人的艺术作品,仅仅是靠对眼前的人物尊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他人的尊重,是君子行为,是一种意识的认知。要进行艺术创作,必须对表现对象的举手投足,对他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选取其中有趣的意象进行描绘。这样,才能打动读者。这就是艺术创作和照相机、摄影机的功能区别。新疆人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与他们打成一片时,马寿民发现了他们的生活不仅有滋有味,而且趣味万种。那烤羊肉串的小伙子,唱歌的姑娘,骑驴卖瓜的大叔,聚在一起说笑的老太太,以及诸多与中土人情不一样的劳动场面之中的人们,他们开朗、豪爽,在活动之中,于有意无意之间诞生出幽默诙谐、机智风趣的语言和动作。这些,都让马寿民巨额觉得新颖别致,流连于他们之中,马寿民心积累了无限的机趣,他看见了许多人看不到的动人一幕幕。比如,他笔下,有一对制造银器的父子,二人比赛干活,虽然不言不语,但是却暗暗较劲,父子起劲的干着,儿子也在用力挥舞自己手中的锤子,从画面上看,儿子显然不是在模仿父亲,尽管他的这个手艺可能是父亲传授的,但是,此刻他已经是一个很熟练的工匠了。马寿民把他用笔墨表现出来,题目叫《老子英雄儿好汉》,多么有意思的场面啊,看后令人会心一笑,不禁为这对父子点赞,为画点赞。马寿民还有一个绘画,题目是《谁的头不能摸》,表现的是一个理发师为客户理发,这种情况在维族常见,他们习惯于在街头修剪头发。画面中,客户身份不低,理发师是一个街头技师,他用力地按住客户的头,客户虽然是个有身份的富人,但此刻不得不听他摆布,画面之中,客户的不情愿,理发师的认真劲,教人看了忍俊不禁。在马寿民的绘画之中,有许多在巴扎一角认真地整理自己水果的老头,少女,都是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抚摸自己的丰收果实,揉去上面的泥土,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这是用自己劳动果实卖钱养家的人,看了令人敬佩。这些,都被马寿民用画表现出来。

文化交融是他在写生之中得到的至宝,也是支撑他绘画不断进步的又一重要艺术元素。

绘画也好,写生也好,如果只有造型,没有文化意蕴,那么表现出来的对象是苍白的,浅薄的,即便有时表现很清新靓丽,也是不耐品味。马寿民深知此道,所以在写生的同时,他更注重孜孜不倦地接受文化蒙养。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化,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只有亲自到这些地域体验,才能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气息,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熏陶。这种文化的熏陶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当这种文化浸润到人的骨髓,把它表现在绘画中时,画才有品味。马寿民在写生之中,纪录了大量的当地风土人情,这种风土人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的魅力,它的生命力,在马寿民的写生和画作之中不断地展现。赶巴扎是马寿民喜欢表现的一种风土人情,骑驴满载收获的果实也是马寿民喜欢表现的一种风土人情,这里面都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如果舍弃这些,他的绘画恐怕就是流于形式的苍白之作。

(四)信仰是马寿民艺术成功的指路明灯。信仰是什么?这一多少年前曾经是一种严肃不容置疑的主观意念,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化和抛弃,以至于在不同场所谈论它时,被人回避、搅局和齿冷。信仰是对某种宗教、主义、主张、规律、规则的信奉、恪守和尊重,它是人行为的指路明灯,是人行为的准则。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灵魂的标注,信仰可以使人对生命产生正确的认识,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确立一生奋斗目标,化解生活的不确定性,进而去探索世界的本源。马寿民是个军旅画家,他的政治信仰和许多军人是一样的,这些政治信仰,是他人生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基础。除了政治信仰之外,他还有自己的艺术信仰。这些艺术信仰包括艺术表现什么,为了谁,怎么表现,这些,是他坚持艺术探索的源泉和动力,是他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能量输送器。具体的说,他坚信艺术要写真,写真情,真善,真美。而这些真善美存在于生活之中,但不在表层,而在生活的深处,在人的心里。只有走进人的心里,了解并且理解人的心灵思考活动,才能了解人的灵魂,才能明白他的喜怒哀乐,才能很好的表现它,要表现人的高尚灵魂,必须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这是他绘画方向确立的基础。他说:绘画没有种族,没有国界,只有心灵的交流,他给我激情、痛苦,宣泄,快乐和健康,让我学会思考,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正确的艺术思想是艺术创作的有力支撑。

马寿民是一个具有绘画艺术思想的人,他不是那种为绘画而操笔的人。他的绘画艺术思想综合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探索是一个悲欣交集的生命历程。

一个人,只有对艺术钟情到近乎痴迷的程度,才能进入艺术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总结过钟情艺术的三个境界:“昨夜秋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马寿民正是这样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艺术探索者。不过,他不仅是衣带渐宽人憔悴,而且常常因为艺术而痛苦,而欢乐,用弘一法师的话说是悲欣交集。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艺术是“心灵的交流,他给我激情、痛苦,宣泄,快乐和健康,让我学会思考,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象是独自走在颓圯城堞上的老人,没紧没慢地去看那吹向黄昏忧郁的风向。用一种早已流行过的形式,展示着我那模糊的情思和零碎的思想,常常被很多人超越遗弃,被次次艺术思潮淹没,不知道数载光阴之后,我将会在我这块自留地摘下何样的果实,但我相信,每个人对生命的的成长,情感的波动都持一种属于自己的努力和真诚,黄土高坡的秦腔,始终让我心灵深处回荡着我熟知的天籁之音并激励我的灵性,从我的生命开始一直伴我至今”。从上述记录之中可以看出,马寿民的生命就是艺术的生命,这个生命之中有酸辣苦甜,有迷惘、苦闷、徘徊,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是一个永远的悲欣交集的生命历程。不过,不管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收获,都会刺激艺术家奋进。

第二,艺术的冲动和表现程度来源于和普通老百姓的亲密相处。与许多画家一样,马寿民始终认为艺术是源于生活的。这是因为:首先,生活从各个方面促使艺术家去表现并且刺激了艺术灵感的勃发。那么,是什么迹象让马寿民产生艺术表现的冲动呢?他说:“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都都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之中,一道道皱纹深深地刻下一个个山道,一片片谷底汇集了命运的碎片,往事的记忆与伤痛,刻下了生活的艰辛与快乐,留下了拥抱生活的宽广胸怀以及与自然抗争的永恒。这一切,表现在嘴唇干裂,肤色黑红坚硬,眼睛埋在深深地山谷与河流之间遥望的形象。现实生活的鲜活形象使我为之激动,并产生了强烈纪录的欲望,而纪录是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段文字清楚地交代了他表现欲望的来源,是生活的鲜活形象,让他不能不拿起自己神圣的画笔。那么,又是什么使他获得艺术的灵感呢?还是鲜活的生活形象,他告诉我们:“绘画的每一次进步,都使我更加感激现实生活,我感到它来之不易,是我心灵吞咽一次次心酸的结果,严酷的现实激励着我,一个个障碍成为我奋斗的目标”。

第三,艺术要为老百姓服务。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老百姓又是生活的主角,所以,马寿民立志为普通老百姓造像,表现他们的伟大精神。他动情的说:普通老百姓的“伟大精神是我成长的动力。是我创作表现内容的资源。我无法去改变他们的人生,但我能用手中的笔去宣传或倾诉他们的伟大。也愿做一个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画家。”为此,他立下誓言:

艺术要用真挚的情感表现老百姓的灵魂之美。绘画是感情来感染读者,还是用图式来表现视觉冲击力,为此去做图式的演化,冥思苦索一些表现的方法?这个问题关乎艺术探索的成败。对此,马寿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写实人物画怎样脱开概念单调和舞台式的虚假内容,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写实作写实人物有的受到冷落品,现在看来有极深的艺术感染力。象珂勒惠支,弗洛伊德,他们表现的对象都是普通人。因为他们对表现的对象都充满感情,所以作品就具有永久的感染力,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表现对象,只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你的作品就会有观众。”是的,感情是一切艺术作品打动人的唯一方法。古人说:敢问情是何物,竟叫人生死相许?以自己的真情,写出人世间的真情,是每个有良知的艺术家的责任,也是成功的方法。

(六),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艺术创作的无形鞭子。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当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灌注了浓厚的真挚情感之时,他就会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为这个事业义无反顾,鞠躬尽瘁。他就会忘记功利,忘记付出,忘记危险,他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融为一体,达到物我齐一的境界。他不期望脱俗和高尚,不期望闻达和富贵,更也不期望得到世俗的赞誉。但是,他是高尚的,因为他那颗高尚的心灵会使和他接触的人深受感染。他会赢得世人的广泛尊重,无数个这样的人不懈努力,会改变世俗,使民族文化推向进步的轨道。艺术家,真正的成就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用艺术锻造了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语言构筑了世界上没有的伟大形象。马寿民也是这样,他从一个农家子弟,到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固然离不开师长的教诲,社会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他用岁月的锤子把自己敲打成这个样子。他对新疆人民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情感,有把他们的艺术形象推向高层次艺术的责任感,使命感。他身上有新疆这片热土灌注的血夜,他与这里生活的人们他呼吸,他的灵魂牢牢地系在这里,这里的一切使他魂牵梦绕,激励着他永远不能为他放下画笔。每当念及新疆人民,他都动情。他不紧不慢,平和如一地去在自己的艺术园地地耕耘,为的就是倾诉自己热爱新疆人民的心。但是,他的艺术表现不为多数人接受,他曾经自嘲的说:“我在纸上画了又干又涩的线和又黑又重的大墨团,有朋友这样说,黑的教人瘆得慌,谁家会挂你这样的画,但我这不成面貌,不成风格,不能个性的东西已经成为习惯。我希望笔下条条长线和浓浓的墨块是我心灵的倾诉,笨,使我对画已经有了平平和和不急不躁的心态。”其实,高雅的艺术一般在开始时都不为大家所接受。不然,古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慨:“阳春白雪,合者盖寡。”外国的梵高,米勒,中国的石涛、黄宾虹,都有这样的遭遇。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一切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别人不追捧的寂寞之中完成自己辉煌铸造的。我不知道,寂寞之道对于一个艺术家是不幸也,还是有幸也?从画家的物质境遇来看,是不幸,不公平,但是,从艺术的收获看,却是大幸。对待幸福与快乐,总是有不同的价值观。

一个人,能有时间去为了自己的使命和抱负而奋斗,不管结果如何,他的一生是值得的,他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也是这个时代最高尚的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不是在于有多少咋咋呼呼、哗众取宠的人,而是在于有多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小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绘画,有难易乎,不懈,则难者亦易矣,一曝十寒,则则易者亦难矣。是故,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作画,须心手并用。用心领悟,勤动手。此其一也,外以练手,内修其心,品藻、境界,技法同修,此其二也,自学画以至于终生,心手不可一日之废也。马寿民即此人也,数十年如一日,未尝一日不参天地之化育,修个人之蒙养,此蒙养也,乃笔墨之蒙养与人品之蒙养总和也。成功是其果,修为其因,因果于此,乃辩证之事也。

作者,朱留心;绘画,马寿民。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作者。商业性使用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依法维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笔墨下的灵魂第五章马寿民绘画艺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