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书丨力之著昭明文选论考目录范子烨
TUhjnbcbe - 2024/8/15 21:34:00
《昭明文选论考》著者:力之书号:-7---1出版时间:年12月定价:78.00元装帧:平装32开页数: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作者最近20年间有关“选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别为三编。上编“关于成书及分类研究之方法问题”,主要论《文选》成书研究之方法,如“跳出《文选》观《文选》,就整体考察部分”“将古人的问题还归古人,置个别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察”“从始点或岔口处辨路向,就原典本身察是非”;中编“编者及编撰的其他相关问题论考”,主要探《文选》的编者及其编撰之相关问题,如《文选》与《文心》工作量之可比性、萧统批评《闲情赋》而《文选》录《神女》诸赋、“五臣注”陈八郎本与朝鲜正德本之分类;下编“作品诸问题论考及其他”,主要辨析《文选》中之某些作品的若干具体问题,如《赠白马王彪》之题是否编纂《文选》时改、《高唐》《神女》二赋之序的性质。本书着力解决的是“选学”中之难题,而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及对相关文献解读之不同,故在一系列问题上,本书的观点与学术界普遍之看法每多殊异。作者简介力之(刘汉忠字,以字行),男,一九五六年十月生于广东合浦(今广西北海),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世纪末以还主要研究“选学”,先后在《江汉论坛》《文学评论》《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古典文献研究》《中国诗学》《中山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学术交流》《北方丛刊》《兰州大学学报》《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过70余篇以《文选》为题的论文。另外先后在《江汉论坛》《学术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中州学刊》等刊物发表过其他相关论文,在《文献》《社会科学战线》《郑州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等刊物发表过其他相关论文。著有《〈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一书。目录序上编:关于成书及分类研究之方法问题关于《文选》成书研究的方法问题3从始点或岔口处辨路向就原典本身察是非——关于《文选》成书研究的方法问题之二28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49关于《文选》分体之三十九类说与其研究方法问题——《〈文选〉分体三种说论衡》之三70中编:编者及编撰的其他相关问题论考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99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兼说无以动摇《文选》为昭明太子所独撰说《文选》研究四题何思澄任秣陵令及致太子手令于何胤之时间辨——《文选》编者与编纂时间诸问题杂考之一论《文选》与《文心》工作量之可比性诸问题从对《文选》作品的接受入手难断其编者是谁太子未亲参撰《文选》的“一个证据”说辩证——责《闲情赋》与录《神女》诸赋之矛盾不是问题萧统责《闲情赋》而《文选》录《神女》诸赋之因探——兼论两者之异非因各自成于不同的时间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兼论以此本所出为李善分卷前的三十卷本说难以成立“故意抛出《文选》非昭明所撰之论”说辨证——读林大志先生《〈文选〉编者问题的重新思考》《文选》所录部分诗文直接来源于史书说关于《文选》篇题和卷目的差异与其文献价值问题关于“五臣注”陈八郎本与朝鲜正德本之分类问题——无“符命”“史述赞”与“百一”“游仙”乃后来之失辨下编:作品诸问题论考及其他《赠白马王彪》之题非萧统编纂《文选》时所改关于曹彪黄初四年是否曾封白马王的问题——兼论《文选》所录之《赠白马王彪》乃原题论“于圈城作”非诗题而此“集”为再编本——《文选·赠白马王彪》改自“于圈城作”异议《文选》刘孝标徐悱作品之作时辨——《关于〈文选〉中六篇作品的写作年代》异议及其他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之序为史辞辨关于《文选·高唐赋序》与相关文献之同异问题——《高唐》《神女》二赋序研究之一《文选·赋》题注与作者注引文辨证四题——李善注与“五臣注”引文研究之一班固“北地人”辩证——以《文选》李善注所引范晔《后汉书》为核心附录《文选文研究》序《汤炳正书信集》序《听罢溪声数落梅》序后记序力之先生书成,求序于我,而平生实未尝为他人之书作序。过去顾炎武曾经说过:“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书不当两序》)力之先生此书多有发明,自当有美序一篇,如同潘耒之序《日知录》,可惜我对“选学”素无研究,所以只能勉力而为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本真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贵族的事业,只有极少数人甘愿寂寞地选择了它。原初的求知欲是对人生而俱来的挑战,但仅仅依凭这种求知欲就不可能有科学的风险。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真正献身于学术研究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在一般人看来也是一件不平常的事,但有史以来研究工作就不属于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一个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人,只有当他把追求真理当做一种内在需要时,才算是真正参与学术研究。科学的危机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危机,是人们不能以无限的求知欲面对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危机。”(《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年版,第页)力之先生的学术研究正是出自“追求真理”的“内在需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写文章主要是兴趣,为了探明真相”。力之是一位有着坚定文化信仰并且把读书治学当作主要生活方式的人。唯其如此,他才能摆脱世俗的桎梏,而在学术的王国里纵横驰骋,勤勤恳恳,其乐陶陶;唯其如此,本书才能呈现出一种学术的力量,而流照艺林,光景常新。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刨根问底、严谨细密、新见迭出的学术佳构。它不仅属于现在,而且属于未来。相信热爱学术的人们会作出同样的判断。在我们的时代有如此优秀的学术著作出现,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而拥有力之这样的学者,更是我们时代的奢侈。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历史自有定评。力之先生固非一世之人,而此书亦非一世之书。范子烨年10月20日写于五柳斋后记本书收录的25篇文章,年—年间曾先后在《文学评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术交流》《兰州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华夏文化论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诗学》《古典文献研究》《文学遗产》《铜仁学院学报》等刊上发表过,非常感谢上述刊物之扶持。今费一个多月将各文逐一再加打磨:部分文章的文字略动过“小手术”,恢复发表时被改而未经本人过目处之“面目”与限于篇幅不得不删去之文字;同时,改正两处笔误。然观点一仍其旧;为学之态度亦一如其初:“实事求是”,一切以学术为落脚点。或曰:“不管世风如何变,为文都绝不能暗袭他人之说与默杀他人之长而自说自话(这在当下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太常见了),要有问题意识,无新的见解或新材料,就不著书,亦不撰文。”(〔附录〕《汤炳正书信集序》)于此,深切怀念生前曾给予我亲切教诲的汤炳正先生与敏泽先生,我在心中虔诚地默祷他们在天之灵安息。于此,衷心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张志烈、吴朝义两先生——二师诲弟子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为学。“踏踏实实”四字,我未尝一日敢忘之。追忆问学张师、吴师,问学经本植师、李崇智师等,犹如沐乎春风之中也。于此,衷心感谢给我予教诲、鼓励、扶持、帮助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可永雪教授、北京大学的费振刚教授、郑州大学的俞绍初教授、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复旦大学的杨明教授、长春师范大学的陈延嘉教授、苏州大学的范志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曹旭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毛庆教授等;衷心感谢张明非老师与胡大雷先生长期以来之扶持与鼓励,衷心感谢乃龙兄常常与我分享其智慧之光。于此,衷心感谢在我一再恳请下赐以大序的范子烨先生——由于种种原因,能给写序的时间甚短。“序”原作“跋”,“所以只能勉力而为了”原作“所以只能作跋,以附骥尾了”。子烨先生后来所以作此改动,乃因我一定要将其大文冠于书首故也。出书,遇到责任编辑和永发君,甚幸——极认真负责之态度与专业之高水准。又,拙著之出版,得到“广西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之经费资助,特表谢忱!力之年10月23日感谢责任编辑和永发老师提供新书信息!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书丨力之著昭明文选论考目录范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