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3日《焦作晚报》A05版
一把竹椅一颗匠心
六旬老人编制竹椅五十载
一个物件最珍贵的、最具有灵魂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物件本身承载的温情与灵魂,这是流水线上复制出的商品无法比拟的,竹编就是这样的。
竹子,美丽、优雅、精巧。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那片竹林,得见青翠、意境和气韵。用这样的竹子做成一把椅子,让人忍不住想坐上去感受一下自然的回馈。在太行山下的博爱县许良镇,便有这样大片大片的竹林,这里一直以来有着编制竹椅、竹床等竹制品的传统。而如今,这门手艺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竹编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今年66岁的廉用双就是其中之一。
廉用双根据尺寸截断竹子。
5月30日清晨,伴随着初夏的阳光、林间的鸟鸣、拂脸的微风,记者在许良镇机房村的一片竹林里,见到了这位六旬有余的竹编手艺人。此时,廉用双正在竹林中选材,看上了哪一棵竹子便手起刀落,放倒的竹子便被他拉回了家。“要做好一把竹椅首先就是要挑选合适的竹子,一般要选生长了三到五年的老斑竹,这样的竹子壁厚,做出来的成品结实耐用。”廉用双看到记者便开始介绍,“而且竹子不能太粗,要‘身材匀称’,这样的竹椅不易发霉,还美观。”
廉用双在安装竹躺椅。
由于特别喜欢竹编手艺,廉用双16岁便开始跟着生产队的老师傅学习竹编技术,到如今整整50年了。“学习编制竹椅是个苦活,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起来干活,直到天黑才歇手。”廉用双说,“编制竹椅有十几道工序,比如一张好躺椅一定要符合人体构造,坐着舒适、线条流畅,具有艺术设计感,特别是烘烤这个环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聊起竹椅制作过程,廉用双的眼神里开始神采奕奕。
廉用双坐在制作好的躺椅上休息。
一回到家,廉用双先将运回来的竹子按照尺寸截好,然后开始晾晒。随后取几个晒好的竹料开始烘烤,只见他麻利地生着火,拿着竹子在火堆上方不断移动,让竹料均匀受热。
廉用双徜徉在竹林里。
说话间,锯子、刀子、铲子、刨子、锉子等十多种工具在廉用双手中不停更换,上下翻飞,经过砍、锯、切、剖、削、磨、拼、接等一系列程序,一条条普通的竹片在这双粗糙的手中仿佛有了灵性一般,被加工成为竹椅各个部分的“零件”。
廉用双在砍伐合适的竹子。
“咱机房村的竹椅质量好、样式也好,从来不愁卖。”廉用双说,“但这些年来,传统手编竹椅受到了现代工艺的冲击,毛竹原材料也涨价了,现在编制一张竹椅平均只有20元利润,编制竹椅的手艺人会越来越少。”
廉用双在修整细节。
据了解,该村竹编工艺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家家户户都会编竹椅。如今,年轻人都怀揣梦想外出求学或务工,整个村子只剩下张新建、齐玉良、廉用双、李东方、王兴哲几位年逾花甲的老师傅了。
廉用双在修剪竹篾。
“竹编虽是门苦手艺,但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只有大家都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拜利萍
审 核:赵晓晓
编 辑:孙浩翔
校 对:张晓青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