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TUhjnbcbe - 2024/7/28 17:29:00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年第8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刘伟兵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既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七个着力”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是对传统中国的现代书写。正是在此意义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理论层面的“文明再造”,是新时代具象实践层面的“礼乐更新”,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旧邦新命”。“文明再造”:抽象理论层面的文化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含了文化思维、文化理念、价值观、文化哲学的现代化转化和现代性发展。自近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面临着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寻找传统走向现代的文化路径。这一过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思维、文化理念、价值观、文化哲学的再批判、再阐释、再建构,而能够实现这一转化和发展的进路正是“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反思,是在探讨为人类求解放的发展目标过程中,深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把握,包含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的科学发现,是包含了价值性、科学性的现代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用先进的现代性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批判、再阐释和再建构,形成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为人类现代文明提供中华民族智慧和方案的新价值、新思维、新文化、新思想。这一过程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维对中国传统思维的再批判、再阐释、再建构,在结合过程中形成蕴含中国智慧的现代性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重伦理轻科学,重经验轻逻辑,重感性轻理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建构下,生成了重视科学与伦理、重视逻辑和经验、重视理性与感性,且具有深刻全面的辩证逻辑的现代性思维。这一过程还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再批判、再阐释、再建构,在结合过程中形成蕴含中国独特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供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价值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价值基础上,生成了具有人民性、科学性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性价值理念,在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伦理再造”过程中,充分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现代性因素,生成了当代中国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凝练把握了反映人类共同的现代性价值观,即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过程还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再批判、再阐释、再建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包括宇宙论(天道论)、人生论(人道论)、致知论(方法论)、修养论、政治论等五部分。其中,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是中国哲学的主干,相当于一般的哲学。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宇宙论可分为二部分:一,本根论或道体论,即关于宇宙之最究竟者的理论。二,大化论,即关于宇宙历程之主要内容之探究。人生论可分为四部分:一,天人关系论,即关于人与本根之关系,人在宇宙中之位置的论究。二,人性论,即关于人性之研讨。三,人生理想论或人生最高准则论,即关于理想生活之基本准则之理论。四,人生问题论,即关于人生的各种问题如义与利、兼与独、损与益、动与静等等之讨论。致知论包含二部分:一,知论,即关于知之性质、可能、标准之理论。二,方法论,即关于求道之方、名言与辩等之理论。”由这三部分结构决定了中国哲学的六大特征:一,合知行,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二,一天人,即天人合一;三,同真善,真理即至善,求真即求善;四,重人生而不重知论,思想理论以生活实践为依归,注重人生实相之探求,生活准则之论究;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不注重逻辑的论证,而认为经验上的贯通与实践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证明;六,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反思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基础上,通过异化逻辑、生产逻辑、资本逻辑的转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