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生的智慧幸福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
TUhjnbcbe - 2024/5/17 17:10:00
古得肤色遮盖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4.html

“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我们成功远离了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这样,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弱或强地摇摆。”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导读

这段话是否一下子戳中了你的内心?当你许下一个愿望的时候,内心的热浪翻滚澎湃,你努力奋斗,等目标实现的那一刻才发现,幸福和喜悦远没有想象中那样持久和深刻,很快,你就要许下一个愿望,寻找下一个目标了。更好、更高、更大、更快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年2月22日-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即使看清了生命的本质,却仍然在寻找让人类幸福的方法,我们能说他是悲观的吗?

哲学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探讨和研究深奥的哲学道理也只是哲学家的事,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道理”能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多少裨益呢?

其实,哲学和现实生活并不是鲜花与面包的关系,这些闪闪发光的思想的产物,在多少年以前就已经诞生了,只不过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从未得到我们的重视,如今,在物质生活已经十分丰富的基础之上,是时候给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些滋养了。

2、认清自己“人的内心快乐亦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觉、意愿和思想的结果。”

快乐是一种习惯、痛苦也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经常在无意间重复一种行为模式,可能是良性循环,也可能是恶性循环。每一次和别人吵架,差不多都是因为类似的事,吵架的模式也几乎和之前一模一样。

事件只是表面,真正触发我们情绪的是事情后面的那个点,思想决定了行为。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脑袋里在想什么,这样的循环将一直持续下去。

书中提到了一个词叫做“精神能力。”有的人天生忧郁,有的人天生乐观,面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且认清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适合怎样的活着。

从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当然会让我们看清前面的路,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有远见的,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地过完了自己的前半生。

但是,从现在开始也不晚,至少我们一直都走在探索、发现和修正的路上。

3、幸福在哪里?

“我们的幸福是多么的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所拥有的财产,或者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无论你怎么说,我仍然觉得金钱能带给我幸福和快乐,每次有人对我说金钱不等于幸福的时候,我都这样想。可奇怪的是,财富不断积累,幸福却未见增加。

妈妈从小就用言语和行动告诉我,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他和爸爸都很要“面子。”所以她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总是要顾及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即使是这样,她也没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虽然有些称赞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这心是玻璃心,太易碎了,她的幸福感始终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十分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说话做事都想被捆绑着一般不自在,面对选择时也畏首畏尾的。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大家都很忙,大家关心的都是自己的事,包括工作、升值加薪、爱情、孩子、外貌、虚荣心是否得到了满足、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

根本没有人总想着去评价你怎么样,即使有,这评价也未必是中肯的,所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也就不必把别人的评价放在心上了。

写在最后:有时,我们追求幸福就像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追来追去也追不到,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确立好目标。每个人都该懂点儿哲学,当我们不再给自己画大大的饼,或许我们的感受都会更好一些。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的智慧幸福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