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校若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应该要进
TUhjnbcbe - 2024/5/14 16:55:00

引言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下,我国在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新时代既是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键时期。西方国家大肆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消除国家意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理论,企图占领新时代青年的思想高地,削弱其理想信念,干扰其价值取向。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膨胀中,西方国家借机兜售西方价值观念、社会制度,致使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卷土重来。因此,在各种思想、思潮交流、交锋的关键时期,如何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正能量,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乃至世界发展面临问题的阐释力,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与此同时,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蜂拥而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而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我国高等院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担当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从国家施行的相关文件来看,高校若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仅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即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功能,加入到立德树人的队伍中来。因此,为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孤岛效应”,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论、必要性、理论基础,探究“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澄清“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是我国高等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大思政”格局的必由之路。

理论意义:首先,科学系统梳理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筑牢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涵。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潜移默化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较为丰富,国内的专家、学者们针对“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理解,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现状进行了全方面的总结,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这五大部分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本文对“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进行了科学、系统地梳理,为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次,科学系统梳理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为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主体提供理论指导。专业课教师是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主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力量,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是其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前提,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平是立德树人的目标。专业课教师崇高道德修养的养成以及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形成有一个共同的基石,就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目前,高等院校的一些专业课教师教育理念出现偏差,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德行培养,导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不到有效完成。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其他各门各类课程都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要参与到立德树人工作中来,因而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理论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掌握的理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科学、系统梳理,明确了专业课应具备的理论素养,为高校提升立德树人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践意义:首先,为高等院校育人实践开辟新渠道。育人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工作,从以往的育人实践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育人工作更多地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他课程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很少涉及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短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召唤下,充分发挥其他各门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专业课教师加入到育人的队伍中来,成为高等院校育人实践的新生力量。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一道,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实现协同育人。其次,为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其他各门各类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其他专业课教师要自觉开发所授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实现价值观引导与科学文化知识同步驱动,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涵养是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教育对象德才兼备、内外兼修是其人生价值的最高旨归。“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跨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藩篱,为专业课教师发展成为合格的教育者以及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见证者注入了新动力。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截止年6月5日,笔者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共搜到相关学术论文篇,其中,博硕论文仅有94篇,占比约为0.5%。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期刊、杂志,学位论文较少,仅有一篇博士论文,因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把握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是十分完善。从整理“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价值、“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等五个方面。

除此之外,杨国斌认为“课程思政”还是一种“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有学者主张,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实践活动,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除此之外,高德胜补充道,“课程思政”还是一种全课程的育人体系。正如邱伟光所言:“课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杨晓慧主张:“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实现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大合唱’。”娄淑华剖析地更为全面,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标在于确立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形塑课程特质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支撑的教学体系、形成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协同的思政体系。”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特点。王学俭提出新时代“课程思政”有诸多特点,包括“寓德于课是首要特点、人文立课是主要特点以及价值引领是核心特点”等三个方面。

肖相龙也认可此观点,他认为“课程思政”具有“德行、人文素养以及价值引领的魅力。”伍醒从“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角度提出“课程思政”的特点在于它“突出了课程建构精神的育人内涵、提出了‘以德为先’的课程价值论、构建出‘立德’‘求知’相统一的课程发展观。”以“课程思政”的目标为出发点,张鲲提出“课程思政”的特点是德才兼备。刘承功主张“‘课程思政’承载的是一种教育责任、注重的是一种教育方法、要落实为一种教育体系。”刘建军主张“课程思政”具有“广泛性、隐教性、多样性”等特点。

结语

关于“课程思政”基本内涵的研究综述。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概念。从查阅的文献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育人体系,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等四个方面。同时,也有学者以“课程思政”的目标为切入点主张“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比如:鄢显俊强调:“‘课程思政’就是把‘四个自信’这一‘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为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教学活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校若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应该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