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家山水画自然无为境界
TUhjnbcbe - 2024/5/12 17:06:00
(画家张长韶)

道家山水画:自然无为境界

南宋孝宗皇帝《原道论》有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斯可矣。”道儒释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在与挚友大文豪许寿裳的一封信中则直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在鲁迅看来,要深刻理解中国的诸多历史文化艺术传统和社会风俗现象,就必须以道家的视域来解读。然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古老道家文化不仅仅只是博物馆里供人把玩的“古化石”,也是现实社会的“活生态”,其精华有现代性意义和价值。林语堂先生《吾国吾民》中也有一句常被津津乐道的话:就中国人而言,当他是成功者或者希望成功时,他就是一名儒家;当他是失败者或者品尝过失败痛苦的时候,他就是一名道家。因此有人就认为:道家是失败者或者尝试过失败痛苦人的哲学,果真如此吗?

(张长韶作品)

非也!长期以来,受“道乃儒之末”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界缺乏对道家思想智慧的深入平实的研究,从而造成此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实际上,道家强调的自然无为是一种手段、境界,无为不是目的。“自然无为”的内涵有多种诠释,有一条路径可以从“他者”和“自者”二个维度理解。从人与他者(外界)的关系来看,无为即是反对外力无端过分干涉,保持一种不受干扰状态下的“本该如此”的自然样态,此微言大义乃老子《道德经》所阐发;从人自者(人自身,身心内外)关系来关照,无为乃是人身心内外宁静和谐、独立内守,保持精神自由、洒脱逍遥之样态,此乃庄子所力主的原旨。总而言之,无为体现了道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在处理外界自然社会人事问题时的一种“大智慧”。

(张长韶作品)

道家“无为”的目的是达到一种“真有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通过“无为”达到“无所不为”的“真有为”。在当代新道家看来,无为也是讲究的,是要分层次、对象与场景的。君无为,臣有为;上无为,下有为;宏观战略上无为,微观战术上有为,即所谓宏观上无为,微观有为等等。“治大国若烹小鲜”即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一个绝好注释。中国传统绘画,从绘画理论、审美思想和创作主张上,均渗透着道家思想的精华。道家文化中蕴涵有许多有现代性意义的理念,除了前面所揭示的以外,还有很多,又如“天人合一”、“上善若水”、“虚静空灵”、“抱朴守拙”,以及“以道御术”、“以术进道”、“道术合一”的智慧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着深刻影响。

(张长韶作品)

同时,道家文化思想宝库中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意识,恬淡逍遥的游仙志趣,和光同尘、济世度人的价值追求,向往洞天福地“生地”的山水意境等文化内涵,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手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山水画更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山水画才给人以无穷的韵味和遐想。历代优秀的山水画家也正是因为把道家思想融入在画中,产生无穷的魅力与空玄的意境。绘画创作是画家性情的表露,从作品中可以透视出画家的个性心理。画家心绪的渗入,使画作的一笔一画、一山一水都是画家的自我表现。由宇宙自然之道,推理于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乃是道家哲学之宗旨。

(张长韶作品)

其中以生命为本位所彰显的生命自然性,生命与自然、自控、自由的生命意志,更是其自身特质所在。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何为仙?人在山中即是仙,唐宋以前的道士多隐居于山中,宋元明时期的道士讲“大隐隐于市”,在红尘中炼心,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隐士形象多源于此。翻检中国绘画史,历代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绘画大家层出不穷,有些甚至本人就是道门画者。唐代吴道子有五帝、五官、星宿像等,其中画于河南鹿邑太清宫的太上玄元皇帝像,史载系绢本,即绘于单幅绢上,不施裱褙,供奉时悬挂于壁间架上,后刻石于苏州玄妙观,才得以传世。唐代四川画家张素卿本人就是道士,长期居四川青城山常道观,作品有《老子过流沙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五星图》、《老人星图》、《二十四化真人像》、《太无先生像》等。

(张长韶作品)

丈人观,请其于真君殿上画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木诸神及岳渎曹吏。蜀主诞辰时,张素卿画十二仙真,备受赞赏。凡有醮斋,开悬供奉。元代道门中人、著名画家黄公望也是一个典范,其作《富春山居图》以江浙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局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画中之兰亭”。而他的另外一幅作品《天地石壁图》,画面层峦叠嶂,奇石险峰,节节升起;长松杂树,错落有致;林中茅舍,幽静自然。概而言之,中国道教与中国山水画于历史演进中,始终契合于老庄“道法自然”之宇宙大道下的生命精神,始终以“形神合一、性命双修”为核心理念,创变发展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观、生命审美、山水境界。

(张长韶作品)

中国山水画并不以真实的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以山水为主要审美符号寄托着生命理想,隐藏着对生命崇拜的“情节”。虽然“理想”、“情节”是无形无迹,但他却被画家们栖息在自然山水中,藏匿在水墨、青绿中。所以,中国山水画艺术正是依同老庄之理以画“媚道”,潜沿“情结”,以山水养生于生命,将山水视为宇宙自然符号推及生命,感悟自由精神之意境。年冬,我在厦门看过长韶的画展,并与之有过一番交谈。长韶的山水画创作以水墨为主,题材大都是枯木寒林。在疏松雅逸的笔墨中,我强烈地感受画中蕴含着道家平淡、天真、柔和的美学精神。看完展览,与长韶坐下来喝茶聊天。长韶言语不多,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人,一个单纯的画者。

(张长韶作品)

长韶认为,一个中国山水画家,必须要有文化传承意识,应该深入理解并掌握传统笔墨语言的运用。也就是前辈画家所说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在创作中,要按照自我意识去感应山水,使自己心中之“道”与山水之“道”相接相生,从平凡的山水物象之中体会玄妙意趣。交谈中得知,长韶十分推崇道家的“天性”,即“物各有性,性各有不同,万物各有其本性,所以应尊重万物天性,顺其自然,才合乎大道”。当然,在追求“天性”之前,有一个“以(术)技进道”的过程,这个“技”是指从“古人”、“他人”之中继承和吸收优秀的传统笔墨技巧。“技”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可谈“道”,才能在笔墨世界中释放自我的“天性”,才能在创作中力求依自然而行,自然而然,随心随性而行。在我看来,长韶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笔墨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性”。

(张长韶作品)

对于中国画,我非专业人士,无法品评太多。但对于“笔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我想还是能够理解的。一个画家的笔墨语言,是“静”,是“狂”,是“野”亦或是“拙”,用心审视,不难解读。如徐渭的“狂”,髡残的“野”,八大的“冷”等等,虽由笔下呈现,实为心性流露。而长韶运笔的“静”、“柔”由笔墨贯穿画面,呈现出内心的安静柔顺。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认为的“静”、“柔”、“慢”是精神上的大清凉,是人生的大修炼、大修行。柔非弱,其实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能克制刚强。老子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驰骋,非常形象,“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静”,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

(张长韶作品)

道家早晚功课诵读的《清静经》也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要去除这些牵扰,获得“清静”,必须“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达到“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唯见于空”的境界。但是有“空”存在,还不究竟,还要“观空亦空”、“所空既无”、“无无既无”才能“湛然常寂”。然后“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直至进入“常清静”的境界,如此“渐入真道”、“名为得道”。人心也是如此,静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让我们更沉潜下来,悠然自得、心无旁骛地从事创作活动。长韶君志存高远,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画文脉,潜心创作,积年有成,其作品在东南沿海的业界颇有声誉。在画集正式付梓之际,索序于余,余感佩其传续道家山水画之“真精神”,不揣浅陋,略赘数言为序。

作者:盖建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张长韶(福建屏南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上海书画院画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家山水画自然无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