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品读汪意丰绚烂之极,终归平淡
TUhjnbcbe - 2024/5/5 14:48:00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拙”的追求,是心灵与自然的亲近,是生命的纯真与永恒。

在汪意丰的画中,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将拙厚、天朴、自然之气融入艺术之中,与自身的独特情感相结合,赋予艺术独特的魅力与生命之神韵。

看汪意丰的画,我们不容易找到水墨画的各种程式和传统功底,而是显得自由而稚拙。他似乎并不是想创造某种风格,而是想获得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要让充盈的想象和流动的思维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认为最正直的犹若枉屈,最灵巧的犹若笨拙,最好的口才犹若不会辩说。

其概括了“巧”与“拙”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朴素、自然的审美境界尤有启示,成为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很大的重要观点,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

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推崇枯槁之美、艺之老境,在平淡自然、简单真切之中,强调回复生命本然,对艺术家在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境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反而小家之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不讲技巧,或者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看似稚拙,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生哲学与审美标准,是中国艺术家对老子“大巧若拙”的深刻解读,在平淡处发现大美,在枯槁中追求新生。

中国画好古,不仅仅体现在题材选择、创作技法的“师从古人”,在审美情趣上也以“古”作为评判标准。在绘画题跋中常见“苍古”“浑古”“高古”“古淡”等词来对作品进行评定。这些“古”,不是崇古、复古,而是古拙平淡的审美风尚,表现为一种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苍莽和古拙,是平淡、天真、淳朴、生拙,是“大巧若拙”智慧的体现。

中国绘画有“画中老境,最难其俦”的说法。绘画中的老境是很难达到的,需明董其昌的“画须熟外熟”,需有郑板桥的“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需善黄宾虹的“画不妨拙则古厚之气长存”。

随着文明的脚步不断前进,文化与艺术也在不断地冲撞与交融西方哲学思想与艺术流派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画坛上也出现了如现实主义绘画、抽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等多种绘画流派,盛况空前的艺术盛宴,却让更多的人感到“文明的空荒感”。“大巧若拙”的古典美学思想面临着威胁,更肩负着责任。

进一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当艺术相结合的契点是所有艺术家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但这种契合的达成,需要的是对传统与现代的深入了解,理性批判地进行选择与学习,进而才能创作出成熟、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它不仅仅是形式的自然与天真,更是人心灵的淡然与自由。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艺术家需有古人“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的严谨创作态度。要明白艺术之“拙”是“返璞归真”,是“活泼泼的动”,是历尽繁华之后的“淡”;真正意义上的“拙”是艺术家们的艺术修养到达巅峰之后所拥有的,所依靠的并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艺术家对于生命的信仰、自然的喜爱、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哪怕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色彩或者一条稚嫩的笔触。

从简单到复杂不易,从复杂回到简单更难,汪意丰在这条路上画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读汪意丰绚烂之极,终归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