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一
每一个文学评论家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或是舂容大雅,或是雅人深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也就不一样。
词亦是如此。
通行版《人间词话》的开篇,王国维便提出了境界一说,这也是后来大家认为的《人间词话》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王国维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关键词。
二
作为美学概念,境界”是指在由物等客观所构成的一种境地或者幻境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沉迷其中,浑然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就像你看一幅画,听一首歌,读一首词,只要你深深陶醉了,陷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了,那么你就进入了它的境界。
之所以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这里并不意味着词以外的艺术形式另有审美上的最高标准,只不过相对而言,尤其是相对于诗歌而言,词于境界上的要求更高。
三
详细讲王国维的境界之前,我们也简单谈下王昌龄的“三境”说。
王昌龄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们很早就学过他的《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四》。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除了这些优秀的诗歌,他还为后人留下一部诗论著作——《诗格》。
他在《诗格》提出了“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镜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解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在这里,“物镜”是指像“泉石云峰”这样的景色所处的一种境地;“情境”是指像“娱乐愁怨”这样的情感所处的一种境地;“意境”是指“心”“物”透过情感这种催化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境地,虽然这还处于主观的范畴内,但完全已是一种无我、忘我、丧我的境地了。
四
王国维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 在这里将最高层的“意境”升华为“境界 ”,这一举措犹如画龙点睛般,让沉寂了几百年的诗词,突然有了灵魂。
如果说“意境”仅仅是一种外露的词所营造氛围,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境界”则是从词里铺展开来的人生的智慧,是艺术,更是哲学。
有境界是人生中的一种纯碎,是精神世界里的去伪存真。
这是词的灵魂所在,也是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刘文军,徐莲佳.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J].鸡西大学学报,,13(08):-.
[2]高继海.王国维的词评与词作[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7(03):-.
[3]《人间词话图解详析》鸿恩著
[4]《人间词话精读》苏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