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朱光潜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谈读书我们应
TUhjnbcbe - 2024/4/9 17:10:00
吉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7.html

作者简介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人,香港大学毕业,后在英国留学。是我国美学家、文学家等,尤其擅长美学,是中西方美学的桥梁,对中国现代美学有重大影响。

前言

这本书是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但是值得一读,包括大人,因为读书时不分年纪的。

朱光潜认为读书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帮助他攀登学术高峰的重要手段。

《给青少年的十二封信》里关于“读书”的部分,主要讲述了读书习惯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书籍,如何阅读书籍等内容,对我们的阅读有一定的指导。

读书趣味早培养

古人言:‘学如逆水沉舟,不进则退。“

时常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可以让我们增长新知,拓宽看问题的角度。

人为什么要有爱好,或许就是百无聊赖的时候有一份寄托。

读书也是能抚慰人心的一种爱好。

特别是在上班之后,人容易疲惫,一闲下来就会被过多的娱乐支配,无节制地刷抖音,不停去看微博热搜,沉迷于各种碎片化信息。不知不觉养成诸多不良习惯。

如果有读书作为趣味,可以让我们适当分心,当我们投入书本中,我们便没有时间去虚度光阴,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简而言之就是帮助我们抵御生活中的诱惑,学会自律。

每日重复的生活会容易让人有麻木之感,书中的文字会给我们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我们时常保持好奇之心。

说完读书习惯的重要性

朱光潜先生强调了读书这个习惯要早培养。

为什么呢?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比较单一,生活没有那么多琐碎。心思比较单纯,正是读书的好时机。

人年纪越大,精力越不如以前,身体的各方面机能也会下降,再培养习惯就没有那么多集中的时间,难度系数太高。

加上长大之后由于社会身份角色的转换,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在日常琐事中已经倍感疲惫,加上思想上没有幼时那么纯粹,读书很难专注。

所以读书兴趣的培养要趁早!

读书习惯要坚持

朱光潜强调读书需要一份决心,有了这份心才有想去培养自己读书习惯的想法。

读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天在学校都在接触。我们常说现在求学压力很大,闲暇时间很少,这就意味着读课外书的时间很少。得出的结论就是——我没时间看书。

但是一天24个小时,真的挤不出一点时间吗?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求学压力很大,但是孩子们一有空可能就去打游戏、刷抖音了,唯独看书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是要知道,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古往今来,爱读书的伟人不在少数,他们日理万机,却仍然会抽出时间看书。

朱光潜提到了孙中山,孙中山强调革命要以知识为重,奉行“知难行易”,认为不读书空谈革命很危险。

他说: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可见不是我们没时间,而是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把读书放在心上。

我们常说:“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如果有读书的这份心,真的热爱读书。不管时间多么紧凑,我们都会给读书留出专属时间的。

阅读对象课外书

说到书籍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和它打交道,那就是我们的课本教材,但是我们这里说培养读书兴趣,是指课外书。

首先学校的书籍主要是给我们提供基础的学科知识;其次学校学习的内容范围是有限的,我们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不一定和课本相符合;最后在学校条条框框很多,太过拘束的环境读书效果反而不太好。

阅读课外书就不一样,他们种类丰富,选择相对自由,我们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在书中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领域,并且不断深入。

选书有技巧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没有掌握方法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许多书没有读的价值,所以谨慎选择很重要。

选择一本好书和适合自己读的书很有必要。

朱光潜说:

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古往今来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经典的书籍值得反复诵读。倒不是一味提倡阅读读点作品,只是漫长的岁月长河,大浪淘沙,会给我们选择书籍节约很多时间。

书是可以带来比较确切的知识;带来实质性的解决方法;带来灵魂上的震撼,带来对于生活全新的体验。

就是说在看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标准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吃西瓜,你喜欢吃香蕉,并不代表你是错的或者我是错的。

所以选择书籍是自由的!只是有所要求的。

对于书籍抱有宽容的态度,朱光潜建议十五岁以前注重想象类的书籍,十五岁后面建议理解类书籍。

选择书籍我们可以咨询专业的学者,这样会更有效率。但是我们要知道很多路都是自己走的,自己也要花些功夫去探索。

阅读要讲方法

首先我们一定要阅读原文

我们不喜欢吃咀嚼过的食物,同样尽量不要只看所谓的分析书籍,这是别人的思考和解读。

比如要知道《论语》写了什么,直接去看原著,而不是解读类书籍。

每个人的感想不同,阅读原典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对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很有帮助。

可以看市面上的书评或者评论性书籍,只是必须在我们阅读了原典的基础上进行。

董卿说一般情况下书籍她不会读两遍,除了唐诗宋词。

这就是说经典作品更有反复阅读的价值。

经典书籍我们可以至少读个两三遍,就像学生做阅读理解,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理解大意,第二遍把握一下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不断的阅读中拥有新的体味。

读书是写作的工具,读书和写作有一定联系但是没有必要联系。

并不是说读的书越多,写作能力就越强。毕竟写作和天分、努力等因素都是分不开的。

但是那又怎么样,我们天天做饭,也不一定成为厨师;我们挺喜欢唱歌,也不一定成为歌唱家。

我们去欣赏诗歌,去阅读书籍,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是为了有审美意味,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更有幸能给为自己的生活助力。

这就够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光潜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谈读书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