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泼妮娃(ponew)
来源
趣读旅行(ID:Koalatravel)
精于审美之人,往往有独立的人格,他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摆脱,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执着。
——朱光潜
01“好看”与“不好看”
“妈妈,你穿这个不好看。”鲸指着我腿上黑色的裤袜说。
我感到惊讶,他不到四岁,开始知道审美,知道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了么?
“那妈妈穿哪个好看?”我故意逗他。
他歪着脑袋,若有所思。他的语言又还不足以帮他做更多联想。
我记起来上次我穿一件吊带亮片裙的时候,他曾说:妈妈你穿这个好看。
裙子上手工缝制着许多纽扣大小的金色亮片,须须缕缕地坠下来,像鱼鳞一样。我想,小孩子嘛,看到金闪闪的东西自然会喜欢,不足为奇。
我决定做个实验,起身把那条亮片裙拿过来,比划在黑色的裤袜边,问他:这个和这个,妈妈穿哪个好看?
“这个。”他立即伸出手指点在亮片裙上。
“是因为上面有亮亮的东西吗?”我只能诱导和猜测。
“嗯。”他点头。
“黑色这个不好看吗?为什么?”
他略微犹豫地盯着我的裤子,语调变得暗淡,说:”这个太黑,不好看。“
果然还是小孩子,相比亮闪闪的东西,一团乌黑的颜色就觉得没有吸引力。但和上次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多了与黑色衣物的比较,审美过程又丰富了一层,也显出不同的意味来。
这也不由得让人想到,黑色对于我们的童年,也许有很多不愉快的记忆,比如熄灯后黑乎乎的房间、黑色的夜空、被黑色笔墨涂抹的手指等等。
儿童最初的审美标准和表达,简单粗暴却很管用:一个是好看,一个是不好看。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起于形象的直觉”,有意思的是他在《谈美》里也曾谈到“好看”与“不好看”: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对于一种言行常欢喜说它“好看”“不好看”,这已有几分是拿艺术欣赏的标准去估量它。但是一般人大半不能彻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他们的“人格”观念太淡薄,所谓“好看”“不好看”往往只是“敷衍面子”。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
艺术家陈丹青在一次演讲里曾提到:
为什么大家都会这么在艺术面前自卑?我七八岁就知道什么是美,只是没人告诉,没人肯定我。我见过很多不识字的人,他的美感好极了。你们姑娘都有美感的,口红画得对不对,头发样子对不对,你们都有,用不着人教的。你不要以为我上了中央美院以后才会有美感,没有这件事情。
我反反复复说,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说“我不懂”。问题是你想不想懂,而更重要的是你想不想看……不要去设这个限,要像孩子一样面对艺术,这是最佳的状态。我们上了年纪、有了资历的艺术家,只要真正诚恳的话,我们看到年轻人、看到小孩是最羡慕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多多少少失去了那种赤子之眼,面对一件作品。
审美是什么?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总误认为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和性别出身、教育水平、生活背景、三观等等这些东西相关,其实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98%的事情都和审美有关。
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只要你对周围的事物还有知觉、还有看法,就一定会形成你的审美观,我们认识的精神、志向、动作和终日所处的环境,都大有关联。
甚至有研究表明,类似美国大选这样的投票中,你选谁做总统,仅仅是因为“以貌取人”的外在审美倾向,你选定的那个人,只是因为你认为“他长得更像总统”。
见证了四届美国总统选举的美国政界“首席化妆师”克瑞丝·索特里昂曾这样解释:“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人们习惯于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这同样适用于总统选举。好的化妆技巧能帮助参选人提升外貌上的先天优势,巧妙地掩盖缺陷。我认为对每个参选人来说,如何增加形象分、变得更讨人喜欢都是头等大事。”
前阵子就有一位很出名的女企业家曾经在网络上写过这么一段文字:
“我虽然是女性,但没有成为希拉里的粉丝,虽然很多报道都说她如何智力超人,毅力也超人,但我看她的表情,很少有温暖人心的微笑,或真诚感人的眼神,我要是美国人就不会投她一票。还是奥巴马谦虚的笑容更感动人。”
有人甚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选总统比选伴侣更容易歧视。当然这里的歧视不带贬义,更多指的是一种带有审美偏见的选择。
审美偏见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选择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是我们重要的生存策略和责任。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专门讨论过歧视与选择的问题,他认为因为资源稀缺,导致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利用资源,选择就必须有一个标准,有标准就会带来歧视。歧视不可避免,谁来制定规则,谁就承担歧视的代价。
02寄托心神方能不被恶习引诱
前阵子,多位编剧联名在网上控诉于正和郭敬明抄袭,这事也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郭敬明迫于舆论压力,向原著作者庄羽递上一个迟来15年的道歉,庄羽接受道歉并提议联名成立反抄袭基金,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然而,发生在其他领域的抄袭事件,难道还少吗?上至专家学者,下至贫民百姓,无一幸免。有时候被抄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大家除了举起法律武器维权,除了联名在网络上嚷嚷、各种声明、曝光名单,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法律很多时候又显得如此苍白,你嚷嚷和声明的声音也很快被淹没了,那些欺世盗名的行为仍然大行其道,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今天不是张三明天就是李四,因此我们对抄袭最多的感受是:无奈+鄙视。有脑的干不过无耻的,小人当道。
你可以没有能力,但你不能没有人品。没有能力我会接受你的平庸,没有人品我会拒绝你的浑身上下。
往深处想,抄袭的人仅仅是因为想走捷径去不劳而获吗?抄可以说是建立在很大程度的认同与拜服之上的,拜服于原作品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水准,然而苦于没有自己牢固的审美根基,或者全无自信无能力表达出这种美感的高度,于是便加以窃取,到最后把自己都骗过去了,以至于达到了孔乙己式的自欺欺人,“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规劝年轻人:“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这番话,放到现在依旧适用。如若各行各业都这般不加咀嚼地“拿”之恶习当道,无疑暴露了令人堪忧的人性之贪婪和惰性,以及深层的审美教育之空洞和匮乏。
事实上,世上哪有什么人天生就自带所向披靡的审美能力呢?还不是日积月累下苦功夫积攒而来的结果。若想明白了这一点,急功近利、自欺欺人的人自然会少了许多。
年,朱光潜还在被批斗期间,仍每天争分夺秒偷偷埋头翻译他的《美学》,把字写得密密麻麻不让人看懂,监管的人看到,也不知他在写什么,还说:“这个老头还挺努力的。”这成为美学史上一段令人心酸的过往。可以说他翻译的是《美学》,他的行为则是人性的“美学”。
丰子恺曾说人欲有五: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他与师父李叔同提倡“美育”感化人间,而朱光潜后半生用阐释美学来刺破国民教育中的灰暗。
可以说,一个人较高的审美趣味能让他保持纯良的品性。
朱光潜在《谈美》中讲到,“精于审美之人,往往有独立的人格,他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摆脱,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执着。“
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角色,无论如何或缄默孤僻、或性格乖张、或离经叛道,但只要他们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他们就都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因为这种审美关乎人性,关乎对生命本身至深至诚的思考和表达,也就成为了一种美的存在,是经过提炼的一种珍贵的人类共同经验,进而被我们所审美并归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让我们在感到精神愉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品性上的提升,这可以说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最深刻的意义所在。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涵盖各行各业,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层次审美着重审人性之美,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是通往人性审美的重要途径。
相比其他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世界,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用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并完善自己,不断良性进化。
写在最后
审美,让我们能与世界深爱。
致谢: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作者:泼妮娃(ponew),资深媒体人,阅读旅行,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分享有趣的旅途故事、书影音、时评,只聚焦小而美,趣读柔软、智慧与治愈。微博:
泼妮娃poonew,,转载请联系作者。往期精彩推荐
●再见,你好|我们身在泥里,仍仰望星空
●圣诞快乐|“新音乐教父”坂本龙一:音乐即自由(视频)
●旅行是一座移动的花园,我们是花园里玩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