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21之那些离开我们的湖湘儿女
TUhjnbcbe - 2023/10/9 17:10:00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潇湘眼原创文

蒋怀念

很多人去年留给年的告别寄语是:再也不见。没成想,年的生活,似乎更糟。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大山。

病*依旧凶猛,隔离摇晃生活,从武汉到瑞丽,再到古都西安,2年3次封城之下,没有人能预料疫情何时结束,但降薪、失业、生病、抑郁等等负面新闻已经充斥社交媒体。

一直以为,有了年诸多魔幻铺垫,年,大家的承受能力会高一些。但老天爷似乎故意在挑战我们的心理承受极限。袁隆平的猝然离世,让所有人内心破防——世界暗了。

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去世,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哀悼。

医院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万人心头一空,不愿相信,医院门口很快挤满前来悼念的人群。无法前来悼念的人们,则在微博上晒出吃完饭后的空盘,用实际行动告诉袁老:我们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一幅幅画面至今清晰印在脑海里。

医院门口立起的三扎水稻,马路上跟着灵车跑的汹涌人潮,人们在大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家门口、办公室楼下,全国各地农学院的雕塑前,都摆满了菊花,每位路过雕塑的人,都会鞠躬向袁老致敬。

2天后的遗体告别仪式,明阳山殡仪馆前堆满*白菊花,悼念书信,自发前来献花的队伍排出几公里。出租车司机免费搭载前来悼念的各地民众,有95后学生泪流满面,“感觉像是失去了自己的至亲。”

回望年,“失去”是个高频词。个体的生活因疫情失去出行自由,工作因内卷被迫失去放松自由,也因为年龄等不可抗力原因,我们失去了一位位昔日熟悉的长者。

袁隆平、陈文新、李泽厚、何兆武、未央、刘夫生、徐叔华……

他们从湖南走来,用数十年光阴,在人间洒下火种,让人们吃饱饭,享受美学熏陶,接受文化滋养……在年,他们永远离开了人间。

1

“让14亿中国人吃饱饭”的袁隆平

袁隆平最后留给世界的寄语是: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若说“国民度”,当代中国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袁隆平。很简单,他让数十亿中国人,吃饱了饭,终其一生都在为全人类吃饱饭奋斗。

10年前,81岁的袁老参加《南方周末》组织“中国梦”活动现场,分享过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试验田水稻长得高粱那么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就跟我几个助手在稻穗下乘凉,但愿早日能够实现亩产公斤,甚至向更高的产量。

还有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只要全球稻田有一半种上杂交稻,可多养活四亿到五亿人。

为了能看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袁老一直在跟衰老作斗争。“老骥伏枥,我还是想攀高峰,更攀高峰。”

袁隆平

袁老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精气神十足,健谈,幽默,有运动天赋,年轻时曾被飞行员考试录取,差点进了游泳国家队,60岁前,每天都会游泳,80多岁时,身子依旧健朗,不驼背,有空会打气排球、跳舞。

83岁被问到是否考虑退休,袁老说,没有退休打算。他说自己身体很好,能活到98岁。“还有15年可以工作。”

工作时也不担心稻田坑洼易滑,每天要下田,一天走上三四次,还不让人扶,“我能行。”

但不可抑制的衰老,依然在一点点蚕食这位“为人民谋福祉”的老人。

理发师曹小平给袁老剪了18年头发,以前袁老都是一个人来,最近2年,当心脏病、高血压举起健康红牌,袁老游泳游不动,排球打不动,深一点的田,一脚踩下去,没力气拔起来。

视力、听力都在减弱,看书要用放大镜,嗓音变得嘶哑,一句话说到最后总会没气,需要频繁吸氧、喝药,理发都得被被人推着轮椅来。

到今年3月,袁老上卫生间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加速了身体衰竭。去世前一个月,腿伤不能下床,身体极度虚弱情况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一行人过来探视,见面第一句话,袁老问,“今年水稻的长势怎么样?海水稻推广怎么样?”

今年年初,袁老挥笔写下了牛年心愿: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如果袁老此刻在天上看着,他一定会欣慰,自己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

去年11月,袁老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达到.76公斤,刷新世界纪录后,今年10月,水稻产量再创新记录——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的双季稻,亩产达到.86公斤。

2

“绿色农业”泰斗陈文新

袁老去世5个月后,又一位农学泰斗离世。今年10月7日,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袁老和陈文新先生的事业都在田野。袁老的毕生追求是为水稻增产,陈文新先生则是在追求土地增肥,以助力粮食增产。

陈文新

陈文新是湖南浏阳镇头镇人,父亲陈昌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早期湖南学运和工运的领导者之一,和毛主席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同窗好友。

22岁考入武汉大学选择农业化学系,直接原因是,在农村长大,了解中国农民的辛苦,农业的落后,所以想学农报国。

年赴前苏联留学前,受邀到毛主席家做客。围绕农业生产,两人聊了6小时,从土壤结构、土壤的矿物质成分,聊到植物营养吸收、中南地区的土壤改良,甚至聊到了苜蓿、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等问题。

陈文新至此确定下职业追求:研究土壤,为农业增产。

谈话后不久,陈文新进入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土壤微生物学,成为当时年轻的土壤微生物学家费德罗夫博士的第一名中国研究生。

年回国,陈文新一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微生物学教学,研究“冷门生僻”的根瘤菌。

几十年来,陈文新带领团队走遍山川湖海,采集根瘤菌,研究根瘤菌,致力于用微生物助推农业生产,减少化肥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在陈文新的领导下,国内建立起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数据库;全球核心根瘤菌分类实验室,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程序;以及“中国农大根瘤菌研究中心”,带领中国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人生的最后20年,陈文新也一直为土壤环境的改善奔走呼吁。

世纪初响应“西部大开发”号令,陈文新和数位科学家共同上书建议,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纳入西部种植计划,让豆科襄助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

多次向上建议: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优化我国农牧业种植系统,减少化肥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陈文新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去世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3

“80年代的精神导师”李泽厚

哲学家李泽厚11月3日因肺栓塞,在美国科罗拉多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对50后、60后乃至90后来说,都是晴天霹雳。

袁老、陈文新先生是为满足人民饮食需要挥汗一生,哲学家李泽厚则在充实人民思想的道路上成为灯塔的存在。

李泽厚

李泽厚曾是湖南宁乡的贵公子,随着12岁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巨大的生活落差让李泽厚陷入“精神危机”:“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12岁就思考生死问题,注定李泽厚要走哲学道路。事实确实如此。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此后70多年,李泽厚深耕哲学领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等。

一本年出版的文艺理论著作《美的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掀起“美学”热潮,工厂里的女工都会挤到书店抢购,用历史学家何兆武的话说:李泽厚风靡了神州大陆。

李泽厚因此成为青年人眼里的“精神导师”。只要李泽厚去哲学所上班,办公室会塞满全国各地来拜访的人。中午去食堂吃饭,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数十人的队伍,去北大演讲,听到大会主席介绍:“今天到会的有李泽厚教授。”全场响起掌声,数千人争着要签名。

李泽厚也是世界范围内顶级的哲学教授。在国内,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国外,他是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但衰老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变得宽容。尽管李泽厚不畏惧死亡,他曾在家中摆放一个骷髅,提醒自己随时迎接死亡。

李泽厚

62移居美国上课、生活后,20多年来,李泽厚每年秋天会回国几个月,看书、会友、品美食,冬天再回美国教书,埋头做研究。

87岁后,李泽厚没办法再回国。他的身体变得糟糕,身体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两只眼睛分别患了青光眼和*斑裂孔,看书坚持不了半小时。说话变得吃力,每晚要在床上躺两三个小时才能睡着,需要靠安眠药生活。

近2年,李泽厚每天只能待在家中,去年在家摔伤腰椎,活动空间再受限,“我走不动了,要死在美国了。”

去世前,李泽厚交代妻儿,死后冷冻自己的大脑,等到几百年后脑科学发达的时候,可以从大脑里发现文化的残迹,“那比我所有书加起来贡献都要大。”

4

动荡岁月走出来的何兆武、未央

和李泽厚同时代的文学巨匠,湖南岳阳人,历史学家何兆武,湖南临澧人,作家未央(原名章开明)也永远留在了年,前者享年99岁,后者人间徜徉91载。

何兆武是国内知名的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年后在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担任教授,写下历史著作《中国思想发展史》等,他翻译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历史的观念》《德国的浩劫》《法国革命论》等名著。这些译本至今经典,《西方哲学史》重印数十次。

年,何兆武推出口述史《上学记》,帮助大家了解动荡年代的西南联大,这本书豆瓣评分9.0。

何兆武

文史学者刘超曾评价:“这部‘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随笔,让人了解民国教育及一代学人的成长历程外,也让人们反思当下教育的种种困境。”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中国百年大变局的世纪老人,何兆武曾说: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在于开放和包容,无论何时,如果想走得更远,必须先看得更远,而想看得更远,就得站在巨人的肩上。

未央同样是在动荡岁月成长出来的巨人。

新中国成立的年,未央参*成为文艺创作员,20岁前往抗美援朝战场做战地通讯员,在严寒的朝鲜冬季,雪地睡觉,晚上行*,一夜走上百里。所见所闻都是流血牺牲,真正是笔尖记录硝烟,文字皆是血肉。

朝鲜寒冷的气候与战场上极差的饮食,让未央落下了严重肺病和胃病。从30岁开始,未央离开前线,成为专业作家,55岁成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致力于用文字记录湖湘厚重文化。

去年接受《新湖南》采访时,未央90岁,家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未央神态安然,大脑清晰,跟年轻人一样爱玩手机,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之那些离开我们的湖湘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