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圈子大咖,不得不的看创始人冯特老师
初学《普通心理学》,便接触到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各类流派和各位大师。须臾之间,便觉进入了一个星光璀璨、大咖云集的境地,诸如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WilliamJames,--,美国)、行为主义代表物华生(JohnB.Watson,--),当然,还有我们众所周知的精神分析主义开山鼻祖弗洛伊德老师。据说,我们的弗洛伊德老师开口闭口都是性方面的那些事儿,在当时的心理学圈子里还颇有些不受待见。
这些大师里面,随便挑出一位来,无论是其传奇的奋斗历程,还是其精神的深邃层次,都够我们这些心理学的后来者膜拜一阵的了。
但是,我最想分享的还是威廉·冯特老师(WilhelmWundt,-,德国),其中最大的点在于:冯特老师在年创立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代表着理学的诞生。
其实,在冯特老师之前,心理学的研究大有人在,冯特老师也并不是第一个做心理学实验的人,然而他却成了实验心理学创始人,还被尊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会敲敲认识论的门。直到年,冯特建立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有了个名分。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冯特的出现,才使心理学从“哲学父亲”和“生理学母亲”的怀抱中脱胎而出,真正开始独立发展。
这也是,今天,面对巨量的心理学界大师,我最想介绍和分享的为什么是冯特老师的原因。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逻辑,既然冯特老师能够成为这样跨越历史的巨人,我们有必要挖掘一下,冯特老师身上是不是带有天赋异禀之类的成功因子。
然而事实可能让大家失望,在冯特老师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看上去完全不像个会有半点出息的人,没有动力,也缺乏那份才气。有的文章甚至直接毫不避讳的声称:事实上,冯特看上去直冒傻气。
年,冯特出身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书香门弟,祖辈上曾出过大学校长。然而,冯特确没有显现出相应的才气,对学习也了无兴趣。在学校里,冯特习惯性地走神打野,神情恍惚。有一天,他父亲在学校看见他心不在焉的样子,盛怒之下竟当众煽了他几耳光。冯特声称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然而,事实上,如此狂猛的耳光,并没有改变他什么!
13岁的时候,冯特仍然是这么一位不长进的白日梦患者,以至于教师经常当众羞辱、嘲笑、收拾他,但是冯特的同学多半都是些农家子弟,大家看起来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教师的惩罚也没有起作用。冯特这年没有及格,满面无光。
后来,冯特通过了中学时代,但是仍然成绩平平。
内容介绍到这里,大家估计也释然了,原来冯特老师的成长经历中,也就这样了,全然不像是传统中国社成功人士传记那样,出生时天生异象,后天巧得仙人指导什么的。毕竟,冯特老师在毕业时,他连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虽然他选择了医学,并报考了图宾根大学,但他却瞒着母亲玩耍晃荡了一年,什么也没有学到。
事情发展到这里,连我这个写手都感到些许的尴尬,说好的介绍大师呢,居然被你写成这样!分明是个学渣嘛!
别急,冯特老师的人生轨迹要马上开始发力了!
大概在这个阶段,冯特老师的父亲去世,母亲养老金数量不多,冯特终于意识到:大事不妙!照这样下去,他读完3年大学的学费都费劲!
在认识到这点后,他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在上面的花样操作后,冯特老师这一个变化,便足以奠定其后续人生的辉煌基础,所以说,大师毕竟是大师,这变化真不是白来的。
冯特老师随后进入海德堡大学重新学习医学,3年时间内完成学业,并在年的医学全国会考中一举夺魁!
怎么样?第一次,感受到冯特老师的大师潜质了吧?这样一个冠*,我相信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得来的,何况还是想冯特老师这样先天走马打野习惯了的人!
在此,我宁愿相信,冯特老师内在确有成功潜质,只是先前日常低调、隐忍不发而已!
年,冯特老师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博士学位到手,并前往柏林大学深造一年,师从乔安·穆勒。
年,冯特老师担任海德堡大学的生理学讲师。
年,赫尔曼·亥姆霍兹来到海德堡大学建立生理学研究院,冯特老师担任其实验室助手。
此时,才20出头的冯特老师,初步显现了日后竞级成功人士的多种迹象,比如工作狂、实验、讲课、编教科书挣钱,粗暴的打开了捞金模式。此外,冯特老师还开展对感官知觉理论的研究,并开始编写《感官知觉理论论文集》,并于年出版。此时,年仅30岁的冯特向德高望重的学界权威们提出了挑战。
在中国武侠世界里,如果青年高手,但凡敢于挑战德高望重的老几辈权威们,只要不死,后面的风头大概是日盛一日的。
年,冯特被提升到助教的位置,辞去亥姆霍兹的助手工作,专心进行自己的研究。他不再有机会进入亥姆霍兹的实验室,因此他就在家里建了一座,收集并自己动手制作必需的仪器,并进行自己的心理学实验。
说到这里,大家注意,尽管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冯特老师的这个实验室还没有官方注册,但是毕竟,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产业了!
年,亥姆霍兹离开了海德堡大学。该大学不断派给冯特老师很多亥姆霍兹的工作,但只给了他一个自助教授的教职,工资只有亥姆霍兹的四分之一。
这里,自助教授这个职位我比较感兴趣,虽然遍查网络,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是依照字面意思,是由学生自选上不上你的课,再决定你的报酬?这样的话,冯特老师的处境堪忧,因为据传最少的时候,他只有四个学生。我在想,如果国内大学也来个这样的自助教授,那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是不是就不是问题了?
年和年,《生理心理学原则》两部分先后问世。冯特毫不含蓄地说:“本人在此奉献给公众的作品,是想要划出一门科学的界限。”年,冯特老师受聘在莱比锡大学担任教授!请注意,这是冯特老师正式担任正儿八经的教授,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改口冯特老师为冯特教授了!
年,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的孔维特大楼(下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虽然心理学界将这一年作为心理学诞生的一个重要事件节点,但是,当时,冯特教授这个实验室背后也是有点弯路走的。但实际上,在年,莱比锡大学官方根本就不承认冯特教授的这个实验室,周围同事都反对把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去研究。
这个事情也说明,新事物的产生,往往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但是大家别急,冯特教授的转机马上就来了。
年,布雷斯劳大学向冯特教授发出了高薪邀请信。据说,冯特教授以此为筹码,与校长进行了直至半夜的谈判,谈判内容简单粗暴:“承认实验室or失去我”。
自那以后,冯特教授的实验室得到官方认可,有意思的是同事依然再反对,但是反对无效,这个实验室逐渐扩张到11个房间。
年,冯特担任莱比锡大学校长,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称其为冯特校长了。
年,冯特校长直接占用了一栋楼作为心理学实验的根据地!估计这一次,他的同事不在反对。
在这里,提一下冯特校长实验室的厉害之处。我们承认,早期的心理学实验不是很科学严谨,这也是后面的人吐槽比较多的地方。但是,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过度否认一个事务发展初期的状态。以冯特校长的实验室为例,这个实验室做过什么实验,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它对世界心理学进展产生的影响力度,那才是爆炸性的问题。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展实验心理学研究。
年12月4日晚间,冯特教授的实验室在美英对莱比锡的一次空袭中被摧毁。
至于,冯特校长的科学成就,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最后想要说一下的是,从学渣逆袭为学霸后,冯特校长毕生保持了工作狂的状态,直至85岁才退休。退休以后,冯特校长继续写作。一直到年,他88岁的时候,仍然还在奋笔疾书。
而冯特校长最后停笔的时刻,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前8天。
这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