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兴起了对破除论文“SCI至上”和“过度追求SCI相关指标”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新时代科技评价改革的与时俱进,我们不禁要问,既然SCI不再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标,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大家比较熟悉施一公、舒红兵、高福三位院士,下面就以他们为例进行介绍。
他曾两次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首先,我们从舒红兵院士开始介绍,根据之前“SCI至上”的评价方法,我们会比较看重他所发过的论文数量,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他已先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篇,被SCI引用余次,其中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余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余次,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当然这是之前评价科研工作的一个不客观的评价方式。
其实除了这些论文之外,舒红兵院士还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他先后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取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奖项目分别为:“细胞凋亡与抗病*反应的信号转导研究”和“抗病*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均为他精心钻研的领域,中国科学院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认为他为了解细胞抗病*反应、相关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荣膺8个院士头衔
如果在以前,我们介绍高福院士,肯定会说他曾经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已经是在《科学》《自然》《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五大顶级学术期刊上取得“大满贯”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但随着评价机制的转变,这些都将成为过去,正如高福院士所说:“过去的事儿干完就完了,全部清零,钱清零,成就清零,荣誉清零,你要想着自己是院士啊,就完了。我已经清零了。”
但高福院士也不仅仅拥有几百篇SCI,他还是个实干家,年,他曾深入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第一线,他在那里工作的两个月,还因此被授予非洲科学院院士,(其实这还仅仅是他8个院士头衔中的一个)。高福院士还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誉颇丰。
他曾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相比舒红兵院士和高福院士,施一公院士论文数量不算多,目前,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不乏多篇《细胞》、《自然》、《科学》顶级刊物,但仅凭论文判定一个人的科研水平不够客观。
在国内,除了论文之外,国内各项科技奖项是评价一个科技工作者贡献的重要指标,舒红兵院士曾斩获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福院士也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虽然并非第一完成人)。查阅公开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施一公院士尚未获得诸如此类的国内科技大奖,因而有人质疑他的科研水平,但却不知“墙里开花墙外香”,他曾经斩获了无数国际大奖。
其实早在年,施一公院士就获得了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年,他摘得了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年,他收获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这是对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认可。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很多人不了解科学的价值在哪里,舒红兵院士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他发现的一个免疫分子为靶标,一家公司已研发出了药品,用于红斑狼疮治疗。基础科学的意义,其实正在于此,虽然做的只是很小一步,但正是因为那一步,才有了后面的一切。
科研的初心,显然不是为了写论文,而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此无数科学家奋斗终生。年以来,施一公院士团队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也因此收获了无数荣誉,但对于他来讲,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他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目前他们的若干研究成果已经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为此他还创建了医药公司,推动成果转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