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素养摭谈
年高考已尘埃落定,高考题融入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其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而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就是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所以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单一模式,转而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品格的培养,这也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给学生的教学任务。
语文作为高考必考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涯自始至终都要掌握的知识,更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提升自己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的必备工具。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下面本人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学科素养,如何把学科素养和教学结合起来,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加强教考衔接,以相融相通的形式对标课程标准,引导教师教学,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一、明确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备教材,备学生。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目尤其在学法指导设计中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渗透和自我教育。高一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断的激励学生,让学生拥有健康积极乐观心态,学会自我克制和管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自觉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教师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包括词句的合理使用、文字的书写掌控、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等几个方面。只有做好语文的运用,才能为高考打好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根本来进行备课。重点通过文章阅读、问题探索、消化理解等环节提升学生组词、造句、理解、综合分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加强课堂内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点评与论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挖掘教材文化内涵,探究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缺失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教材内容为教育出发点,对教材文化知识点的挖掘和内涵分析有助于文化理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但是,部分教师对于文化教学不够重视,将文化知识仅仅当成考试要考的语言知识来处理,比如考纲规定的八种文化常识,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不能将学过的文化常识对应起来识记,又不能当成作文素材来选择使用。这样,忽视了其蕴含的文化知识,错失了增强文化理解能力和受文化素材熏陶的好机会。倘若教师深挖教材文化常识,就会增强学生对该处文化知识和内涵的理解,而且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同样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样,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精神品质,提高其人文素养。
其实,教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深入挖掘教材文化,特别是人文资源,寻找各类人文素养资料,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设置好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激励学生热爱国家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聚焦课堂多元化地教学评价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品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课堂评价要多元化:一要有激励性。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巧妙运用激励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二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三要有准确性。准确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四要有期待性。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对学困生评价要适时,教师“你说得对,同学们都要像他这样做”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己的见解,而且主动完善自己的见解。当然,课堂评价时还要观察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学生价值判断的倾向也是各不相同,学生课堂发言的质量也有不同。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丰富的,他们发言时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存在差异,听课也会表现出差异。所以,评价时要观察学生听课,参与程度,语言表达,思想观念倾向等,这样的评价既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状况,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品质。
四、定期进行考练或生活体验以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具有一定的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定期进行设计与考练,积累知识,拓展迁移,规范答题,有助于学生课堂内所学的内容更好的消化理解与巩固,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好习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提升知识水平与竞争力。
语文就是读读写写,在读读写写中获取生活体验。教学内容若以欣赏为主,就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会欣赏作品,比如欣赏一首古典诗歌,欣赏和享受美好的同时,领略其中的趣味,从中获得感性认识,涵养高雅情趣,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五、加大名著阅读量和作文写作以助力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味儿,其实就是语文课上做一些语文学科应该落实的事情,并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而展开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路径。阅读名著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阅读名著,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学会融入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语文作文主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应试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定位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作文中,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限时写作训练和课后自主写作练习,可以深挖作文材料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完善的写作技巧以至于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是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既符合社会需求,又与当前教育的人文理念相呼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五个方面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高考下教师必须强化与重视的课题。
***这些文章来源于网络,侵删,真正原创文章共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