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郑州财经学院一名大二男生非正常死亡。该校*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该男生系自杀,平时就有些抑郁,自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闻此消息,让人不禁为如此年轻生命的早逝而唏嘘不已,为该事件对他父母及亲友带来的痛苦而扼腕叹息。
近几年以来,因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而选择轻生的事件逐渐增多。有些人甚至不惜舐犊之情,抱着孩子从高楼纵身一跃。他们个人得到了解脱,却给亲友留下了永久而又沉重的哀痛。
对于心理疾病,我们普通人多少也有所耳闻,但由于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也使得大家对心理问题并没有一个全面而又客观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是性格原因,只要加以必要的开导即可解决。有些人则认为是无病呻吟,林黛玉般的娇贵病。更有甚者则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是精神病,因此对他们不能寻常以待。
当然也有一些人,明明行为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等等这一切,都表明大家对心理问题,并没有一个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这本身更是加剧了心理病人的心理负担,以及心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后果。
当今有关心理的书籍和文章名目繁多,但是大多或专业俗语过多,晦涩难懂;或偏于鸡汤文学,如蜻蜓点水,让人很难深入了解。
今天,我给你推荐一本了解心理问题的好书。它就是当今著名的心理学治疗师张沛超教授所著的《我的内心无穷大》。
在本书中,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心理层面的分析,为我们每个人极力想要摆脱的自身的不足找到了成因和努力方向。同时在书中,我们对自身疑惑、困惑的地方都能找到答案。
一、心理问题的成因
心理问题大多源于幼年早期的创伤(痛苦经历等),和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或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创伤。
对于后面两个方面,都比较容易理解,如失去亲人,遭遇自然灾害(如地震等)。而且这些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通过积极的干预,大多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对于童年的痛苦经历或创伤所引起的心理问题,解决起来没那么容易。
这类心理问题,很多看起来完全没有头绪,存有这些问题的人很多执着反复重复的思想或行为,别人是他自己,就算有些经验不太足的心理医生,也无所适从。
简单一些的,可以通过他的成长经历、个人的记忆、自述,以及对父母等家人的了解等,也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分析出一些成因。
但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大多是一脸的茫然。
有这样一个病人,正常上班的某一天,突然对公路产生了恐惧症,过马路成了他难以逾越的鸿沟。通过心理医生的耐心疏导,以及通过对他父母的沟通才知道原因所在。
在他之前,父母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在马路上不小心因车祸去世。因此他出生之后,父母在和他一起过马路时,表现的特别小心,对他有着过多的保护。
父母在无形之中把对过马路的恐惧传递给了他,他并不知道这些故事,也不知道父母如此过度敏感小心的原因,以致于在他长大成人的某一天,突然产生了对公路超乎寻常的恐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种事情能造成心理问题,有些难以想象。
其实,这也恰恰正是心理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心理问题没有必然形成的原因,有些看似无足轻重的问题,在若干年后,突然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呈现出来。
央视法制频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
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多次重复做一个同样的噩梦。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身上鲜血淋淋,脚下是一片破碎的玻璃瓶。由于这些梦境的存在,对孩子的身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经过四处求医无望后,找到了心理医生。
该孩子在不到三岁时被抱养,因此从她的养父母那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心理医生通过催眠,从孩子描述中得到了一个一对男女争吵厮打,以及摔碎玻璃瓶的场景。
之后通过侧面了解,该孩子抱养前生活地方的邻居,才知道因为该女孩父母之间不和,家庭矛盾不断。正是最后那次激烈的冲突,造成了母亲被杀,父亲被判死刑。
再后来,几度辗转,女孩被现在的养父母抱养,她的养父母并不知道她先前的这些经历。
虽然这是个特殊极端的案例,但你也许应该了解,很多幼年的阴影或痛苦经历,的确会给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但这些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自知,而是压入了潜意识(心理学名词)。就好比人身上有个不定时炸弹,只是自己不知晓而已。
读到这里,你应该知晓,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家长或将来总要成为家长的你,应该有所触动和警醒吧。
二、心理问题的处理
当自己或身边有人不幸有了心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情形有些严重,去看心理医生,这是首选。
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因为他们有自杀的倾向,就更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已经成为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但我的督导老师(心理咨询师都要有自己的督导老师)时常告诫我,不要轻易去为抑郁症患者做咨询。
一来抑郁症并不好驾驭,而且严重的需要辅以药物治疗,医院找大夫开药;二来抑郁症大多有自杀倾向,求助者一旦有极端行为,对其家人难以交代。
再加上国人对心理病人存有一定的偏见,以及没有足够的全面的认识,正是以上这些原因,才导致了在我国,抑郁病人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悲剧屡屡发生。
但是对于大多数心理问题来讲,轻症的居多,只要找到适合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耐心的咨询治疗,大多还是较有成效的。
在关于心理知识学习上,每个人去有较多的了解并不多余,一来可以为自己答疑解惑,二来也是助人自助,这其实也是心理学所倡导的精神所在。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本书更有助于读者,对个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结合自身常有的而又挥之不去的“小毛病”,为你分析形成原因,自然你也会逐步找到解决的方法,完善自己之后,继而去帮助他人。
三、对你有帮助的心理方面的观点
张沛超作为心理方面的资深专家,对心理学精神分析流派研究的也较为深入,对于该流派的技术掌握的较为熟稔,他的很多观点和理论都是在对精神分析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
拖延症
这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虽然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承认,但自己知道(当然有时自己也不愿承认),这其实这也是最普通的“心理疾病”。
拖延分好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理由。
有一些人的拖延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拖延的状态。
作者认为这类人存在一些内在的、隐秘的抑郁情绪,这种抑郁不一定到了可以称为抑郁症的程度,但它会降低人的内在活力。如果人的内在活力的总量太低,就会很自然地呈现具有广泛性的拖延。
接着作者对拖延症做了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拖延其实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防御机制。事实上我们也很清楚,爱拖延的人能找一大堆道理为自己未做的事开脱。
拖延者除了无法割舍之前的生活状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原因,就是“害怕成功”。
你没有看错,就是害怕成功。因为成功之后,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会让以前的生活失去连续性,还有就是成功之后,别人的期待会提高,如果无法承载这样的压力,那就有可能就会拖延着不去成功。
拖延还有一个普遍的原因,那就是害怕失败,这个容易理解。但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拖延是因为自认自己就是个失败者,认为这件事自己不会做好,因此拖延在所难免。
当然拖延还有对于与自己价值观不属,或者自己不愿意做的原因,这种基本上不在分析之列。
了解了这么多拖延的深处原因,相信你也能从中找出应对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拖延的问题。
投射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的内心其实也以投射的方式看待世界。我们会用投射加工这个世界,让世界看起来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简单地说,我们眼里的别人其实就是自己,这似乎有些难以理解,换个说法,你对别人的差评基本上也是自身存在而多少有些不愿承认,不想存有的一面,仔细琢磨,你会逐渐发现有些道理。
一些人在做梦时被梦中的一些形象吓到,其实这就是被自己的形象吓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梦中的情节、内容、气氛、情绪理解这个人的内心。
因为梦几乎百分之百是内心的投射,尽管它有时荒诞不经,难以理解,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的最好途径,当然这也是精神分析流派最擅长的析梦所在。
有兴趣的人可以读一下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相信你会有不错的收获。
明白了投射的原理,也许更有助于你与自己,与他人的友好相处,为你带来更为阳光的生活。
人格面具
我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形容一个人适应环境,并最大化与之友好相处的能力。在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人格面具。
以职业面具为例,比如一名教师就要有当教师的“样子”,要带上符合教师角色的面具。在上班的10个小时内,他都在“表演”老师的样子。
但到了下班回家,他忘记了把职业面具摘下来,继续扮演了教师的角色,这多少会让老婆和孩子有所不太适应,但久而久之,还是会慢慢习惯。
若是一个人的职业是演员,或者是一名周旋于不同场合的商人,回到家还是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方式与家人相处,则给家庭关系以及孩子的成长带来的深远而又负面的影响。
因此来讲,处理好自己的各种人格面具,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周围人的友好相处,弥足珍贵。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花时间深入地剖析和全面认识人格面具,必不可少。
作者在文中还分别对诸如“面子、敏感、烦恼、边界问题”等诸多我们人生经常遇到困惑给出了自己的分析成果和建议,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希望大家在读这篇作品时,再好好咂摸。
四、写在最后
本书作者张沛超教授是一名理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师承张掌然、钟年、吴和鸣三位教授研习哲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
长期致力于神经症(焦虑、恐惧、强迫、抑郁)和轻中度人格障碍的整合性心理咨询、心理从业者的精神分析及个别督导、青少年学业及情感问题的心理咨询,及精神分析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普及工作。
在国际精神分析刊物《国际应用精神分析杂志》、国家核心刊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武汉大学学报》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本书也是作者从业多年的研究成果,为本书作序的也大都是国内心理学界较有影响力的教授学者。
他们无一例外在序中都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赞誉满满。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知识的涉猎广泛(在中医、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都学识突出)以及本书的独到见解所折服。
因此来讲,本书对于那些想了解心理学,以及想解决自己或身边人心理困惑的人群来说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