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文章,谈一谈如何融会贯通,启发并示范大家,如何多角度使用各种作文素材。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有价值的任务。
这段时间,比往常更多的求范文甚至求“独家秘籍”的呼声,我都听到了,虽然没有及时回应。今天,将在文章中给予一些提醒点拨,资料回馈。
尽管这篇文章其实是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建议大家读的时候,最好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形:
一个面目模糊的好为人师的家伙,正在站讲台上,通过布满粉笔灰的厚镜片,眼睛一会环顾教室,一会儿盯着天花板,口若悬河,手舞足蹈,讲下这番话的——
01解决材料不足,最好的方法是调整思维角度。
材料,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先说无形的。方法是“化无形为有形”。看到这句,诸位不要怀疑走错了片场。
真真就是在教大家如何写好高考议论文,如何写好任务型驱动作文的各种应用文体呢。
借用比喻论证以求生动,同时适当拓展求深求宽,我将这样来阐说,算是举个例子,示范活学活用。
比喻论证盘活生活经验会花钱的人,即使不富裕,也能让生活比较体面;会使用作文材料的同学,即使材料有限,也不妨碍写出看着不错的作文。
在时间越发有限的情势下,向外求的可行性变小,那就向内求,盘活用好已积累的素材。
就如同我们国家的建设发展,进口受限,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调动全体人民积极性,合理利用开发已有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我们国家能得以发展的原因。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无论做事业,还是学习考试,也都要看到方法的内在的一致性。
大与小,国和家,个人和群体,学习和工作,思维与现实,你必须许看到它们的一致之处。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见到内在的统一,化繁为简过程中,展现你强大的思考能力。
风乍起,起于青萍之末,你文章的论证思路,从现实生活或者所给材料生发,也是最适宜的,比如——
爱读书的人,书橱里总缺一本书;爱美的女生,不是衣橱里缺一件时尚的衣服,就是化妆台上少一件化妆品。
而即将走向考场的你,是不是也多多少会觉得自己掌握的素材不多,感觉到会有一丝丝的不安甚至遗憾?
其实,这种情形,和爱读书的人,爱美的女生很类似。
所谓的缺少,很多时候只是感觉上的缺少而已,真实境况并不缺少,看似缺少的一本书一件衣服一瓶化妆品,其实就算不再增加,也并不影响阅读和打扮。
所以呢,有时候所谓的匮乏,其实只是感到匮乏而已。
考前的你对作文素材的感觉,也是这样的——你其实并不缺素材。
缺的,是信心,是对能否融会贯通使用素材这件事的没把握。
读了读了以上的文字,大家一定可以感觉到,高考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你采用比喻论证,或者类比推理的方法,其实有些材料是不需要刻意记载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转化成论据助益你的说理。
我想进一步提醒大家的是,各位经常只去寻找新鲜时髦的论据,却往往忽略了论证方法的使用。
而真正的写作场景,往往是以论证方法来带动论据的使用。你这样一想,岂不是无穷论据滚滚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延安整风期间写就得《反对*八股》里面有许多比喻,有许多生动的词语,如“中药铺子”“裹脚布”等,都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在行文过程中,为了表达生动形象有意无意捕捉到的生动的语言材料。
日常生活朴素的材料可以成就高分作文现如今,也有不少同学的高考作文中,有这样的例子。
这一段,是从山东考生《在劳动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选取的。仔细去读,会发现是很清晰的分总结构,角度选取从反面论证,运用了五个反问,构成排比,阅读感觉自然很好。
那我们看看材料,除了陶渊明诗歌的装点,并没有什么名人事迹,但是,效果却不错的。
各位想一想,这些材料,你是不是也非常熟悉?
熟悉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让它们摆脱散乱沉睡的状态为我所用,为我高考作文多拿几分,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这是不是就和解决了农民问题,发动了普通民众,推动中国革命事业走向成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有些像?
平时积累,关键时候必能化为作文材料。除了朴素的,还有华美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平时积累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都可以化为高考作文的血肉骨骼,撑起高分的灵*。如《在劳动中完善自我,砥砺前行》另一片段:
回望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劳动如一条绵延不断的丝带,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先人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子孙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都江堰、长城、丝纲、青花瓷……哪一样不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帝内经》《农*全书》《本苹纲目》……哪一个不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没有劳动,就没有李白口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就没有白居易吟诵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文明如鱼,则劳动为水;文明如树,则劳动如光。无水,鱼何以存?无光,树何以茂?
看看这段,前半部分,是背历史书,文科生一定擅长,理科生即使知道的不多,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加工整合。
而最后两句,就是比喻了,这虽然谈不上一般意义的材料积累,如此运用确实很巧妙的。
这些,其实都是平时无形的积累,关键看如何运用!
02用好有形的论据
再谈一谈,如何用好有形的常规论据,大家都知道的,人生底色看语文的老师不讲,就从一个有些难的角度说起。
具体说,就是谈一谈一个素材的多角度使用。
这个提法,不是我原创的,是早就有的,也在不错的高考作文辅导资料上见过。比如有篇文章《一个素材通吃九套高考试题》,里面就运用了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对年的高考作文进行了全面的应用示范。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素材应用示范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如下:
运用材料,从吃透主题考试,年主题概括如下:
接下来,就列举几个片段,看看到底是如何运用的。
北京卷:由神奇的书签引出杨绛的故事。例文如下:
天津卷:以钱钟书为例子,探讨阅读的本质,阅读的乐趣。
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选取了钱钟书的例子,并进行了精彩的分析。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们的确可以看出,同一个事例确实可以在多篇文章中使用。想一想这也是很寻常的道理,我们所积累的素材当中有本身的确就很复杂的,在考试之前,如果能把这些复杂的意义挖掘出来,那么你所记忆的一则材料可能就会发挥多则材料的效果。
年高考作文一则素材打天下同样的年,也有一则素材打遍所有高考作文试题的例子。
如历史人物曾国藩,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被运用到当年全国各套作文当中。
全国1卷
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介绍了历史名人曾国藩,介绍他用自己的人生智慧,用学问文章为民族的自信添了一份底气。
再看全国2卷:
就6句名言来写文章。曾国藩从戒烟戒妄语戒不敬,到严格自律,走出一条全面提升人格境界的自我完善之路,确实很切合题目的思想主旨。
全国三卷:
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曾国藩,确实可以作为探讨中国考试教育的素材。而且从曾国藩的人士交往当中,更能体察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所以,通过一则曾国藩的例子,我想各位同学大可不必惊慌,材料本来就是够用的。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
当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一些沉睡的材料可以被唤醒,沉睡的潜能可以被开发。
就仿佛煤和石油在地下埋藏了多少年,甚至在地表堆积成山汇聚成河。只有到了近代的工业水平大幅度提升,他们的更多价值才得以体现。
03高考作文如何多角度使用素材
从和年一个素材多角度使用这两个例子能够看出,一些特别长的例子,比如人物传记历史事件是完全可以如此运用的。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