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继承了陈寅恪的学脉,他说历史与现实的界
TUhjnbcbe - 2023/8/16 20:10:00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宗国先生年出生在江苏南京,8月7日下午离世,享年89岁。学生们正在筹划的90华诞文集,永远停滞在刚刚出发的路上。吴先生给人的印象是淡雅悠然,本来人人都认为他会百年长寿。

吴先生静静地离开了,带走了一代人特有的风度和情感,未来学术界会怎样估量其学术损失,现在还是未知数。这一代人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经历了所有的风雨磨难和岁月静好,这对理解新中国的历史真谛不可或缺。今后,有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亲历者言说将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只能到文字中去寻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月11日,八宝山告别先生之后,学生们汇聚在一起共话师恩。有人看见过吴先生发脾气没有?大家的答案十分一致:即使先生不同意,也会笑脸劝说。雷闻(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讲起自己博士论文设计之初吴先生是如何说服他修改的,没有一句严厉之辞,循循善诱,终于改成满意的结构。

学界有人送吴先生绰号“笑佛”,真的很贴切。良师的含义自然是学生学业精进的促进者,否则无法定义“师者”。读书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向先生提出,吴先生的回应几乎是固定的,先是微笑点头,这是肯定的意思,然后一句:“这应该问你啊!”于是,你得把问题梳理一遍,讲出自己的看法。这之后,他再进行解释,通常说的是,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何如何。先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提供方向。后来我自己当老师,也是如此这般回应学生的提问,效果极佳。读《论语·述而篇》,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才知道吴先生这样的引导方法原来是有传统的。

学术思考,是学术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面对学术问题时,如何开始工作,是所有人的始发问题。贞观之治是唐朝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从汪篯先生到吴先生都有过系统研究,我对这个问题也有研究兴趣,而史书关于魏征与房玄龄的记载倾向令我不解。房玄龄是主要宰相,长期位于行*中枢的中心地位,史家也承认房玄龄作用重要,甚至有“房谋杜断”的成语流传下来,可是看贞观时期的文献记载,房玄龄的记载很少,远不能跟魏征相比。是因为魏征的言论较多,思想性更强吗?就此请教吴先生。吴先生首先承认文献确有如此特点,同时指出还有其他视角需要考虑。一是要考虑到皇帝是朝廷核心,魏征的工作围绕皇帝进行,所以文献多所记载;二是要考虑三省制运作的特点,中书门下是决策机构,而尚书省是行*中枢,房玄龄主要领导尚书省,朝廷日常运作无法详细记载,也没有必要。吴先生的看法,是可以上升到方法论高度的,这不就是“无中生有”的观察法吗?

读史料,从史料中寻找学术问题,这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在北大的汉唐史研究生中,基本训练就是跟导师读《资治通鉴》。在一般人看来,《旧唐书》与《新唐书》对读意义明显,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两部书中评价不同,所属专卷不同,甚至所述事迹也不同,这便是历史问题发生的关键处,至于《通鉴》,本来晚出,史料价值怎可与两《唐书》相提并论呢?吴先生则认为,从史料占有的角度看,《通鉴》书写时唐代史料依然丰富,与两《唐书》处于同一水平状态下;从后出专精的情况看,两《唐书》都在《通鉴》的视野之内,《通鉴》更有条件修正不足;尤其是体例不同,《通鉴》更重视史料的时间性和历史评论,从而达到史学的更高标准。但是,《通鉴》因为体例的缘故,制度史重视不足,记得当时还要配合《唐六典》一起阅读。多人会读,是读书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吴先生年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然后留校做汪篯先生的助教,而汪先生是陈寅恪为数不多的几位研究生之一。上世纪90年代,陈寅恪的影响从学界走向社会,如日中天,“重回陈寅恪”“从陈寅恪出发”等口号在史学界响彻云霄。原本从学术渊源上说,这正是宣传陈寅恪学脉传承、强调自身学术正宗的良好时机,作为学生的我在阅读《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时候,就深以与陈寅恪存在学缘关系而暗自庆幸。这时,吴先生的迎头棒喝陡然响起,至今都有振聋发聩的感觉。吴先生多次郑重指出:陈寅恪的学术是大家共同的资源,不属于谁家私有;神化陈寅恪是有害的。回顾当时情形,吴先生此言,是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敢言。

指导学生读书,避免学生走弯路,这就是良师。记得有教育家说过,导师的使命就是为学生节省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少走弯路,提高的是生命的效率。

“非学不言”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吴宗国先生都是纯粹的学者。吴先生的影响所及基本不出学术界,所有的文章、著作都是学术性的,近些年有人邀他作讲座,涉及的内容仍然是学术的。在新媒体时代,跨界几乎是常见现象,有人就是因为擅长跨界,影响巨大,风生水起。但吴先生一直严守学术的边界,像一位边界哨所的老战士,十分警惕跨界的危险。

吴先生70年未曾脱离历史学界,未曾离开北大历史系,但他几乎从不谈及北大和历史系往事,而这几乎是所有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很想知道,在北大那么多著名故事中先生处于什么位置,如今时过境迁又是怎样评价那些北大的过往呢?但先生的弟子没有人会去追问这个问题,如同有一条界河,先生不说,学生不问。北大的历史在先生这里不是研究对象,是被严格摒弃的化外之地。北大的历史,只要言及就是触动,只能欲说还休。

其实,这是先生的一个重要原则:非学不言。学者因为所学成就专家之名,谨守学问之道是学者的本分。非学不言,如同孔子讨论的非礼勿言一样,应该是学者的言行标准。当然,人们见到很多以学者自居而又夸夸其谈的人。“专家”之名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具有褒义,在自己的本行里提供专业认识和建议是学者的责任和义务,受到尊重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受到名利诱惑,跨界施为,则会玷污学问之道。吴先生认为,学者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承认自己的有限是专业性的体现,超出专业范围则必须打住。自以为是,呈口舌之利,以专家的名义大讲外行话,即使不是招摇撞骗,也同样面目可憎。

非学不言,包括*治问题。通过历史讨论*治,借古喻今,是我们今天常见的话题模式,但在吴先生这里是绝迹的,是考古学上的生土层。对此,吴先生是有所解释的。*治与历史是两个门类,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妄谈*治,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保证影响事物的正确走向。

那么,历史学不具备现实意义吗?影响现实社会不是历史学应有的意义吗?吴先生则认为,历史学研究历史规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国家在制定*策、决策国是之时确需借鉴历史、把握历史方向,但借古喻今的方式不可取,中国在这个方面吃亏太多,这是历史学界必须充分吸取的大教训。新中国史学,最大的教训就是混淆史学与*治的界限,自认为贡献于时代,其实不仅误导了社会,也反戕自身,致使史学丧失了自身的价值和独特性。经先生这么一说,我才豁然明了,曾经的史学走过弯路,老一代史学家刻骨铭心。

年,我在新疆师大工作,考上北大历史系助教进修班,从此与吴先生开始了不解之缘。几年之后,有一次跟先生说起那次考试,先生给我讲了一个重大史学原则,让我至今不忘。那次考试我的成绩较好,先生认为基础不错,但是发挥题走得太远。“搞历史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历史与现实的界限不可越界。学术研究不容易,越界就容易犯错。”

那以后,我渐渐明白,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界限,“昨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历史”是简单化的表述,充满了误解。用历史学的方法分析现实,在资料具备的条件下是有意义的,但简单对应,起手便错。

学者受到社会尊重,是因为专业的纯粹性,但太重视自身的纯粹性,是否会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呢?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学界并非铁板一块。吴先生认为,史学作为基础的人文学科,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正常现象。学者不能满足于稳坐学术象牙塔,普及“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历史学常识是历史学界的社会义务,是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先生一贯这样主张,所以我在走上《百家讲坛》的时候没有一点学术的后顾之忧,底气十足。后来讲座的内容出版,先生还亲自作序,予以鼓励。

我体会,先生的学者人生,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有所不为是底线,界限分明,不敢越雷池一步;有所为是天空,自由驰骋的空间巨大。综合地看,可以概括为天地宽广而有度。

“不要紧,我来看看”

吴先生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唐史。因为多年的教学积累,他写过隋唐五代史教材,凡这个时段的基本历史问题无不涉及。汪篯先生曾对北朝以来的经济史进行过深入研究,吴先生继承了这一点,以经济史为基础治隋唐史。但综合地看,他的唐史研究还是以*治制度史为主。

*治制度史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唐史研究的核心性课题,在北大历史系尤其受到重视。从渊源看,这与陈寅恪先生的唐史研究倾向不无关系。把制度当作文化传统的重点、考察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可说是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给后人的基本启迪。事实上,制度史的内容十分广泛,陈寅恪讨论了从礼制、音乐到财*等六个基本方面,吕思勉先生著《中国制度史》将衣服、饮食、婚姻、国体等都纳入讨论,竟然设计了17章。如此,则制度史研究几乎无所不包了。吴宗国先生的唐代*治制度研究并非如此,重点十分突出,一是三省制,二是科举制。

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历史迎来了新的巅峰状态,而*治制度的演变也十分鲜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演变为三省六部制度。所以,三省制是隋唐的历史新成果,最值得深入研究。吴先生梳理三省制度的历史,认为六部从汉代尚书发展而来,形成隋唐之初的集体宰相制。三省分工是核心问题,大体上说隋文帝时已经具备了三省制的体制,但中书、门下分工尚有欠缺,所以吴先生重视隋炀帝时门下省给事中的设立,至此三省制度才算正式建立起来。尚书省长官是行*首脑,类似汉代的宰相。有了中书、门下两省,决策机制成为三省制的灵*,这是三省制区别汉代宰相制的关键。当然,唐代三省制后来继续发展,中书门下作为宰相机构,决策行*再次合流。吴先生用“变”字解释唐代制度,不断变化是唐代制度史的灵*,而研究更应该随时发现变化的问题。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的另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科举制是在批判扬弃九品中正制的前提下发明的新制度,在制度的核心内容上又是对汉代察举制的择优继承。吴先生对士族门阀的讨论不多,但抓住了实质。针对日本学者习惯把士族称作贵族的传统,吴先生特别强调士族与贵族的本质区别,认为士族等级影响选官,但士族的等级还是祖先官品的体现;而传统贵族是由部落贵族发展而来,血统性才是贵族的本质特征。科举制的优点是取消士族在九品中正制中享有的特权,开放了国家的选官系统,更多人才得以显露才华,报效国家与实现自我统一起来,从而成为中国的千年制度。

对于唐代*治史,吴先生也有选择,突出的是贞观之治研究。贞观之治不仅是唐代*治成功的典范,也是古代中国*治成功的典范。研究贞观之治与研究唐太宗不可分,吴先生认为唐代最有研究价值的皇帝有两位,一是唐太宗,二是武则天。

他还曾写过一篇短文《“天宝之乱”是由于“置相非其人”吗?》,指出天宝之乱的问题不能只看李林甫、杨国忠,这开脱了唐玄宗的责任,是儒家为尊者讳的一种典型手法。这一观点启发了丁俊,她的《李林甫研究》因而得出了更多适中的结论。

最近一些天,重读吴先生,感慨良多。原来,自己的头脑里印满了先生的观点,时间久了有的观点还以为是自己的重大发现呢。跟先生聊天,多以学问为主,有时先生很自然的一句话,竟然引起我内心的巨大震荡。现在重读才发现,其实很多问题多年前先生的文章里早有讨论,只是没有引起我的重视而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原来,理解先生也需要时间。如今,再也不能当面聆听先生教诲了,重读先生著作,将成为今后请教先生的唯一途径。

有一件事我终生难忘。年9月,我正式到北大报到,从北大南门进入。保安是个小伙子,拿过我的报到证看了又看,然后对我说:“报到日期是后天,你现在不能入校。”不能入校?我立刻晕了。三天两夜的火车,从乌鲁木齐硬座到北京,现在不让入校,我能去哪?只能向吴先生求救。先生接到电话,声音浑厚温存:“不要紧,我来看看。”我立刻感觉天不会塌了。

先生骑自行车来到南门,不紧不慢地放下车,走到保安近前才说话:“研究生的宿舍已经安排好了,他住46楼号。前两天报到的同学已经入住,为什么不许他入校?”先生头发花白,语速不紧不慢,字字都很关键。

这时保安的一位女领导来了,一问情况,立刻对他说:“我们的学生来报到,你不让他入校,让他去哪?”我至今都有点感激,她竟然说“我们的学生”。女领导还向吴先生道歉,先生说:新来的,需要适应,不要紧。说完骑上车,慢慢离去。

多年来,我有问题就向先生请教,上门也好,电话也好,毫无阻碍。这种请教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我甚至不记得他是什么时候退休的。

现在,先生真的退休了。我的内心出现了一大块空缺,我知道,这将永远无法填补。

来源:中国新闻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继承了陈寅恪的学脉,他说历史与现实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