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少年时的刘尚希对这个世界有过很多疑问:地球会不会爆炸?人类会不会毁灭?世界为什么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怎么联系的……他尤其对什么是“规律”着迷。
16岁那年,考上大学的刘尚希“阴差阳错”进了财*专业。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对“财*”的全部想象也跳脱不出“会计”这一形象,“当时很多人认为,财*就是打算盘的”,连学校的财*专业课大部分也是会计课。但学得越久、研究得越深,刘尚希越能感受到财*理论的复杂性、综合性,以及财**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
他一直都在真实世界中去寻找种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治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中国财*科学研究院那幢灰白的大楼里,他写下过《公共风险论》《大国财*》《中国:城镇化对*府间财*关系的挑战》,以及新中国7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起起伏伏。
刘尚希身上的头衔很多,中国财*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协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受邀在教育、卫生、环境、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担任委员。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研究财*,不是只在财*的一亩三分地转圈”。
他被称为“一个公共领域的探索者”。如今,进入人生的第58个年头,刘尚希还在努力探寻财*之于国家治理的奥秘,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抓住些什么。
“志向定,而乐趣生”
入选《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时,刘尚希25岁,正在攻读博士。这本辞典是当时权威的经济学学者名录,全书收录了人,分*经、外国经济、财经等18学科,介绍了我国成就卓著的经济学者。
那时,他已经在学界崭露头角,提出的“分配预期”理念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我国的不少商品仍存在短缺,尤其是糖、棉、烟等几种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在对短缺现象的调研过程中,刘尚希把目光聚焦在了“分配”上,对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
一些观点到今天看仍历久弥新。比如“大家首先要有预期,有明确的预期,人们才会努力生产”等。刘尚希研究问题有个习惯,不崇拜权威理论或观点,只相信从现实出发、深入调研中得来的结论。突破传统理论容易引起争议,他就反复和学者们争论,“墨守成规,不独立思考,哪来的创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在广西调研糖业时,跑了大半个广西,乡干部骑自行车驮着他到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一笔笔记清楚蔗糖生产全流程的成本和收益,探讨全过程的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后来,调研烟、棉花时也是用的“脚下功夫”。
这些经历不但形成了刘尚希的研究方法和风格,同时也使分配问题成为他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