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高三期末:“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解析、例文
新课标大语文-02-:0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报道称,某高校在听取在校生对课程设置意见时常常会听到对找工作没有用的课的抱怨,或对找工作有用的课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开早一些的疑问;但和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无用,而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
与此对应的另一篇报道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退而不休,深入边区,转战中学讲鲁迅,怎奈学校不热心、学生不愿听,反而时不时向钱教授请教“如何学好英语”等他们认为更有用的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围绕“有用”与“无用”展开讨论。请你结合实际,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给出了有关学校课程设置两段材料。第一段材料是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对于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同认识。在校生认为有用的课程,毕业后的学生认为无用;毕业的学生认为有用的课程却是自己在校时和当下在校生认为无用的。与此对应,第二段材料的矛盾双方是钱理群和边区中学的学生,钱理群牺牲退休时间去讲的课程,却是对方认为无用的课程。“有用与无用”是一个话题,题目把它放到课程设置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引发考生的联想和思考。
2.典型任务的限制。引导语中“针对以上现象”是对讨论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学生要总结“以上现象”是哪些现象;“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提醒考生写作身份为中学生,写作对象是本班同学,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围绕‘有用’与‘无用’展开讨论”,明确了讨论的主题;“请你结合实际”要求体现对现实中同类问题的思考。讨论语境之下,文体以议论文为宜,文章体式为发言稿。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两段材料中高校在校生和中学学生的观点是一致的,而高校毕业生和钱理群的观点是一致的。双方各有各理,在对比中,命题人肯定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这是对价值观的一次纠偏。当下社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考生不可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针对有用的课程和无用的课程,考生可以探究“有用”与“无用”的关系,立意为“‘有用’与‘无用’相辅相成”;可以通过比较偏向一方,立意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可以从发展的角度立意为“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有用’‘无用’两条腿走路,方是健全的人”……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虽然题目限制了具体的具体情境,但是在学校课程设置甚至教育范围内来讨论这个话题,仍旧有相当大的开放空间。考生可以从具体的课程角度去区分“有用”与“无用”。比如可以设定“有用”的学科为考试科目,“无用”的学科为艺体类科目,这样的设定下去讨论,问题就更加具体了。材料中提示了“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考生可以就此思考这些学科的作用和没有这些学科的后果。也可以思考那些一味学习“有用”学科造成的后果,比如机械做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等等。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同时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课程的设置,不惟功利,全面发展。题目在设置“有用”与“无用”话题时,增加了关于课程设置的限制,“无用”的学科要不要学?学多少?怎么学?“无用”的学科和“有用”的学科有何关系?这就让写作的针对性更强;题目的语料设置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更有利于思维的开放和深化。
参考立意
1.学有用之用,更须学无用之用。
2.知无用之用,成有用之才。
3.无用之用有大用,知无用以助有用。
4.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范文展示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高三4班孙兵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班里的“有用”与“无用”讨论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当前,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可谓多矣,学习内容可谓广矣,这也给我们带来学习困难,于是有同学捡“有用”的学,把自己认为“无用”放弃了。有报道称,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退而不休,深入边区中学讲鲁迅,怎奈学校不热心、学生不愿听,他们只想听“如何学好英语”等他们认为更有用的问题。大家认为“无用”的课程真的“无用”么?
同学们,“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五石之瓠看似无用,却可“虑以为大樽浮乎江湖”,相比于盛水容物,此为大用。“看课外书不如刷题”“学语文不如学外语”“学外语不如学数学”……这样的声音在学校可以说是屡听不鲜。为什么?因为数学、外语更好提分。此实为井底蛙之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高质足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更对人生发展起着指导作用。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我们的教育积极变革,实行素质教育,推行双减,立德树人。知无用之用,用好这种“大用”,吾辈青年才能于立志成才中有所成就,做有为青年。
同学们,明辨“有用”与“无用”,方知“无用”之课程不可弃。
科学类课程的有用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我认为,人文艺术类课程给人带来的用处却是更高、更深层次上的东西。它们丰富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品位,健全人的人格,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才华气质,滋润人的内心,让生命更精彩。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那些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学生常常遗憾当初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后来变得无用,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
明辨“有用”与“无用”,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当我们说某门学科有用,我们看到的是分数。我们从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所以,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两条腿走路,才是一个健全的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正文开头明确材料主题、点明文章中心又不忘表情怀,可以说是情理双佳。主体部分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有为青年必有智辨明‘有用’与‘无用’”“有为青年必有慧眼明识‘有用’与‘无用’之变”“知‘无用’之用,做有为青年”,构成了并列式论证结构。有事实论证,有说理论证,论证说理较有力度。此发言稿结构形式整齐规范,文章善用排比句式,语言较有气势,增强了可读性。
一点无用,千里快哉(标题有观点,且有文采)
亲爱的同学们:
有用"与“无用”是长久以来人类争论不休的永恒命题,或许我们是时候在无用与有用中寻求理性的支点,不囿于对有用的追求,转而寻求无用中的"大用"。(高度概括材料,入题很快,观点明确)
先哲如老子就曾感叹:"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援引课内文句,非常准确)而着眼当下,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利益挂钩,为前景良好的专业课争的头破血流,而对于钱理群教授的大学课弃之为无用。诚如交大教授所感叹!"我们正在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结合材料分析,且观点明确,批判现实)
帕斯罗斯基的画作中,荒凉破败的街头,无论是狂信的基督徒,还是落拓的叫花子,人们都注视着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斯陀耶夫斯基,两位大学聚焦文学无疑成为19世纪俄罗斯的一剂良药。纵使文学无法改变当时困顿的经济状况却都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短暂出逃,寻求精神的皈依。窥见隐藏在黑暗中终将光明的未来。真正的“有用",不一定可见,不一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却常常口以丰润我们的精神,带来更深远,更长久的影响,这样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有用。(非常有文采,分析很深刻,有用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而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寻求那些看似无用之物,则更具有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推动巨石。看似无用,实际代表他承担起责任,也是他对诸神的反抗。加缪称颂,他既是荒谬,也是英雄。而我们也如西西弗斯推动着生活的巨石,而那些文学、艺术等,在经济面前看似无用之物,虽不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却可以让我们在上山下山的道路两旁开满鲜花,丰盈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心智,充盈我们的精神。而我们青年绝不是混沌愚昧,因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把自己活成索然的旨味,我们应成为密涅瓦的猫头鹰,反思白昼,在*昏振翅高飞。
上好德育美育课,既能精通生存技能、科学知识,也能关心人文、艺术、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