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学好语文不仅在于课堂上的识记和学习,还在于平日里的日常积累。也有小可爱们纷纷提议,希望推送关于经典书籍的文章。于是乎,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专题系列——阅读经典。
该专题主要以分享经典读物为主(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从而来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
或许你无意间看到的一本书,听到的一句话,将会让你获益匪浅、受益终身,或许还将会成为你写作的灵感。所以希望同学们要坚持打卡哦~
◆◆◆
《名人传》
01
情节概括
《名人传》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三人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简直令人窒息,毁灭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
(米开朗琪罗。来源网络,下同)
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托尔斯泰)
02
推荐理由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
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传记共计字数。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被称为“巨人三传”。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03
经典名句
1、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厄运的开端。——罗曼·罗兰《名人传》
2、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罗曼·罗兰《名人传》
3、人生何必太清醒。——罗曼·罗兰《名人传》
4、我和伏尔泰一样认为:“几个苍蝇咬几口,绝不可能阻挡一匹英勇的奔马.”。——罗曼·罗兰《名人传》
5、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罗曼·罗兰《名人传》
6、除了善良,我不承认世上还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标志。——罗曼·罗兰《名人传》
7、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罗曼·罗兰《名人传》
8、淡淡的烟青色,如水墨画般漾开在天边。山脚下的一架紫藤已过了花期,只有零零落落的几株垂挂在落叶间,花架间掩映着一栋风格合适的房子,深绿色的苔藓在灰白色墙上的晴影。——罗曼·罗兰《名人传》
9、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罗曼·罗兰《名人传》
10、“报复是属于我来做的事。”上帝说。——罗曼·罗兰《名人传》
11、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罗曼·罗兰《名人传》
12、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名人传》
13、心灵太渴望快乐所以当他得不到的时候它就得自己制造快乐。当面对太残酷的现在的时候它就必须回到过去生活。过去的幸福时光仍留下些许的记忆它们的光芒在未来的时间里仍将长久的照耀着。——罗曼·罗兰《名人传》
14、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罗曼·罗兰《名人传》
15、热情与欢娱之间毫无连带关系。现代的人们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实在是他们全部知道何谓热情,也不知道热情之如何难得。——罗曼·罗兰《名人传》
05
关于作者
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是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
主要作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出于年,《丹东》出于年《七月十四日》()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夏天》()。《母与子》()《女预言家》()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