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在《物性论》的第三卷《灵*的本性》中,罗马诗人卢克莱修通过三个命题,阐述了伊壁鸠鲁关于灵*的理论,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早期哲学家认知世界和心灵,把控自身命运的智慧。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从观察和感受开始的,有了体验,才会慢慢积累,形成自己的观念。
但是,人毕竟是有局限的。这些局限,会让人在思维上产生不正确的观念,从而引起一些错误的行为,进而影响人的一生。
智慧,其实就是正确的思维。你的行为,都是你思考演变的结果。
所谓“因果相生”,“因”在你的脑子里,“果”在你的言行中。
人的一辈子,都在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修的不是你表现在外的“行”和“果”,而是你内在的“思”和“因”。
如果人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不能明白思维的本质和对行为的影响力,就会出于无知而陷入恐惧,进而做出愚蠢的行为,甚至将自己抛入罪恶的深渊。
在《灵*的本性》这一卷中,卢克莱修是通过三个命题,层层深入,告诉人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灵和灵*,以达到理性思考的智慧境界的。
01身心灵是一体的
心灵的本性是什么?
卢克莱修认为,心灵生来就是身体的一个部分,它不是独立在身体之外的。
它能够感受快乐和痛苦,这种感受是通过接触而产生的。你的愤怒、惊惧、镇定,都不是毫无来由的,必定是沿着某种路线传导到你的身体各部位的。
即便你是在睡眠中,身体全然没有感觉,你的心灵依然在活动。
在你死亡的时候,所谓的心灵和灵*也就跟着离开了,并不引起任何外表或重量的改变。
因而,身心灵是一体的,并不能单独存在。
卢克莱修在这一卷中的讲述,其实就是在纠正当时人们的一个错误认知:心灵和灵*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另一种生命状态。
当然,科学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当代人对自然有了更多认识。卢克莱修的这些观点,我们现在看来不免有些落后,但在当时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古老的过去,人们因为对自然界的认知不足,在面对没法解释的生死关头,就会显露出他们对于死亡的莫大恐惧。
于是,他们编造了各种美丽的神话,祭神杀羊,并形成了“灵*不死”和“轮回转世”的宗教神学。怕死的念头,导致了罪恶的出现。
他们会去残杀同胞以求平安,会去发动战争争取财富,会去为了所谓的光荣放弃自己的生命,会为避免被神怪罪而出卖祖国和父母。
而要想结束这些罪恶和恐惧,就必须正确认识心灵的本性,让自己有智慧。
这也正是《灵*的本性》所强调的道理:有知识,才有力量驱散恐惧。
02灵*是有死的
“灵*不死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主流思想。要在当时那种环境中建立“灵*有死论”,没有强有力的论据,是没法立足的。
因而,卢克莱修在讲完身心灵一体的道理后,一口气写了28个论据来证明灵*是有死的。
就现代科学来看,卢克莱修所说的“心灵”可以看做是“大脑”,“灵*”可以看做是“神经系统”加上某些“心理状态”;有时,卢克莱修也会两者混用,我们可以用现代语言将其理解为“心理”。
这28个论据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灵*是和身体一起诞生、生长和衰亡的。
灵*是物质的,不能离开身体而在空气中单独存在。
当身体腐烂时,它跟着一起消解。当身体感到痛苦时,灵*也会一样有痛苦,比如人生病会不舒服,喝醉酒会头疼,患了癫痫症会发狂等等。
和其他器官一样,心灵不仅离不开肉体,而且是可以医疗的。正是因为身心灵的共同结合,人才能完整地活着。
肉体的逐步腐烂,恰恰解释了心灵和灵*的物质性存在,说明它们是身体的器官之一,是会一点点消亡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垂死的人还会感到灵*慢慢离开的原因。
其次,有些现象是灵*不朽论无法解释的。
如果灵*是不朽的,它应该有自己的感官才对,但感官是不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
而且,当身体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时,灵*也应被分割成一块一块,但是可分的东西怎么会是不朽的呢?就像战争中被砍掉的四肢,一条被砍成多段的蛇,不都是有死的吗?
如果有人反驳说,一个人将死的时候,灵*是收缩到了别的地方,但就算能够,它也还是消失了不是?
还有,灵*若永恒,我们就该记得过去的生命。如果它能转世轮回进入到动物的身体,那这些动物就会有杂乱的性格。即便是它只进入人体,一个老年人的灵*进到一个年轻人的身体,也会有变化,你还怎么能说它是不朽的呢?
最后,灵*没有不朽所需要的条件。
如果灵*是不朽的,那它就应当“最坚实如原子,最忍让如虚空,至大无外如宇宙”。
但事实上,灵*并非如此,不然它不会和肉体一样会得病,还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被折磨,或者被遗忘等等。
03怕死是愚蠢的
灵*既然是物质的,是随着我们的身体一起消亡的。那么死对于我们每个人,就是根本无法感知的,就像我们对生前也没有任何知觉一样。
就算是有人还是执迷于“灵*不死”,认为灵*是个单独的存在,灵*能单独感觉,那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经过岁月流逝,那些形成我们的原子被再次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命,那对我们每个个体又有什么影响呢?你难道会记得吗?
但为什么,人还是会怕死呢?
那是因为,一个相信灵*有死的人,常常不是真心相信。
他并没有将那个自我抛弃,反而认为还有某一部分会留在后面,亲眼见证他如何被火化,如何失去生前的快乐,如何为自己肉体的命运悲伤。
如果人们能真正认识到,生前和死后其实是一回事,死亡还有什么可怕?
那么,生者也不必为死者进入永远的安眠而感到忧伤。
在睡眠中,人们不会存在对生命的欲望,更不用说在死中。死后,人们也不会有任何饥渴的感觉。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花开花落,晨昏交替。
一个垂垂老矣的人,经过岁月衰耗而枯竭时,应当安静地让位给未来的时代。
我们死后的未来,正像我们出生之前的过去一样,对于每个人,都不算什么。
那些神话传说中的*魅魍魉,冥府地狱的无边苦海,都不过是人间悲苦的寓言。那些历史长河中逝去的王者,被人称颂的英雄,也都终将随着生命的死亡而离开。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地认识自然,弄懂生死的真相,明白他们的忧苦不过是对未知的恐惧,他们就不会整日忙碌不安,或者企图逃开。
怕死是愚蠢的。
苟活的过长寿命不会增添新的快乐,也不会减少死亡后那无限的时光。
04结语
《灵*的本性》就是通过这三个命题,为我们论述了一个人该怎么看待心灵的本质,如何理解灵*和生命,从而活得更理性、更有智慧。
生命,是一个醒着的梦。怕死,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身心灵是一体的,当你的肉体离去时,就自自然然地让它们走吧!
你要做的,恰恰是今生好好爱护它们每一个。
活好当下,活好今生,才是智慧的选择。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