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解
里仁篇第二则
《论语》是言说不尽的……面对这部指导人生实践的语录体经典,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它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我们00后的优秀学生们斗胆来分享自我思考与阐释的原因,我们生活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阐释、解读语录之前,我们会参考前贤的经典解说,但更多会结合我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去深入思考,故名“论语心解”。
——张珊老师寄语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翻译: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沈昕:
不仁德的人如果长期处于贫困当中,就会因其不仁德而产生以不正当的方式谋取生计的想法;而如果其长期处于安乐当中,便会对其安乐的状态感到不满足,并且因为不用操心生计之事而产生其他邪念。因此孔子认为,不仁德的人所处环境的理想状态就是穷困和安乐的交替存在的状态,只有如此,他才会没有产生邪念的诱因和产生邪念的条件。
第二句话说明,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仁德是要看其实行仁德的目的的。有的人以仁德为外衣,利用优秀的品质作为手段来达成自私的目标。这样的人是被动实行仁德的,他们可以说精于世故,是聪明的人,但并非真正品质高尚的人,因为其实行仁德的目的是不纯粹的,实行仁德的状态也只能维持很短暂的时间。有的人则以仁德立身,将仁德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实行仁德是为了换取自己心神的安定。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其实行仁德的目的是纯粹的,其实行仁德的状态也是长久持续的。
*:
第二句话让我想起来老师对开学典礼嘉宾说的话的解读:哪怕你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你想要取得成功,顺应国家*策的发展趋势也会更加容易。这就和聪明人利用仁是一个道理,他们都是用“仁义”、“无私”的外表来包裹自己的私欲。但是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是圣人,甚至也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成为圣人,无害于他人、社会便也无愧于心。
而且,在《论语》中,“仁”、“智”对称,往往表示人的两种认识能力。“仁”对应感性认知,“智”对应理性认知。“仁”、“智”对称时,“仁”统摄“仁”和“义”,“智”统摄“智”和“信”。智者利仁,是一时想到做到的为仁,虽为一时之权衡,但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无意识的仁,先知后仁。先有一时之仁,才能有三月不违之仁。很多时候,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智者也可以从为利行仁转化为发自内心地实行仁德。
划重点啦~
1、不仁德的人所处环境的理想状态应当是穷困和安乐的交替存在的。只有如此,他才会没有产生邪念的诱因和产生邪念的条件。
2、以仁德为外衣,利用优秀的品质作为手段来达成自私的目标的人是被动实行仁德的。因为其实行仁德的目的是不纯粹的,其实行仁德的状态也只能维持很短暂的时间。
3、智者虽然对仁进行利用,其为仁是一时想到做到的为仁,但这种行为也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无意识的仁,即先知后仁。
今天这两位同学的“心解”有没有带给你什么启发?
对本则论语内容的深入理解又引发了你对生活经验的何种联想?
人人生活乐不同,人人均可评《论语》,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在评论区书写自己的“心解”~
希望飞到光年外,
寻找安静读书的净土。
编辑
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