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论语心解诗三百
TUhjnbcbe - 2023/6/25 20:25:00

论语心解

《论语》是言说不尽的……面对这部指导人生实践的语录体经典,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它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我们00后的优秀学生们斗胆来分享自我思考与阐释的原因,我们生活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阐释、解读语录之前,我们会参考前贤的经典解说,但更多会结合我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去深入思考,故名“论语心解”。

——张珊老师寄语

为*篇第二则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郭弈茗:

关于此句一般有两种解读。

一说孔子认为《诗经》是思想纯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书籍的基本评论标准是看其是否思想纯正,合乎礼仪规范,符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从而达到劝善惩恶的社会效果。

另一说则将“思无邪”解读为内容真实质朴,指《诗经》通常用简单的叙述讲述作者的直观感受,其中的内容没有虚假捏造的成分,皆为自然的感情流露。而正是这些不需要过多解读、坦率直白的语言和情感,使得《诗经》如此清新隽永、真实动人。

吕晓非: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之间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诗经》是孔子十分推崇的著作,他认为《诗经》富于教育意义。由此可见,“思无邪”既是孔子对《诗经》整本书意境内涵的概括,也是孔子对于一本书、以及一个人应该养成的规范的标准。

首先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无邪,正也。思无邪,即是思正。何为思正?质美者也”。写作目的与内容真实质朴,能做到“修辞立其诚”、表现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那么这篇文章自然也是思想纯正,浑然天成;推而广之,做人若能做到坦诚率真,心怀坦荡,那么也便达到了儒家育人之标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孔子这句话中的“邪”到底指是什么,也衍生出了不一样的理解。按照儒家的思想理论来猜测,这里的“邪”即不符合“仁”和“礼”等儒家核心理念的行为,而后世朱熹等理学家又将其进一步严苛化。就当代中国而言,乡土社会逐渐分崩离析,如“礼”等道德规范显然不再广泛适用于中国社会。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无邪”的最低标准看作符合法律,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深一步,“无邪”还要求一个人能做到从心底认同道德与法律。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才能在由法律约束的同时,人人发自内心地认可、认同、愿意建设一个和谐的明天。

划重点——

1、“思无邪”的两种解读:“思无邪”既可以当作符合儒家道德观念,也可以当作内容真实可信、情感自然流露来理解。

2、“思无邪”的两种解读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当一篇文学作品内容真实质朴、表现真性情时,其大多情况下也是思想纯正、浑然天成的。

3、“思无邪”是孔子对于《诗经》内涵的肯定,表现了孔子眼中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个人修养都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

4、当代意义上的“思无邪”可以理解为遵守最基本的法律底线,更进一步,在法律约束下,我们应当内心追求对道德和法律的认可。

今天这两位同学的“心解”有没有带给你什么启发?

对本则论语内容的深入理解又引发了你对生活经验的何种联想?

人人生活乐不同,人人均可评《论语》,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在评论区书写自己的“心解”~

希望飞到n光年外,

寻找安静读书的净土。

编辑

沈昕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心解诗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