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中国五千年,圣人两个半。
这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也历经磨难。他左手持剑,力挽大明江山;右手抚卷,创立心学大家。
王阳明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凭借自己独创的心学,同样跻身圣人行列之中。毫不夸张的说,王阳明一生所创造的成就,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王阳明的一生真的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接下来把王阳明的“人生智慧”分享给你。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要获得好一点,想要更舒服一点,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要就能够实现的,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因此就停止努力,不管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对于未来的向往还是要有的。
老祖宗说:贵人有3种“贵相”,希望你也有
来源:全景视觉
有贵相的人,心存济物
心存济物,就是要有一颗良善之心,懂得关心“外物”。
这样的人,即便物质上不富有,精神上也是大富大贵者。
邓三瑞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他曾经负责我国第一台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
他60岁的时候,大力举荐学生徐玉如,接替自己的工作。
有人认为,邓三瑞的科研事业,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不应该过早地让贤。
但邓三瑞认为:“徐玉如比我年轻10岁,水下机器人科研工作干得也很好,为什么不把机会让给年富力强的人呢?我并不在意科研成果奖项上是否有我本人的名字,我只是希望后来人比我做得会更好。”
徐玉如晋升为院士后,不止一次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而邓三瑞不计名利、立人达人的高尚品格,一直被后辈和学生称赞。
心存济物,就是不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别人的得失。
邓三瑞有着坦荡无私、淡泊名利的胸怀和情怀,自己从不居功自傲,不但乐于把功劳分给大家,而且还能把职位让给年轻人,可谓把“心存济物”做到了极致。
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济物之心,就能乐人之乐,也能忧人之忧。
这样的人内心清澈,能容人容物。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交往中,一心想着自己,见到好处就千方百计争夺。
要知道,人往往都避害趋利,在利益面前,再好的关系,都会变质。
很喜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我们生而为人,多少都会有点“私心”,这无可厚非。
但是,人的生存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若是每天只打着“小算盘”,日子反而过得不会太好。
在心里放下“自我”,多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