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这样一个女子,
才华横溢却能与世无争,
遭受磨难始终淡然温和,
耄耋老年依然笔耕不辍。
早年她经历了战乱离苦,
晚年经历文革,饱尝精神折磨,
又在一年间先后失去至亲的女儿,
至爱的丈夫。
即便如此,
岁月的风尘仍难掩她的风华,
面对生活的风浪她始终温和平静。
她不仅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更是为众多学者树立了一个铁骨铮铮的典范,
她就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杨绛先生。
多年前,钱钟书给了她一个极高的评价: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即便现在她已经离去,
她仍给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留下一个温润的慰藉,
让人看到:
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江南不但出才子,更是有佳人。
杨氏家族世代居于无锡,是一个书香家庭。
杨绛出生于年7月,原名杨季康,
后以笔名杨绛行世。
她自称:乃寒素人家。
曾祖父,祖父无外乎书生,穷官,
父亲杨荫杭是一名法*学家,
一生光明磊落,铁骨铮铮。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
则是一位贤惠文静的知识女性,
她待人温和有礼,颇有大家风范。
在父母以身作则的教导下,
无论身处何境,
杨绛始终秉持一份知识分子的良知,
淡泊于名利,坚韧于操守,
这一点颇有乃父之风。
在父亲的经营下,杨家家底渐丰。
在一般人看来,
杨绛无疑过得是“大小姐”的生活,
有佣人使唤,
但她却从不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对谁都客客气气,
从这点又可看出她秉承了她母亲的性格。
年,杨绛随父母迁居上海,
就读于上海启明学校。
只是上海社会逐渐复杂,
杨荫杭遂决定举家迁往苏州,
他在苏州置办了一处房产,名叫“安徐堂”,
只是房子颇为老旧,院里随便掀起一块砖,
总是藏着一些小动物。
于是在修葺院子时,杨荫杭叫孩子们干活,
悬赏如下:
鼻涕虫一个铜板一个,
小蜘蛛一个铜板三个,
大蜘蛛三个铜板一个。
几个姐妹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杨绛却对这种“赚钱”方法并不感兴趣,
对于这些身外之物,她向来都看得很淡漠。
杨绛很明白:
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
她淡泊名利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定居苏州后,
杨绛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
这一年,她刚好16岁。
在很小的时候,
杨绛就喜欢上了文学,尤爱辞章小说。
而父亲对她的教育方式是别具一格的,
每当杨绛对什么书感兴趣,
父亲就把这本书放在她的桌上,
如果她很久不翻,这本书就会消失不见
——这是一种无声的谴责。
在父亲这样高明的教育下,
杨绛的文学知识逐渐积累,
为日后的写作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年夏,杨绛准备考大学,
本属意清华大学,
但清华在南方没有招生名额,
她只好就近考入苏州东吴大学。
一年后,学校让选择专业,
杨绛纠结一番,她喜欢文学,
可学校并没有文学系,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治系,
但她对*治并不感兴趣,
于是大多数时间便泡在图书馆里,
如饥似渴地饱读中外名著,
每每捧起一本书来,就舍不得放下。
在这里,
她阅读了大量原版*法书和文学书,
外语水平日益长进,
她还翻译了不少英文的*治学论文。
杨绛日后成为翻译家,
这段时期的阅读功不可没。
有一次,杨荫杭问她: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感觉怎么样?”
杨绛皱皱眉:
“不好过。”
“那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过了。”
杨荫杭笑了:“我也这样。”
杨绛曾说过一句话:
书读多了人的相貌自然会变。
所以很多年后,
即便经历了干校劳动,经历了生离死别,
她的音容依然温润柔和,
脸上没有怨念,没有悲戚,
只有对生活的希望。
大学三年级时,
杨绛考上了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
在清华读书期间,
杨绛深受两个老师的影响。
一个是著名戏剧家王文显,
他英文娴熟,西洋戏剧方面造诣颇深。
在教书的同时,他先后写过
《委曲求全》《皮货店》《北京*变》等剧本,
杨绛后来从事剧本创作,
与王文显的教育密不可分。
另一个则是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教授。
当时清华大学研究院鼓励研究生跨系选修课程,
杨绛热爱文学,便选修了中文系的写作课,
授课老师正是朱自清,
他发掘了杨绛身上的文学创作潜质。
年,杨绛写下处女作《收脚印》
她在《附记》中写道:
这是我在朱自清班上的第一篇课卷,
承先生赞许,送《大公报》刊登,
这也是我第一篇发表的写作。
在清华的时光无疑是美好的,
诗书相伴,岁月静谧。
而更美好的还会到来。
年春天,
经和杨绛同来清华借读的同学孙令衔介绍,
杨绛与钱钟书相识于清华古月堂外,
四目相对一刹那,彼此惊起心底波澜。
杨绛眼中,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
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
眉宇间蔚然而深秀。
而钱钟书则用一句诗形容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之后,钱钟书便给杨绛写信,
相约到工字厅相会。
这次只他二人,
见面钱钟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外界传我订婚,我并没有。”
杨绛则紧张地回答:
“我也没有男朋友。”
真的爱一个人,会想要给她写信。
自此后,
钱钟书和杨绛便开始鸿雁往来,
勤快到几乎一天一封。
不拖泥带水,未有丝毫波折,
“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旷世情缘就此展开。
在清华毕业后,钱钟书回到无锡老家,
当时他尚未将自己与杨绛的恋爱告诉父亲钱基博,
只是与杨绛频繁通信以示相思之苦。
不料有一天,
杨绛的来信恰好给钱基博看到了,
只见上面写着: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
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
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读到此处,钱老先生顿时捻须大笑,
杨绛的知书达礼,
懂事大方让钱老赞赏不已:“此真聪明人语!”
半晌又得意道:
“能体贴父母,顾及家庭,乃如意媳妇也。”
年3月,钱钟书参加了出国留学的考试,
以87.95的高分成绩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
为了能陪伴照顾钱钟书,
杨绛决定赶在出国前成婚。
同年夏天,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之后半个多世纪中钱杨夫妇相濡以沫,
不论前方惊涛骇浪,始终休戚与共,
书写了一段绵长深厚的旷世佳话。
离开故国,越过重洋,
两人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到了英国后,
钱钟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
杨绛则做一个旁听生,
课余时间在大学图书馆自习。
牛津大学拥有世上第一流的图书馆,
名叫博德利图书馆,
钱钟书则将其戏译为“饱蠹楼”。
这里藏书丰厚,
杨绛和钱钟书借来一大堆书,
列一个书单,一本接一本地阅读,
每读完一本必做详细的笔记,
时光慢慢流逝,两人的学识也突飞猛进,
彼此都逐渐成为更好的人,
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吧。
年,杨绛怀孕了。
钱钟书一面早早去产院订下病房,
并向女院长询问专家大夫,
院长问:要女的?
钱钟书只回答:要最好的。
安排好大夫后,
他又对着杨绛絮絮叨叨:
我不要儿子,
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上天随了他的心愿,
十个月后杨绛诞下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
钱钟书欢喜得手舞足蹈,
给她取名钱瑗,小名阿圆。
杨绛住院这段时期,
笨手笨脚的钱钟书一个人呆在家,
时不时“闯祸”。
第一回来产院探望,就苦着脸说:
我做坏事了,
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诧异: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钱先生放心了,高高兴兴地回去。
没过两天,又把台灯砸坏了。
杨绛又宽慰他:不要紧,我会修。
下一次又跑来,说把门轴弄坏了,
杨绛还是笑笑:不要紧,我能弄好。
事后,杨绛一一妙手解难,
她的“不要紧”一直陪伴了钱钟书大半生。
多年后,杨绛读到一句话,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
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将它念给钱钟书听,
钱钟书当即回到:我同他一样。
杨绛笑笑:我也一样。
年,战火席卷了整个中国,
而不久前,杨绛刚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她自是万分悲苦。
国难当头,家人流离,
钱钟书和杨绛马上中断学业,
于8月份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回国后,钱钟书应邀去西南联合大学教书,
杨绛则去往上海探望父亲。
这时原振华女校校长找来,
请杨绛担任上海分校校长,
她还怕杨绛“不听话”,已专门在教育局立案。
杨绛却之不恭,便当了校长。
年,钱钟书辗转来到上海,与妻女团聚。
重逢的喜悦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这时的上海沦陷为一座孤城。
他们与外界断了联系,
像是被困在大海中央的一座小岛,动弹不得,
这一困,就是八年。
年,上海振华分校被迫解散,
杨绛另谋生计,当起了家庭教师,
其余时间又在小学代课,
几头奔波,异常劳碌。
尽管被困孤城,尽管生活清苦,
可杨绛内心那团创作的火却熊熊燃烧起来。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陈麟瑞请钱钟书、杨绛夫妇上馆子吃烤羊肉,
李健吾也在座。
大家围着一大盆柴火,手拿二尺多长的筷子,
边拿饼夹羊肉,边谈天说地。
陈麟瑞说:我们这是蒙古人的吃法。
杨绛则马上想起了《云彩霞》里的蒙古王子,
《晚宴》里的蒙古王爷。
于是陈麟瑞、李健吾就怂恿杨绛:
“你何不也来一个剧本?”
杨绛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太远了,
谦称自己从来没有写过话剧,
只是偶尔看几场戏罢了。
可是他们的话却始终萦绕,
杨绛日思夜想也不免技痒,
于是利用上课的业余时间,
她加紧创作了《称心如意》,
先送给陈麟瑞看,采纳他的建议重新改写,
又送到李健吾手里。
没几天,李健吾就来电说:
《称心如意》立刻就排演。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排练,
年春,《称心如意》正式公演,
这是杨绛第一部话剧作品,
但她功底深厚,出手不凡,
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
《称心如意》一经开演就引来阵阵喝彩声。
《弄真成假》剧照
之后,杨绛一鼓作气接连创作了喜剧
《弄真成假》《游戏人间》,
悲剧《风絮》。
其中《弄真成假》反响尤为强烈,
剧中对话可谓妙语连珠。
比如人物冯光祖,
他身为教授,学究气浓厚,
他抱怨女佣把他的衬衫纽子弄丢了,
却这样对女佣说:
“唉,杨妈,我跟你说过
——你得先研究这扣子为什么爱掉;
知道了原因,才能防止结果
——千针万针没有用。
纽扣怎么会丢掉,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烙铁烫坏了线;
第二是你的线拉得太紧,
应该纽扣底下长一个脖子;
第三……”
女佣则说:
“从来没见过纽扣底下长脖子。”
柯灵盛赞:
《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中国的喜剧双璧。
李健吾亦评价甚高:
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是我坚持地说,
在现代中国文学里面,
《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
日本作家鹤见佑辅则说:
“泪和笑只隔了一张纸。”
是的,杨绛写的就是这种含泪的喜剧,
因为用泪水稀释过的生活,
故而笑的更加酣畅淋漓。
杨绛的话剧来源于她频繁接触到了周围小市民的生活,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
才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经历过,才会懂,
经历过,才最真。
钱钟书和杨绛,一样才华横溢的两个人,
杨绛却甘愿为了钱钟书做“灶下婢”,
辅佐夫君全力创作《围城》。
有一次,夫妻二人同看杨绛编写的话剧上演,
回家后钱钟书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
杨绛一听大为高兴,催他快写。
不过那时钱钟书正偷空写短篇小说,
他怕没有时间写长篇。
杨绛就说:不要紧,
你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家里的杂务我包了。
之后的日子里,钱钟书创作《围城》,
杨绛则劈柴生火烧饭洗衣,
她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
或熏得满眼是泪,
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
可她都心甘情愿。
她开心地写道:
每天晚上,钟书把写好的给我看,
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
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
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
我就急切地等着他......
《围城》年动笔,年完成。
钱钟书在这两年里忧世伤生,
而这部巨著的背后,
是一段琴瑟和谐的佳话。
年,
杨绛和钱钟书应邀到清华担任外文系教授。
夫妻二人除了上课之外,深居简出,
在自己的天地间悠然自乐。
这段时期,
杨绛开启了她人生除了创作话剧之外,
另一个与世瞩目的模式——翻译外文。
其实早在清华读书时,
杨绛就翻译过一篇*论:
《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
这算是老师叶公超交给她的任务,
这篇文章晦涩难懂,
杨绛读明白不容易,翻译出来更不容易。
但她七翻八翻,总算翻出来了。
交给叶公超,他看后说了两个字“很好”,
没过多久就在《新月》上刊登了。
这是对杨绛很大的肯定。
在清华执教初期,
杨绛着手翻译出版了
西方文学史上首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年,
杨绛、钱锺书被调整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
由教授变为研究员。
随后,杨绛开始翻译法国作家勒萨日的名著
《吉尔·布拉斯》,译文于年出版,
在文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杨绛致力于翻译事业,
其翻译实绩深受专家学者的推崇,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朱光潜便是其中一位。
在一次闲聊中,
他的学生问:“全中国翻译谁最好?”
朱光潜说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
散文(即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理论翻译。
学生又追问道:“那么散文翻译谁最好?”
朱光潜想了想回答:“杨绛最好。”
时间的指针缓缓指向年,
杨绛和钱钟书安逸的书斋生活
被迎面而来的风浪打破,
但不管前路如何风吹浪打,
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
身直心正,心无旁顾,
风浪其奈我何?
年,钱氏夫妇双双受到严厉批判,
成为众矢之的。
杨绛被发放下乡接受“社会主义教育”,
两个月后,她又回到北京研究所上班。
即便遭受批判,杨绛依旧没有停笔,
她不仅写了研究性文章
《论萨克雷〈名利场〉》
(原题《萨克雷〈名利场〉序》)
更是开始着手翻译《堂吉诃德》,
为了译好这本书,
杨绛毅然开始自学西班牙文,
年,她已经完成工作的四分之三,
但这时,更为严厉的批斗扑面而来。
这一年,
杨绛在“如火如荼”的运动中被“揪出来了”,
3天之后,钱钟书也被“揪出来了”,
有一天钱钟书回家,
头发被人剃成纵横两道,
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的“怪头”。
杨绛赶紧为他理发,把“怪头”改为“和尚头”。
不久,杨绛也“躬逢其盛”:
一天早上她翻译的“黑稿子”《堂吉诃德》被没收,
晚上就挨了斗,剃下半边头发,成了“阴阳头”。
钱钟书急得团团转:“怎么办?”
杨绛安慰他说:“兵来将挡,火来水挡,总有办法的。”
她果然想出了办法:
把女儿钱瑗前几年剪下的大辫子找出来,
做了一顶假发,这才方便出门。
之后有一天,有几人联名贴出大字报,
声讨钱钟书轻蔑领导的著作。
杨绛去看了之后不禁大怒:
不能这样毫无理由栽赃人!
于是这张大字报下,杨绛贴了一张小字报,
要求实事求是地调查。
“弱女子”杨绛,却胆大包天地做了这样的事,
她再次被揪出来批斗,
“革命群众”审问她:
“给钱钟书通风报信的是谁?”
杨绛说:“是我。”
群众又问:“打着手电贴小字报的是谁?”
杨绛说:
“也是我——为的是提供线索,让同志们据实调查。”
接下来,她马上被揪到本单位大会议室,
与其他“牛*蛇神”一起示众。
他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
唯有杨绛满面怒容,高昂着头,
人们斥责她,杨绛跺着脚大喊:
“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
外表柔弱的杨绛,这一刻无比刚强,
她刚直不阿地模样感染了周围人的灵*。
无论旁人如何逼问,
杨绛都一口担保钱钟书绝无此事,
后来红卫兵查无实据,
这才没有对钱钟书造成更大的迫害。
日子不好过,不单单是一顿鞭打,谩骂,
更多的是令人尊严扫地,甚至不被称为“人”。
有一户人家的大娘,
下令杨绛爬进铁丝网拦着的小臭旮旯,
用手去抓那些扫帚够不到的臭蛋壳和烂果皮,
杨绛身后还有人拿条鞭子,
像赶动物一样抽打她,
尽管这样,杨绛依旧坚持下来了。
就算后来让她去打扫厕所,
她都硬是把两个肮脏的瓷坑、
一个垢污重重的洗手瓷盆,
厕所的门窗墙壁都擦洗得雪白蹭亮,焕然一新,
甚至水箱的拉链上都没一点灰尘。
回顾这段不堪时光,杨绛道:
任她打我欺我,都不足以辱我,
这心岿然不动,其奈我何?
年杨绛被下放“五七干校”,
除了无休止的“学习”“检讨”之外,
还要挖防空洞,做砖头,
还要照看菜园,
那时,杨绛已是58岁的老人。
可她还是利用这个机会看书和写东西,
写她每天的见闻和内心感受。
这段时期,杨绛的遭遇无疑是沉痛的,
她和钱钟书的同窗好友吴晗、袁震含冤自杀,
年,
杨绛的妹妹杨必经受多次威迫,
后因急性心脏衰竭在“睡梦中”去世。
更为悲痛的是,女婿王德一的含冤自尽。
他最后一次离开杨绛的时候说:
“妈妈,我不能对群众态度不好,
也不能顶撞宣传队;
可是我决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
我也不会撒谎。”
谁想,这些话竟成了诀别。
多年之后,
杨绛回忆这段困苦时光,
写下了一本《干校六记》。
令人讶然的是,
经历了那么多悲苦疼痛,
杨绛笔下的文字却平淡至极,
在文章中写女婿自杀,
那样巨大的悲恸,
她却不动声色地叙述,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她写得那样克制、那样平静,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杨绛过的并不轻松,
她所承受的痛不比别人少,
但苦难在她笔下像是一个笑话,
在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到丝毫的怨愤,
而是满满的温情,
这是属于她的顽强,
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下,
已过花甲之年的杨绛和钱钟书终于离开干校,
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北京。
在这之后,杨绛的才学著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问世,
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的一个空白。
这本书受到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评价,
后来杨绛前往西班牙访问,
西班牙国王颁给她
“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杨绛的散文作品也相继问世,
《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
《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等,
《干校六记》写于年,
反映了杨绛夫妇在干校的生活经历,
整体叙述相对和平宁静,
正是体现了杨绛的美学追求——含蓄超脱。
年,
它与钱钟书的的《围城》被一起
遴选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杨绛的小说创作同样成绩斐然,
短篇小说集《倒影集》,
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洗澡》,
在文学界均引起了强烈反响。
除了文学创作和翻译之外,
杨绛这一时期还撰写了不少文学评论的文章:
论文集《春泥集》和《关于小说》。
年4月,
90高龄的杨绛最新译作《斐多》出版,
著名出版人赵武平说道:
很早前就听说,
杨先生在翻译一部难度很大的古典著作,
后来得知所译乃是柏拉图的《斐多》。
我当时闻之备感怅然,
因为这本书读来令人悲喜交集,
而杨先生译此书前才刚刚送走两位最亲近的家人,
我们不得不钦佩这位耄耋老人的镇定自若。
年,钱钟书缠绵病榻,
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
那时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
可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
杨绛就亲自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
将鸡胸肉剔得一根筋没有,
鱼肉捡得一根小刺都不能留。
杨绛含泪说道:
“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
争求‘夫在先,妻在后’,
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更为不幸的是,
不久后,女儿钱瑗因异常操劳也生病住院,
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
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年,爱女去世,杨绛强忍悲伤,
继续照顾钱钟书。
一年后,钱钟书也撒手人寰,
临走时他一眼未合好,
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钱钟书用尽力气按住她的手:“好好活!”
短短两年,杨绛失去了两位至亲的人,
可她却不能倒下,她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她最后的责任。
送走女儿,送走丈夫,
杨绛独自留在那曾经欢笑的小屋中,
一如既往闭门谢客,潜心读书。
那时她已经九十多岁,
将钱钟书留下的零散手稿精心拼贴出版,
使世人了解到一个文化巨匠丰富的精神成果。
此外,她还做了一个决定,
将她和钱钟书这些年的全部稿酬
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
以鼓励更多青少年继承中华文化。
年,
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我们仨》出版问世,
这本书写尽了杨绛
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
在这部书里,她向彼岸的亲人倾诉着思念:
……一家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如此深情、又如此寂寥。
年,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
岁那年,《杨绛全集》出版,
共万字,
这位耄耋老人,从未停下手中之笔。
钱钟书先生的一片喝彩声中,
唯独听到夏公(衍)发出的
“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的声音,
不啻是对杨绛先生的莫大肯定。
舒展曾说,钱钟书离世后,
他的老伴去看望杨绛,
一进门还没说话,只见杨绛孤身一人,
老伴就抑制不住抽泣,
后来干脆放声大哭起来。
杨绛拉着她的手说道:
“你比钱瑗小四岁吧?
傻孩子,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
你不懂呀,
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锺书前面,
你想想,钱瑗、锺书受得了吗?
所以,这并不是坏事,你往深处想想,
让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舒展的老伴回来向他传述以后,
他说:
“瞧你这点出息,让你去安慰老太太,
反倒成了被安抚者。”
一次铁凝拜访杨绛,
她发现天花板上有几个手印,就问了一句。
杨绛先生的回答让她着实吓了一跳:
哦,那那是我换灯管时按下的,
要知道,她已经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
细细说来,
才知道杨绛是做了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她挪来一张桌子,高度不够,
又叠加一把椅子,然后爬上去换灯管,
无处可扶,只有用手撑住天花板以求平衡。
登那么高,还要一只手把坏灯管用力抽下来,
其惊险和难度不亚于杂技里的高空椅子顶。
其实,她大可以求助旁人,
但杨绛这样,无非是内心刚强不服老,
一些事要自己动手做。
对此,钱钟书的侄女钱静汝感慨地说:
“一个人活到一百岁,女儿走了,
丈夫也先走了,
她一个人能这么挺下来,不容易的。”
年5月25日凌晨,医院病逝,
享年岁。
先生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
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回顾杨绛先生这一生,
风里雨里,一一走过,
却能哀而不怨,心静如水;
终其一生笔耕不辍,风骨伟岸。
叶廷芳曾说:
一句话总结,就是世纪的奇女子
——比她岁数大的也还有,
但像她这么好的,真是见不到!
胡河清则如此评价:
“钱钟书、杨绛伉俪,
可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
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
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
大智若愚,不显锋刃。”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
也不用倾轧排挤,
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
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正是如此,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她是这样一个不争的人,
却达到了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高度;
她是一个柔弱的女人,
更是一个刚强的英雄。
她写了那么多本著作,
写的最好的一本,其实就是她的人生。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杨绛先生早年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
细细读来,仿若先生这一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