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老了才明白,一个人晚年的不幸,其实从40
TUhjnbcbe - 2023/5/25 21:11:0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生一世,会经历许多事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当中,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迥异的状态一方面会影响个体当时的生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对人生的看法等。

宋代诗人蒋捷在其著作《虞美人·听雨》就十分贴切地反映出了这种情况: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中表现了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时的遭际和对人生的看法,极富哲理。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往往只有到离开世界之前,才算是画上句号,所谓“盖棺定论”。老了才明白,一个人晚年的不幸,其实从40岁就已经有征兆了。

“中年而立”:人生的定性阶段

俗话说“三十而立”,指的是中国人在差不多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取得一些成就,有稳定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会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现在的年轻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一旦三十岁左右时还没有起色,就会遭到长辈的“催促”,尤其是婚姻。

然而,我们忽视了社会的发展。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是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字力量,也自然是基于农业社会和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所得出的结论。其实直到上世纪末,这样的标准都适用于大多数人。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和变迁,现如今的人们,如果想要在三十岁左右时,取得不错的事业和稳定的家庭生活,还是有些难度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并不优越的人而言。

首先,在事业上,较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了我国各行业竞争压力的激烈。

与之前不同的是,教育水平以及各行业的技术提升,使得如今从事任何职业的“门槛”都特别高,想要在众多人才当中脱颖而出,要不就靠别人没有的社会资源,要不就只能靠自己的出众条件。

所谓“条件”,大多数时候指的是学历。众所周知,想要取得高学历,必须要付出时间的代价,即便是时间比较短的直博和硕博连读,在离开校园就业时也已经超过了25岁,相比于许多长辈的期待,已经不算年轻了;而要在五年之内达到事业和家庭上的圆满,也是要花一些功夫的。

上文提到的属于是普通人当中的“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本科毕业往往没有太好的就业选择;硕士毕业之后年纪又太大,并且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博士毕业之后许多人更是已经超过了三十岁……

所以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可能人生从三十岁之后,才开始起步,经过十年左右的奋斗,在四十岁时达到巅峰。

即便不是巅峰,在此时人生的基本方向也已经确定,如果四十岁的时候还在寻找职业和人生的方向,那么毫无疑问此人是迷茫的。

所以从宏观角度来看,四十岁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人的下半生。

不懈的努力:人生为何?

之前在某论坛上,ID名称为“35岁就退休”的网友经常向网友展示自己的生活,传输一种“不愿奋斗”的观点。

这其实反映出了一部分人的心态:社会复杂,巨大的社会差异是难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抹平的,与其为了虚无缥缈的目标努力,还不如索性“躺平”。

这就涉及到了不同个体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差异的问题:有的人即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始终在努力;有的人则宁愿每天混一混,从事最简单的工作,也不愿寻找机会拼一把。二者没有对错之分,都只是一种选择。

但是在结果上,也许前者的人生会因为他的努力,而为他的下一代提供一些更好的基础,使得下一代能够帮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后者则可能在日复一日的消极和蹉跎当中平庸度日,猛然发现时,已经人到中年,无法再做出什么太大的改变了。

很多人说,“年轻”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暂时不计成本、不怕失败。其实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顾及的事情越来越多:另一半、下一代、养父母……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很难。

所以,尽量在40岁时,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固定的轨迹。你晚年遭遇的各种不幸,都来自于过去的决策,如果你正面临人生困境,请联系我,我和你聊聊。

-TheEnd-作者

汤米达编辑

梅菜扣肉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PiagetBiographie.(,January29).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了才明白,一个人晚年的不幸,其实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