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老师
曾经有艺术机构就“你最喜爱的历史人物”做过调研,结果,宋代苏东坡不仅排在了第一,而且比起排在他后面的历史人物——包括李白等要高出很多票数,这当然不限于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更重要的是,其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我看来,恩师唐翼明虽然没有走过仕途,但在人生的价值追求上却与苏东坡极为相似。而他那百折不回的斗志,始终珍惜时间鼓勇前行的行为方式也深深影响了我。
1
年,我在武汉八中上学,当时,虽然全国各地已经从“停课闹革命”的状态下渐趋正常,但“读书无用论”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却甚嚣尘上。由于动荡的岁月远未彻底终结,新的时代又尚未开始,故我和几个爱好学习的同学都处于十分迷茫的状态——我们心里燃烧着理想的火焰,却不知理想究竟在何方;我们对知识无比渴望,却面临着没有书看,没有人指引的窘况。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经由同学何大江的友好引荐,我们一群居住在老汉口火车站附近的同学——有王小宝、赵*、顾建国等——不仅如同串连起来的马蹄相继认识了时任武汉三阳路中学语文教师的唐翼明先生,而且隔上一段时间,总会聚集在先生那只有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大家或挤坐在床沿旁,或端坐在小椅上,凝神静气地围绕着先生,而他则从文学到艺术,从历史到做人,引经据典、海阔天空、娓娓道来,令我们终身受益,享用不尽。那种亲密融洽、真诚坦率的氛围,那些精彩绝伦的谈论,曾经无数次地引发了一群少年关于历史、文学、艺术与人生的最初思考,只可惜没有记录下当时的清谈和问答,更没有拍下照片,对此,我们常引以为憾!有鉴于何大江认识先生的过程颇有时代特点,故特别提一提,那是在年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之后,何大江之父与先生因*审有点“问题”,便被派到了武汉东西湖农场去挖水库——其实也就是“劳动改造”。二人相交甚好,加上前者通过一期大批判专栏看到后者所写的一首古体诗深为佩服,遂请求先生日后能教授何大江学习古典文学,⑴结果我们也成为受益者,这倒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鲁虹与唐翼明老师合影,年02月
改革开放之后,汉口华清街新直二巷16号楼下那曾经的小屋,在波涛汹涌的城市建设中被拆毁了。尽管该建筑已不可寻,但记忆里的那些片段却永远存在,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我和那时聚集在小屋的朋友们,毕生都将之引以为最珍贵的回忆,因为那间难忘的小屋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和精神港湾。它长久地裹着希望的微光,激荡起人生的温暖!我想,正是这希望与温暖一直感染着我们,使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里一直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
衷心感谢那间难忘的小屋,衷心感谢先生,让我们在十分动荡的岁月里没有迷失,并播种下了我们对于人生最初的信念。如今,我们中有人做了教授、有人做了律师、有人做了企业家……我们都视他为永远的良师益友!
2
要说人生之坎坷与学习条件之艰难,在我的生活圈内,可以说无一人可与先生相比。
先生年生于湖南省衡阳市,父亲唐振楚是蒋介石机要秘书,母亲王德蕙为国民*湖南省*部委员。年,国民*撤往台湾时,父母将他和妹妹、弟弟留在了老家。同年,弟弟唐浩明被改名换姓送至其他人家抚养,只有七岁多的他与妹妹则寄养在了衡阳乡下的伯父家。两年后,妹妹因疾病夭折,而幼小的他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与磨难后,于年夏天毕业于衡阳县新民中学,也是在这一年,他在将户口迁至已在武汉工作的表姐家,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武昌实验中学读高中。
接下来,等待先生的更是难以胜数的不幸与挫折,实非常人所能承受。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看来是深有道理的!
年5月15日,唐翼明老师博士毕业典礼后摄于哥大行*大楼前
年,先生参加高考,虽然取得了湖北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但由于是“外逃反革命分子”的“狗崽子”,故没有任何学校录取他,好在武昌实验中学领导破格将他留校教授初中俄文。此后,他曾再次参加过高考仍无下文。即使如此,心存高远、目标远大的先生,就如海绵吸水般的一边研读古文书籍,一边苦练毛笔字,渐渐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写古文、作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书画也大致有了基本理解。而除了坚持努力学习之外,他将每个月工资的40元分成三份:一份用于日用,一份用于买书,一份存下来旅游。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9月,先生以第一名的特好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次年秋天,其弟唐浩明亦接到了华中师院的录取通知书。⑵当兄弟二人在火车站见面相拥时,先生连声说,天恩祖德,天恩祖德呀!直到今天,每每谈及此情此景,他们都特别激动,不能自己……
年夏,北京,唐翼明老师与弟弟浩明
先生于年3月毕业,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处在同样状况的学者大多会选择安心做学问,如先生的同窗易中天等人即是,但出于要做第一流人才的雄心壮志,先生偏偏选择了申请赴美读书,而他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闯过多少关口,才把相关手续办妥。为此,武大特提前半年为他召开论文答辩会,其论文《从建安到太康——魏晋文学的演变》,经过严格审查与论辩以全票高分通过。次年,先生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如按中国人的算法,他已年届40,本应为他青年时代的经历,却让时代和命运推迟到了中年。当然,十年寒窗绝非易事:从进英语先修班,至年拿到硕士学位,再至年完成博士论文(正式获颁博士证书是次年5月),其中还包括照顾家庭等诸多杂事,先生硬是凭着他的超凡才智与巨大毅力,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年9月,先生为去台北陪侍父母,选择了在台湾文化大学、*治大学任教授,直到年1月退休。当时他面临着三个选择:第一是去美国(他妻儿在美国),第二是留台湾(他在那里有众多同事与学生),第三是回大陆。经多方权衡,先生毅然于年回到了曾经生活过二十多年的武汉。而为了先生能安居乐业,朋友赵*等人做了大量工作,劳苦且功高。也是先生从回汉定居开始,但凡遇到节假日,我们一群往年的学生又像过去一样,总会与先生相聚在一起,当然,还会带上各自的夫人——在年前,我是偶尔从深圳回汉时参加,此后就常常参加了。在这样的场合中,我们继续得到了先生的多方面指导与教诲,诚如先生所谓:“清茶一盏,浊酒一杯,古今中外,天南海北,长波巨鲸,忠奸善恶,尽付笑谈之中,真是人生大乐事!”
年5月,纽约,唐翼明老师与夏志清先生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先生于退休后也没有真正休息,而是鼓足余勇,发挥余热,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一方面,他担任了多个公职,以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他发愤著述,每年皆有新作问世。就前者而言:年9月至年8月,他受聘为江汉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年3月至年8月,他又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并任国学院院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同时还任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就后者而言:在回武汉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出版了《论语新诠》《论语诠解》《颜氏家训解读》《颜氏家训全本新绎》《魏晋风流》《文学与玄学》《宁作我》《时代与命运》《江海平生》《江海清谈》《大时代的小故事》《唐翼明自书诗》《中国书法之美》(五册)等十几种著作,迎来了他作品出版的井喷期。此外,以知名学者的身份,他还在各大媒体及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厦门、长沙、衡阳等地的文化单位以及各高校进行讲学。其声名远播,影响巨大,正如曹孟德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实在可敬可佩!而其所作所为也成了我退休后尽力效仿的楷模。
唐翼明老师书法作品哥伦比亚大学年2月杂志
唐翼明老师书法作品哥伦比亚大学年2月杂志封面
3
记得是年,我从深圳回汉过年时,和朋友们一起相聚于先生在汉口长江边上的新家,因为面对长江,先生便将其命名为“阅江楼”。席间,当大家欣赏先生的书法作品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要为先生在武汉办一个书法展的想法,后经与武汉美术馆方面联系,展览定在来年春季,展名则由先生亲自定为“归来”,其意乃在于回归与回馈这块生他、育他、养他、培他的文化家园。因我常住深圳,出于操作方便的考虑,武汉馆方面建议由本馆人员刘宇做策展人,我出任本展的学术主持,主要是负责画册的编辑与论坛的主办。而为了撰写展览前言,我特对先生做了一次采访,于是对先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唐翼明老师书法作品
据先生介绍,受家庭影响,他于五岁前就开始写毛笔字。先生的书法主要是自学,而真正认真练书法,则是从他留在湖北省实验学校当俄语教师开始,当时并没有老师,好在有一个姓何的图书馆管理员,有时候会练练书法。从他那里,先生借来了几本字帖,也慢慢从他嘴里听到了张钟二王、颜柳欧赵、苏*米蔡这些大师的名字。在文革中,先生结交了一些书画师友,如曹立庵、周华琴、唐大康、李寿昆等,对书法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当然,先生从来就没有以做书法家为人生目标,他不过是把其当成了一个业余爱好,先生一直认为,古代并无所谓书法家之说,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要么是大*治家,要么是大学问家,并非为职业化的写字人,而他们所留下的真迹,如《兰亭序》《祭侄文》《寒食帖》等,其实都是表达他们真情实感与学识修养的结果。令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他此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明治学院大学、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中华技术大学先后办过多次书法个展,并获得了“学者书法”的好评。而且,借在台湾教书时开书法课的机会,他把中国书法史与中国书法鉴赏理论扎扎实实的研究了一番,十年书法课教下来,先生遂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专家。是故,我在本展前言中这样写道:
“对于唐翼明先生,人们是很难从一个方面来对他进行身份定位的,因为他是集学者、书法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人……与许多优秀的传统学者一样,唐翼明先生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每每做学问之余,他都会以书法创作来修身养性,调节生活节奏。这使他常常不仅能以深厚的学识涵养书法,也使他常常能以书法之道治理学问。二者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如果说,他的诗文具有强烈的音乐感、穿透力,并朗朗上口,其原因盖在于此。”
我还指出:
“唐翼明先生的书法主要是师从王羲之、米芾等古代大家。他的过人之处是:不盲从,不亦步亦趋,而是于融会贯通中,在结体成字、谋篇布局、笔墨处理与意境表达上均自成一体,并且极有书卷气。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古人诗文、古典精华,但更多的是他本人的诗作(包括古体诗与现代诗)。这一点相信观者结合具体的作品欣赏,会有更深切的体会。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曾经说过,一个书法家的学识修养最终能决定他的书法水平与历史地位的高低。唐翼明先生的书法之路足以表明:只是在书法本身下功夫,却不注重综合修养的提高,肯定是难成大气候的。”
唐翼明老师书法作品展武汉美术馆
年3月6日下午,“归来——唐翼明书法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隆重开幕。现场高朋云集,盛况空前。湖北电视台副台长江霞女士主持了开幕式,在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先生致辞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师东先生、著名小说家唐浩明先生以及先生本人相继致辞。紧接着,由我与时任武汉作协副主席的董宏猷先生共同主持了“唐翼明书法作品展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到场嘉宾结合现场作品对先生的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因受先生影响,我开始研习书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调节生活节奏,并希望能以书法之道治理学问。但由于生长在不断革命的年代,没有一点点基础,便请问先生学习之法,先生提示我,可直接从行书入手,大可不必如小学生一样从楷书始,如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碑帖万勿死临,必须在充分领悟的前提下,多发挥本性的东西,按此法我也确有些许进步,另外,为向先生学习,在临帖读帖的同时,我比较注重书写本人对各类事物的独特感受,前一阵子先生看后,还鼓励我说,已略有自己的特点,这无疑更加增添了我的信心!当然,我也知道,在学习书法的崎岖道路上,我仅仅是开始,还必须继续努力才是!
唐翼明老师书法作品
4
在先生笔耕不辍之精神的激励下,从年到年,我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国当代美术图鉴:-》(六集)⑶《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⑷与《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⑸正是在此基础上,我着手撰写了《越界:中国先锋艺术—》一书。⑹应该说,前三次出版的内容均按时间顺序排列,重在为相关人士与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图像与文献资料,后一本书则以文图对照的简洁方式撰写了普及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后根据上海书画社编辑徐可女士的提议,从年起,我又开始了撰写专业版《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工作。因为前面有铺垫,进展甚为顺利,完稿后,我冒昧向先生发去了信息,希望他能为本书撰写一篇《前言》,令我深为感动的是,先生经认真阅读与写作,不久便发来了长文。在文章中,先生于开头回味了当年他与我们聚集在那间简陋小房中的情景,继而指出“鲁虹在本书中评述的至年这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未尝不是酝酿于七十年代中国各地无数的不满现状而又不甘沉沦的朋友圈,以及无数陋室中的清谈。甚至夸大一点说,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思潮,与我们今天取得的种种进步,也未尝不是酝酿于同样的朋友圈,同样的清谈。我们还可不可以这样说:所有这些朋友们其实是以种种‘行为艺术’在演绎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这人类历史上极其壮阔的画卷呢?”
唐翼明老师年在台北观鹰楼书房
接下来他笔锋一转写道:
“鲁虹此书准确而又简洁地向人们叙述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为了将此历程生动而鲜明地呈现出来,也让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入更多人包括艺术圈外人的视野,鲁虹改变了传统艺术史的写作方法,大胆创新,代之以‘文图结合’、‘文图并进’的方式,针对不同时段,向读者提供了大量插图,而且又针对每一幅插图作了说明。由于文图相配,读起来更直观、更丰富、更有具体的视觉感受,因而使人耳目一新。此外,为了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增加学术深度,作者采用了以问题的链条来串联、组织具体材料,在每一章节里安排了简短的概述与‘相关链接’的栏目,这就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了全面而历史的理解。近五百幅插图之外,还配有‘作者简历’与‘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表等栏目,便于读者检阅与索引。总之,鲁虹此书可说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炉,既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阅读,也适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是一本很有创意、很成功的艺术史著作。我为鲁虹感到骄傲。”⑺非常感谢先生的提携之笔,从而为本书大为增色,我当继续努力,以无愧于先生!在这里,特补充二则相关信息:一是此书于年6月在美国发行,由美国斯帕格出版公司出版(SCPGPublishingCorporation),并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与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先生的《前言》自然在其中;二是由我近年所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已经校对完毕,明年1月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我盼望以此作为礼物献给先生!
唐翼明老师于年11月在武汉美术馆看展
年底,我在“艺术长沙”的分场——长沙市博物馆分别策划了“画栋·王迈的空间绘画”与“傅瑶·出逃记”两个个展,按组委会安排,原计划是在年春节过后,配合这二个展览,拟举办一个学术讲座,我当即邀请先生与其弟唐浩明以对话的方式做讲座,先生一方面很快答应了我,另一方面亦做好了其弟的工作,只可惜由于疫情的不期而至取消了。但愿以后有机会能加以弥补!
在本文即将结束之际,一个画面不禁浮现于眼前,那是在武汉美术馆“半路出家——鲁虹艺术档案展-”的现场,⑻先生正坐着轮椅在认真观看展览,而每每想到这里,都让人特别动容!故我想说:感谢先生!生命中能够遇到您真好!
年9月16日于武汉东湖(鲁虹)
注释
⑴何大江于年考入武大读研究生。学习方向是三至九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年毕业留系任教。年赴美,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读学位期间当过助教,讲师。教过中文,古代汉语和中国书法。
⑵其弟唐浩明著有长篇小说《杨度》、《张之洞》、《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以及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等(《曾国藩》于年被香港《亚洲周刊》列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年,此书还获得了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⑶鲁虹主编,《中国当代美术图鉴:-》(六集),年9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⑷鲁虹主编,《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年10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⑸鲁虹主编,《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年12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⑹鲁虹著,《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年1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⑺唐翼明《前言》,载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海书画出版社于年11月出版,全书约五十二万字,五百多幅配图。
⑻“半路出家——鲁虹艺术档案展-”于年10月12日至11月24日在武汉美术馆4、5、6、7号展厅举办。
艺术家简介
唐翼明,两岸知名学者、作家、书法家。湖南衡阳人。
年以第一名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师从国学大家胡国瑞先生,年3月提前半年毕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随即赴美留学,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师从国际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先后获得硕士(M.A.,)、哲学士(M.Phil.,)、博士(Ph.D.,)学位。年9月赴台侍亲,先后任教于文化大学、淡江大学、*治大学,是赴台湾开讲大陆当代文学的第一人。年从台湾*治大学退休,定居武汉。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学院院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鲁虹,年1月生,祖籍江西。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术作品参展:
中国画《在知识的海洋里》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中国画《我们这栋楼》年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知音》年参加了“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中国画《凉山印象》年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巍巍武当》年参加了“爱我中华、兴我中华全国科普美展”
个人出版的学术专著:
《现代水墨二十年:~》年
《中国当代水墨:~》年
《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与孙振华合作)年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年
《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大学教材,共印八次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大学教材,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英文版,由美国斯帕格出版公司出版(SCPGPublishingCorporation),
《文革与后文革美术~》年
《半路出家》——鲁虹艺术理论文集年
有约五百多万字的文章发表于各丛书及专业刊物上。
曾参与《美术思潮》、《美术文献》、《画廊》等美术刊物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