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对谈超越妥协社会,重拾生命感受
TUhjnbcbe - 2023/5/6 21:30:00
                            

年1月9日,中信出版集团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吴冠*、华东师范大学*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姜宇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围绕韩炳哲及其《妥协社会》一书来聊聊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肉体和精神上的疼痛,以及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里,我们会如何理解快乐与痛苦,或者幸福与创伤。

《妥协社会》,[德]韩炳哲著,吴琼译,中信出版集团,年1月版,页,56.00元

蓝江:今天我们要分享的韩炳哲这本书,叫《妥协社会》。最近有一个现象级的动画片引起了广泛共鸣,就是《小妖怪的夏天》。那个小猪妖的形象深入人心。不是因为这个片子讲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而是因为大家都有痛苦,韩炳哲称之为镇痛剂(Palliative)。那是一个画面很温馨、色彩很明朗的动画片,但是大家看成了一个很痛苦的片子,因为小猪妖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是,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个世界?动画片的结尾,孙大圣给这个小猪妖三根救命毫毛,但是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三根毫毛,也没有心目中的孙大圣,我们的痛苦就一直存在着。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令我们痛苦的社会。书名中的Palliative,实际上是镇痛剂、止痛药。我们很痛苦,但我们不是去解决痛苦的来源,而是用镇痛药来消除我们痛苦的表象。大家读过赫胥黎那本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其中有一种药叫soma,就是一种镇痛剂,让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痛苦都忘掉。这本书是韩炳哲在疫情之后写的,他写出了很多很多反思。我们先请姜宇辉老师分享一下他认识的韩炳哲,以及他对这个痛苦的感受。

姜宇辉:我主要谈两个可能比较轻松的话题。第一是我认识的韩炳哲,或者说,在我的理解之中,他为什么会在中国这么火。第二是韩炳哲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痛苦,还包括另一个更重要的、和痛苦相关的哲学概念:否定性(Negativity)。这两个概念跟我的哲学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大家可能知道,我这两年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痛苦这个概念展开的。可能在中国学术界里,从哲学、电子游戏、电影、文化的角度,我是谈论痛苦这个问题最多、最全面的(即使不是最深刻的)。我所有的文章都把苦痛(suffering)这个概念当成核心要点来展开。所以我和韩炳哲之间有一种心灵的默契。但我在集中转向痛苦之前,其实根本不知道韩炳哲是谁。我主要是从列维纳斯、阿甘本、德里达这些和否定性比较有关系的哲学家入手,慢慢地转向痛苦的问题,然后通过痛苦来超越我所谓的德勒兹主义,包括生命主义(vitalism),平滑、透明、生成、流变。德勒兹是我之前的哲学男神,韩炳哲是我用来超越他的一个重要契机或动力。我写完这些东西之后发现,在遥远的西方,德国,一个韩国人写了一系列东西,和我的思想、我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非常非常强烈的契合,这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非常美妙,非常奇迹。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对这个现实的体验,和我是如此相似。我之前没有读韩炳哲,但是我写出来之后发现,他的书里面有我直接想表达,想写出来的一些意思,包括有些句子。他有一句名言说,在我们今天这个透明的世界里,最缺的就是否定性,最缺的就是痛苦的体验,这恰恰就是我之前很多论文都想去表达的一个中心、核心思想。

所以我跟韩炳哲确实是非常有缘,而且是有不一般的缘分。由此就涉及我要谈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韩炳哲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悖论的现象。大家可能会把韩炳哲简单地理解为网哲或民哲,甚至公哲、公知哲学。但当你真的打开韩炳哲的著作,一字一句去读他的一本本书,你会发现他和我们社会上流行的很多网哲或民哲有很大区别。他的书是有注解、有脉络的,他搬出的随便哪一个主题或问题,背后都有非常详细的思想史线索。比如《爱欲之死》中的“爱欲”概念,他梳理了它在欧陆哲学里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以韩炳哲和一般的民哲、网哲不太一样,他背后有非常扎实的哲学背景和功底。包括《山寨》那本书,开始第一段他引用黑格尔,后面引用大量欧陆哲学的素材。他不是来随便谈一些八卦,谈一些梗,玩一些*畜,相反,他谈论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很严肃、很扎实的哲学背景。这和大家一般理解的网红的哲学著作或哲普著作,有非常大的区别。从这个角度看,我自己也很奇怪,这些实际上很严肃的哲学著作,批判现实的著作,怎么会在中国产生这么大的效应,有这么多的读者,甚至有这么大的流量。而且恰恰是产生了一个可能韩炳哲自己也不喜欢的现象——他是反流量的,结果他的著作在中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哲学流量。

这么严肃的哲学著作,为什么会得到大众如此的喜爱?我觉得背后可能有三个原因,或者三种启示。第一点就是很简单、很直观的看法。中信出的韩炳哲这一系列书,其实从装帧或者设计角度来看是做得非常可爱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开本也很小,坐一段地铁,一两个小时就能把这一本书翻完。就像法国也有口袋图书(livredepoche,pocketbook)。我在法国的时候最喜欢买这个,小小的开本,里面都是很经典的内容,很严肃的讨论,可以拿在手里,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我觉得中信把这些书当成是一个把玩之物,当成是能够拿在手里的一个器具、物件,做得非常精美、可爱。为什么很多哲学书没有获得大家的喜欢,大家都觉得是大部头,砖头,拿在手里不可爱。你拿起一本厚厚的黑格尔的书、胡塞尔的书,那么厚,你搬都觉得很沉,那你可能打开它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所以我觉得第一点不可忽略,就是从装帧或者设计的角度,这套书是很成功的。

第二,韩炳哲的书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特点:他的书虽然短小精悍,但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而且每个主题都切中当下现实的痛点,比如透明性、怠惰、绩效、平滑、否定性、舆论。他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主题都直击且切中肯綮地把握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症状。所以我们甚至可以把韩炳哲这一套花花绿绿的小书当成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次次明确“诊断”,他告诉我们这个时代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走进药房,医生会告诉我们是感冒、是发烧、是头疼,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韩炳哲的书为什么这么吸引大家?即使里面有非常多、非常严肃的学术内容,即使里面有注解,有背景,有哲学史,你也可以把这些东西都悬置、忽略掉,直接抓住书里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和我们今天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息息相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你不看那些学术内容,只是看他书里对我们当下现实的批判,相信每个人也都会有一种非常直观、非常直接的心灵感应。你会觉得他说的就是现实,比如倦怠、群、爱欲、暴力、平滑、无聊等问题,每一个点都能直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体验里激发一种非常强烈的共鸣。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这也是我觉得韩炳哲这些书虽然很学术,但仍然能够激起大家强烈共鸣的一个鲜明、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确实在每本书中都给我们这个时代开出了一个“诊断”,甚至在某些书里还给出了一些“药方”。

比如我自己最喜欢的韩炳哲的书,是《仪式的消失》(中信出版社年3月份即将出版)。为什么呢?只有在那本书里,我切实地看到韩炳哲第一次对他所批判的这个世界,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其中的这个数字的、平滑的世界,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用仪式,就是用复魅、再魅(re-enchantment)这样的方式,重新引入那些被现代性去除掉的魔法、灵*、精神的东西,把它重新引回来,然后用这些东西来拯救我们当下数字时代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第二点,就是每本书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第三点就涉及韩炳哲写作的风格,很多人都会觉得韩炳哲的书不够学术,不够严谨,因为它们是以我们所说散文(essay)的方式写出来的。他不像学术著作,一开始有问题的引入,后面有扎实的思想史和概念梳理,还有各种各样的文献,梳理整个体系,概括成一个结构,最后给出自己的结论,再给出各种各样的比较。韩炳哲这些书,和我们学院派,或者学院里非常严肃严谨的学术著作有非常大的区别,它们是散文,有时就是随性所至,这边一个片断,那边一个片断,交织在一起。大家如果对散文这种书写风格感兴趣,可以去看阿多诺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就是《论散文》(“onEssay”)。他就解释,论文或者散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风格。它不光是写作的风格,也是一种思想的风格。很多人对韩炳哲有所指摘,认为他写得不严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散文这种写法,其实并不是韩炳哲自己发明的,从古希腊、古罗马,爱比克泰德、犬儒派……到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大量的法国思想家、欧陆思想家,都是用散文的方式进行哲学写作。20世纪也有很多哲学家用这种方式来写作。所以我觉得散文并不是判断写作者是不是严谨的唯一标准。相反,我觉得韩炳哲确实是唤醒了散文,或者在蒙田的意义上,一种尝试性的写作,对话性的写作(test)。他在当下这个时代和现实之中重新唤醒了散文的传统。这也是我觉得他在今天能够吸引大众、能够唤起大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谈超越妥协社会,重拾生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