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裕生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在敬德书院20 [复制链接]

1#

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

——在敬德书院年秋季论坛上的发言

*裕生(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这个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我想至少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孔子是后世一切教师的表率,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孔子是后世所有人最值得学习、请教的老师。哪怕你是君王,都应该向孔子请教,以他为教师。正因为孔子是后世所有教师的表率,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为后世所有人学习的老师;孔子是值得后世所有人学习的老师,所以也成为后世所有教师的榜样。这两方面是相关的。

那么,孔子究竟有什么值得后世所有人学习的?尤其对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究竟向孔子学习什么而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好老师?

显然,重要的不是向孔子学习礼、乐、骑、射、御、书、数。因为这些职业性技能在后世越来越不重要,比如骑射御,我们今天没有弓箭,没有马车了。就是说,就这些方面来看,孔子未必是最好的,在当时,他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这些方面都有比他更强的。当然,也不是要向他学习成功之道或者致富法门,就功名利禄角度来看孔子的一生,他并不是成功的典范,他到处碰壁,甚至还曾落得个惶惶如丧家之犬,至少不能说很成功。

那么,我们后人究竟要向孔子学习什么?特别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什么?孔子是个思想家与教育家。这两个身份都基于他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儒学的开创者”。那么,为了回答前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澄清这样的问题:孔子究竟立了什么样的“儒学”?他所立的“儒学”有什么样的精神,这样的儒学有什么样的宗旨或者目的,有什么样的使命?讨论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世师表?有所立才能有所教、有所传,而能够传之久远不衰的,必定是“大学”。那么孔子究竟立了什么样的“大学”?孔子所立的“学”,当然体现在他所删定的那些诗书礼乐里,这没有问题。但是,最直接表达孔子之学的,应当是记录他与其学生言行的《论语》里面。就是说,《论语》应该是最能够体现孔子之学的精神与使命。所以,这里我想简单通过《论语》来澄清“孔学”的精神。

这里要附带说明一下,“孔学”其实在西语里面就是儒学的意思。但是,在汉语世界,孔学和儒学则有区别,比如,今天在座的崔茂新教授就要严格把孔学与儒学区分开来。这里我就借用他的这个说法。也就是说,孔学是由先秦孔子和他的嫡传弟子确立下来的学说。

《论语》里面总共有20篇。第一篇是《学而》,《学而》篇之所以被当作《论语》的开篇之作,这不是随意的。里面其他的篇章的编排不一定特别讲究,但是这一篇一定是讲究的。那么,为什么《学而》会被放在第一篇?因为这一篇的头三句话其实就是表达孔学的核心精神。所以,我想通过解释开头三句话,来理解孔学的精神。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三句话其实也表达了孔学的三个境界。大家知道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孔学为学的第一个层次。这个“习”字,在古代,其实不仅是今天“学”的意思,还有“实践”的意思,也就是在生活当中去实践、遵循、贯彻的意思。不管是跟孔子学艺还是学经,我们在生活中反复实践、练习当中,体验并发现孔学所教所传的确有“道-理”。那样做果然是更好的或最好的,所以,这其中的确有“道”、有“理”,于是心中油然而升喜悦之情!比如我们说,应该尊重他人,你才能获得尊重,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要这样跟他人相处。那么,当你真正按这样去做之后,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发现,果然如此。以前没有按这么做,总觉得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一旦按照这个劝戒去做了,你果然有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更多的尊重。这个时候,你心中自然会生起喜悦之情。这是人们在生活习用当中见证、体会、理解生活是需要有规则的,是有“道”的,是要有“礼”的。

而这种喜悦则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因此学而不止。可以说这是为学第一个境界。

实际上,我们总是在学习、生活、实践当中体会到各种道理。通过学习,知道生活当中是有道-理的,按这个道理来做事情,我们相互之间会有更好的关系,做事也就会更顺利,心情也会更舒畅。学习的过程就是明理、明道的过程,或者说是澄明更多“理”和更多“道”的过程。如此日积月累,就会发现理理相通,而明了那些大根大本的道-理,真正达至“周而不比”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人心存恒道而事有是非,身有定则而行显万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那些“大道理”之后,在生活当中才能承担起这些道理,铁肩担之。人的肉躯之所以能够成为担当道义的铁肩,乃在于他的肉躯是明了恒道大理之心的身躯。如果心中悟不出理来,你如何能够铁肩担道义?

在基督教里有一个说法,叫“道成肉身”。其实,孔子所立之学就是要让人通过学习明道而使道成为肉身。通过学习,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在行动当中,在跟他人相处当中,都贯彻着心中所明的那些道、那些理,这就是让道显形在你身上,显示在生活当中。汉语里边的这个“道理”是有很深切含义的。今天人们常用“讲不讲道理”来对一个人做出基本评判。那么,为什么人要讲道理,道理来自于哪里?按我们古人的看法,这道理来自于天或来自于“自然”而贯穿于人类,具有神圣性与普遍性。按照“道”的生活才是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一切“德”都要体现为按这样的道或理去生活与行动,简单说,“德”就是在你身上“得”了道。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最初通过学习发现、体会到一些道-理而喜悦,到明了一些大根大本的道理而能身有定则、行有大范,这就是有了很好的美德。于是,在生活当中,在处理各种事情时,让人觉得你处事公道(正),你遇事明理、讲理、守理,而不是唯利是图,不是充满偏见,不是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他人,或者为了亲朋不讲原则。相反,不管亲疏远近,你都能贯穿、践行着那些最基本的原则(道理)。于是,大家觉得你这个人有学问,会讲理,能讲理,是个公道、可靠的有德之人,所以,有什么事情都来找你论断。以前,在县之下的乡镇里实际上都处于自治状态,这种自治主要依赖于乡村里的乡贤。这些乡贤之所以能够成为乡贤,就在于他们都信奉儒家确立起来的一系列原则,而能比较公正地处理各种社会事务,从而能得到周邻的认可。

也就是说,一旦学到了理理相通这个境界,这个层次,就会体现在行为、生活的风范上,这样,就很可能会有闻风者来。听说那边有一个人德高望重,很有“学问”,周邻乃至更远,就可能有闻风者来。来者之所以为朋,则为友,而不是来看热闹的人,是因为来者也是一个学道之人,有问学之人。来者何为呢?来问道、求道、正道,而非为名、为利、为势而来。总之,只为学而来,而非为学之外的东西而来。所以说是“有朋自远方来”。

就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幸福”来看,什么是幸福,有各种理解,但是幸福一定跟快乐相关。如果人生没有快乐,就不可能谈上什么幸福。但不是所有的乐都能够构成幸福。我们人生有众乐,很多快乐都与功名利禄相关,而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之为一乐,则跟功名利禄无关,而只与来者共同见证贯穿于天地、人间的道理相关。有朋自远方来,不仅是与他人共同见证“真理”,而且是共在“真理”当中。所以,信然而乐焉:我道不孤矣。什么叫我道不孤?有远方来者与我一起见证了我所明了的那些恒道大理:我这么认为,他也这么认为,这叫共同见证那个道和理。

真正的道和理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是假道理。真正的道理一定是你心中所是,也是我心中所是,能够共同见证于天地、人间。什么是朋友?真正朋友首先不是利益相关方,而是共同的“见证人”。见证什么?见证真理,见证道和理,就是说,真正的朋友是共同见证道和理的人。我们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知己。什么是知己?真的知己也就是知“道”者,明“理”者。所以,真正的朋友是共同见证、共同印证道理的人。换句话说,真朋友乃在于朋友之间有一个第三方,那就是道-理。为学明理,明道见理,不是孤芳自赏,不是把自己抬起来,与他人隔绝。恰恰是在明道见理当中,我们才能真正敞开自己,以所明之道,用所明之理来迎接他人,面对他人,以便与他人建立起有道理的关系。有道理的关系就是有原则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君子之交是超越利益的纯粹关系,是建立在原则、道理之上的关系。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人这间总有利益关系,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要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但是,怎么来衡量你的利益关系是正当的?这里边就必须有尺度,这尺度是什么?就是道-理。

我们在道理之下取得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利益。你该给我工资,你不给,那你就没有道理;该给多少工资,比如一个月两万还是一万?这里也是要有一定的道理的。你给少了,你就没有道理,我可以向你索要。真正的市场经济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你是在行规、法律、道德前提下追求最大的利益,那才是正当的。所以,我们人类当然不可能没有利益,所有行业,所有关系当中都有利益关系。但是孔子思想的伟大,就在于确立起了一个原则,来衡量什么情况下是正当的。

所以儒家并不是要否定利益,当我们强调人要有超越的纯粹性原则的时候,并不是理想化,而是要确立起怎么衡量、确定基本利益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不可牺牲的。

虽然学无止境,但是学到了第二境界而能够风范远邻,能够与他人共同见证普遍之理,共同守护和共同承担普遍之道,也就可以说“学而有成”。就人世间的一般情况而言,一个人学到如此境界,总会被众人所知,甚至闻达于天下,因此总会有一些功用,有一些福报随学而来。但是孔子之学的为学目的却与这样的功利,与这样的福报无关。因为在孔子这里,即使福禄在为学(孔学)之中,为学(孔学)本身也有自己的目的,而并不是为了福禄,不是为了闻达。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那么,孔子之学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申明其学的根本宗旨,孔子特地设置了一个处境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处境就是:一个人虽然身有贯天下之学,却不为天下人所知。设想,你现在有非常大的学问,有非常高的美德,却并不为别人所知,你该如何自处呢?在古代这种情况可能性是很大的,今天相对而言,有学问有风范者,还是会有一些人知道的,而在孔子时代却有可能被埋没。那么,该怎么自处?这种情况下,你自艾自怜吗?怨天尤人吗?孔子给出了否定性的回答,不埋怨上天不给自己好运气,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推崇自己,也不责备社会不给自己应得的好处和福报。“人不知而不愠”,这个“愠”字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有这个经历,一旦在单位有点不顺,觉得我这么努力工作,做这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给我相应的待遇呢?比如,没给自己应有的职称,我们心里都会不高兴。一次没上,两次没上,很多次都上不了,心情就彻底崩溃了。但孔子立学为学的目的一旦到达了,就可以了,就够了,因为孔学为学首先不是为了这些(虽然不排斥这些)。在孔子看来,我们不应当怨天尤人,因为他立学为学的根本目的不在其他,这个目的就是明心见道成就君子人格。这是他立学为学的首要目的。这个目的本身——明道而成就君子人格,就具有绝对性的价值。所以,孔学其实确立起了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超越性精神:就是有一种“学说”或“学问”,它独立于一切,独立于功名利禄,独立于权力。这点到后世基本上不被强调了。因为儒学被定位为官学之后,跟功名利禄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他立学与教学的目的恰恰要确立起一种不仅独立于一切功名利禄,而且独立于一切权力的学说,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在孔子这边,明道而成就君子本身就具有独立的绝对价值。就是说在《学而》篇里,孔子要表达所立之学的一种独立性,也申明了立学想要成就的目标本身具有绝对的价值。

我们知道孔子之前已经有了悠久的官学,“私人之学”其实也已流行。但是,只是到了孔子,立学的独立性以及所要成就的目的的绝对性价值,才得到非常明确的自觉和实践。这放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看,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孔子伟大就伟大在这个地方。我们人类是要生活的,要吃要喝的,所以所学通常都是功用的,这很正常。孔子确立起一种独立的学术,当然也有功用,但他的目的首先不在功用。这种新学术首先要确立一种独立的精神,为真理(道理)而真理(道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地域,多强的*队,而在于它是否确立起一种独立的思想和精神。在世界古代文化里,华夏文化有这种独立的思想与超越功用的精神,所以能够开辟出长时段的历史。有这种独立思想与精神的古代文化,还有希伯莱、印度以及古希腊,它们以宗教或学术的方式最早确立起独立的思想与超越的精神,坚定地追求并确信独立于一切现实功用与现世权势的普遍之道。实际上,孔子之学的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从道不从君”。大家想想,孔子的团队,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最大最强的国际团队:有最好的外交部长,最好的财*部长,最好的教育家,最好的*事家,这些就在他学生队伍里。这当时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国际团队。他们所到之处,按他们的能力,按他们的国际影响,在各国想谋个一官半职应是不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所到之处都失败了呢?那不是因为能力有问题,而是要人君“从我的道”。从我的道,我则跟你(君王)合作,我的团队跟你合作;如果你们无法行我的道,对不起,高官俸禄,也不为所动,毅然决然的告别。这是孔子一生的经历,这经历本身就体现出孔子最伟大的精神,也是孔学的精神。

一个文化民族,如果没有追求具有超越性与独立性的“道-理”的思想,没有追求这种道-理的精神,这样的文化是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化。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传统,甚至还曾经非常辉煌,但都没掉了,在今天只具有历史学或考古学的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有时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包含着穿越古今的永恒价值。但是,如果一种文化仅仅是为了利益而思考、谋虑,只是考虑一国一族的思想,它能够穿越古今吗?我们华夏大地上两三千年里,有多少的族群在这期间逐鹿中原?以孔子奠定的儒学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教化了所有入主中原的族群,并使之归化于华夏文化,并共同构成了今天意义的“汉族”,从而构成了中华历史的自我同一性而使中华历史得以长时段延续。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在“民族”身份上说是汉人,但谁敢说自己是纯粹汉人?从生物遗传角度看,没有纯粹的汉人,但大家最后都融化到以儒家为主流的华夏文化。

儒家之学为什么能够成为主流文化?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另一个问题:儒学凭什么能够担保了中华历史具有了文化同一性而没有中断?凭孔子所奠定、所追求、所践履的的普遍原则与超越精神。孔子之学所重估的礼乐诗书,以及所确立的道-理,包括所要成就的君子,都是超越了血缘,超越了族群的普遍事物。换言之,这些东西没有国界之分,没有地域之别,也没有族群之隔。所以孔子说,哪里有礼乐哪里就是中国,哪里没有礼乐,哪里就是夷狄。只有超越种族,超越地域的思想文化,才会有穿越各种历史苦难与历史偶然的力量。人们常说,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其实,这个定位是不准确的。按时间上说,华夏文化谈不上是最古的,近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华夏文化不是原发性的,而是输入性的,至少受到外来古文化的不少影响。实际上,华夏文化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是最古老的,而在于它是最早实现突破、跃升的文化之一。这种突破体现在它的思想-精神突破性上。我们与希伯来、印度、希腊差不多同时发现“绝对者”,并确立与自觉承担(践履)起普遍性原则,这也是一种独立思想与超越精神的确立。在华夏这是由孔学来完成的。

从这里,我们来看教师究竟有什么使命。教师是社会分工体系里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使命是由孔子确定下来的,那就是确立、追寻、传达-传播“道”和“理”。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教师或学者的使命是追求与传播真理。但,这里的“真理”不只是指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指普遍的道理。实际上,追求与传达超越性的真理这种使命是贯穿整个人类的。这一使命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里被表达为这样一种精神:为真理本身而追求真理,为自由本身而追求自由。

那么,这种使命精神对于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当然要求我们老师在立学、为学、教学上要尽可能保持一种既超越个人,又超越某个集体或社会的情怀与眼光。换言之,既需要超越出个人,也需要超越出地域性集体或社会。这并不是说,作为教师,个人的权益不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有“个人”?当然要有,我们每个从都拥不可剥夺的权利以及相关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也应当争取自己的权利与利益,但是你的权利是普遍的,不是只有你一人独有的,所以,每个人都一定要在不违背他人与你一样的权利情况下去争取自己的权利。

四、关怀世界,拒绝狭隘

今天我觉得重视“国学”,重视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毕竟中华文化传统是很伟大的,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我们的文化是四大“本原文化”之一,今天不管谁来写世界史,如果绕开中国,世界史是不完整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文化开辟了整个东亚史,不仅开辟了整个东亚史,对整个世界史的进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不管中国在多么落魄的时候,所有世界上真正的世界史学者,都无法绕开中国。这是我们伟大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我们的先人竟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确立这样一种超越幸福的精神——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利益。正因为有超越利益的“真理”才能拥有节制、衡量利益的纯粹尺度,并因而才能合理地处理一切利益冲突,我们历史才能够绵延不断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的文化思想当中没有这样伟大的东西,其实是经受不起历史的苦难的。每个民族在那么漫长的历史当中,都要经受各种的灾难,不管是战争还是自然灾难。华夏大地有多少次边疆民族占领过中原?但是我们的历史没有断,我们历史是具有同一性的历史。什么叫具有自我同一性的历史?有一套信仰体系,有一套规则体系。像蒙古如此了不起的游牧民族,不但征服了当时中原,也征服了大片的亚洲,甚至打到了东欧去。但最后它在很大程度上归入了华夏文化,使得华夏历史没有断掉。元朝倒成了我们的一个朝代。这种力量就在我们的文化里:在公元五六百年的时候就自觉到普遍的精神,确立了普遍的原则。这普遍的原则就是仁爱原则,其实也就确立起了人们之间普遍的相互对待的方式。在孔子之前没有普遍之人,相互对待都是不同身份的相互对待,没有一种普遍性的相互对待方式。孔子儒学确定起来以后,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确立起一种普遍的相互对待方式,不管是华夏还是夷狄,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是识破天惊的。它突破了血缘、种族、文化、等级等等一切差序。在这仁爱原则里,每个人都作为同样的、普遍的人出现。在人类史上第一个“普遍之人”出现了。在哪里出现?华夏大地。耶稣基督几乎是到多年以后才提出同样的原则,这是一个肯定性的命题: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就是爱的原则。这个原则如果以否定性的方式来表达,就是孔子比耶稣早多年提出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不起吗?没有一个发明比它更伟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孔学确定起来的是一个普遍的精神。我们今天作为一个本原化民族,也应当继承这种普遍主义精神与普遍主义情怀,来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所以中国人应该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