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它探讨的就是“天”与“人”的关系,亦或自然与人的关系,环境与文明的关系。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类必须服从这一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与人的协调与和谐。
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都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最为宏观的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哲学理论,“和”是它们共同的内涵,但细细比较,它们的美学观也不尽相同。其中道家的生态美学思想最为丰富:道家的“天人合一”观侧重于天道,是从自然宇宙的和谐到人类自我的和谐,其和谐以自然宇宙生态秩序为基础。儒家也讲“天人合一”,只是它侧重于人道,是从自我的和谐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再到自然宇宙的和谐,其和谐是以人自身行为的伦理道德为基础。而佛家更是以自然宇宙的生态伦理和人类自我的行为伦理为基础,充分肯定了天人合德、生生不息的广大和谐的生命观念。王阳明将道、儒、佛三家美学融为一体,以仁爱与良知作为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同基础,概括出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万万不可自恃聪明而将自己高高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他将万物、百姓一律视为生命存在物同等看待;庄子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也,无以人灭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而且他在此基础上看到了一切存在物所具有的共通特质,他认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郭象对此则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虽所美不同,而同有所美。各美其所美,则万物一美也。”他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物都具有美质,而且这些美质之间不存在高低之分。显然,这比黑格尔贬低甚至否定自然美的美学思想更具有现代意义。
根据不同的理论形态,我们通常把美学分为:趣味美学、知识美学和智慧美学。趣味美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