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完上海中考分数线,这届学生真的太难了 [复制链接]

1#

上海中考分数出来了,最低投档线大降。疫情非但没有让上海的中学生们松口气,反而愈加严格,尤其是数学让不少优秀的学生发挥失常。相比于高考,中考才是分水岭,在心态上大家也更为焦虑紧张。

对于那些发挥失常的学生来说,中考没进重点高中就算玩完了?为什么越来越多重点线的学生转学到国际学校?

PART

01

上海中考最低投档线

上海中考最低投档线出来了,都比去年低。自招和名额分配控分线比去年猛降30分,公办普高比去年低了20分。

具体被哪个科目拉分了呢?没错,是数学!有不少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也都纷纷表示,在和数学的斗争中,输得很彻底……

对比一下北京中考数学的热搜:北京中考数学试题走红,超过分考生达人,出题难度引争议。

相比于北京,上海的中考生们非但没有在中考占到便宜,反而更加严格,经历“双减”*策的家长心里也都很困惑,到底中考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按照这个趋势,中考会不会比高考竞争更激烈?

PART

02

这届中考生都经历了什么

如果你问届的上海初三考生初中三年有哪些刻骨铭心的回忆,大概他们会告诉你:

这波学生何止经历了年的疫情,还有各种招生新*,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在短暂的人生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上海新中考改革这批学生,经历了第一届名额分配、自主招生*策;

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伴随着“双减*策”出台,学生看不到自己期中期末的成绩了,全靠自己猜。期间各种一模,二模,预录取的传言终究没有落地。

到了初三第二学期,才开学三周上海就经历了漫长的封控。

谁都没想到,整整三年,网课占大半,整个中考的节奏都打乱了,体育不考,生物不考,听说测试送分。

大家都知道中考往往是孩子的重要分水岭,中考成绩往往决定着孩子就读什么样的高中以及后续一系列升学发展。

从往年历史数据显示,上海中考的录取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上海市仅前3%的学生可以进入四校八大;

前7%的学生可进入市重点;

前15%的学生可进入区重点;

约60%学生,进入普高、民办和综合高中;

其余那部分学生,则可能被分流进职高......

除了在题海战术和各种中考压力中渡过初中3年,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PART

02

中考之后还有更优解吗?

没到中考出分,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发挥失利,又不愿意接受普高以下的高中的学生来说,还有其他更优解吗?

如今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家长和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中考已经不是许多家长的唯一选择。

对于体制内的学生,在参加中考后依然可以走其他路径升学:

1.体制内高中和国际课程同步进行;

2.转读体制外国际学校,实现海外升学目标。

在体制内,对高中生的要求是全学科覆盖,而个别存在偏科的同学,或者早就有自己的规划的个性化需求的学生,则更适合朝着国际升学方向规划。

国际课程自由的求学之路、多元的课程体系和选课体系,以及国际学校的教育资源,都在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PART

03

国际高中新生

当然,学生和家长们也需要谨记,国际学校从来不是逃离中考失利的“避风港”,整个高中阶段想要求取更远大的目标,这条路不会轻松。

在熬过国际高中的不适应期之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大家。比如从IGCSE到AS/IB就是一个显著的跳跃和提升。

IG升AS

虽然AS课程数量较少,学生只需要选择3-4门课进行学习,但AS课程在IG基础上进行了纵向的挖掘与提升,课程和考试难度要比IG阶段高很多。

AS学习内容更广、更深

AS课程大纲内容更多,且涉及到的理论概念也更加复杂和抽象。AS和IG课程会有一些重合的主题,但AS在IG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简单来说,IG阶段更多是关于记忆和回忆表层知识,而AS则需要学生对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

热门科目难度大

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是中国学生最常选的A-level科目,同时也是最难学的科目之一,提前预习能让开学后的学习轻松不少。

AS要求更高的自主性

AS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学习自主性。GCSE有很多必修课程,而AS的选择完全是出于兴趣,所以自然会要求更强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摆脱很多依赖,更加独立地去思考、分析问题,表达更加个性化的观点。

课业负担加重

AS课程包含的细节内容更多、更深,课业负担会加重,课程会变得更加紧张和严格,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新内容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也会提高。

IG升IB

IBDP是一个两年的学制,所以在正式开始IB学习之前,还会有一个衔接阶段的学习。一些国际高中会以IG或者pre-IB课程作为衔接。

基本上,针对刚从体制内初中毕业的学生,从未经历过全英文授课模式,离接受IBDP总计9门课的学习尚且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用高一这一年的时间来衔接,从各方面做好准备来面对。

但这并不够。

IB对语言的要求体现在字的EE(拓展论文),理科学科8页的IA(小论文),文科理科卷子的简答题。

相对于IG中的最多三行字的简答题,语言要求跨度极大。

另外,IGCSE的知识点难度和深度远低于ALevel,自然也低于IB。所以,最佳的模式,是使用多本教材,对于IGCSE到IB之间缺失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另外思维模式上,IGCSE的题目非常制式化,通常指的是有套路。会用公式解题即可。

IB的题目则强调Investigation,指的是学生自行推导出公式,然后再运用公式来解题。

这个巨大的学习方法差异,才是导致学生从IGCSE到IB,不适应,感觉难度大幅度增加的原因。

所以,在高一期间,不要只满足于会做IG的题目。要多主动去找寻原理,去推导背后的逻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