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备战艺考听听温儒敏李中华等文化名家怎么 [复制链接]

1#
<

原创传传中国传媒大学

编者按:当下,艺考生们依旧在紧张地备考中,在上期专家寄语中,我们倾听了葛晓音和张帆老师的指点→备战艺考|听听葛晓音、张帆等文化名家如何说……今天,传传请到了《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的主编温儒敏老师以及《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的主编李中华老师,来听听他们的暖心寄语吧!

温儒敏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吴福辉合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温儒敏语文讲习录》等。

《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

主编|温儒敏

寄语

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至今仍在发展之中的文学。现代文学的“现代”,是时间概念,也是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定位。现代文学,就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文学。伴随多年来中国社会巨大而激烈的变革,现代作家感时忧国,记录和表达了这一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一百多年的历练,现代文学已经积淀了自己的传统,它的语言、形式,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明显区别于古代文学,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人们所广泛享用。我们讲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古代文化,同时也应当包括现代文化、革命文化,包括现代文学。

编撰《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一书,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希望艺考生们以及广大的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接触一些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多少了解现代文学的历史与传统。

坊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现代文学史,一般都注重文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叙述,偏于对文学史现象和作家地位的论评。而本书的编法不同,它不是文学史的简缩本,不希望系统展现文学史的线索,也不打算全面评价作家作品,重点放在作品的“导读”上。书中选收了十八部代表性作品,帮助读者去阅读和鉴赏,以点带面,获取“现代文学传统”的初步印象,增强文学阅读、欣赏和分析的水平,锻炼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助力于立德树人。

《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的,采用作品选文加“导读”的体例,选择十八家现代作家的作品。选择标准是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名家,而且大都是中学语文课上曾经收进过的作品,或者教学中曾经涉及的作家。这十八家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穆旦、赵树理、汪曾祺、王蒙、路遥、陈忠实、海子、贾平凹、莫言。配合作品选文,有作家简介,重点介绍其创作特色与文学史地位。而“导读”主要是提示性的,包括阅读的重点、难点、方法,以及阅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等。另外,每一章设计两道思考题。这些题的功能主要是引导阅读思考,梳理阅读的印象与感受,探究文学性阅读应当掌握的某些方法等。读本的第二部分,是有关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介绍。采取类似条目的写法,言简意赅,侧重知识性了解,不求文学史的系统呈现。

学习这个读本,最重要的还是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获取审美感受,探究阅读方法。限于篇幅,读本所选作品很多都是节选。读者最好能把原作找来,整本书阅读,以便全面领悟经典的魅力。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曾任冯友兰学术助手、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一等奖(中国哲学史课)、北京市优秀图书特等奖(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汤一介先生共同主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教精品教材奖(《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桐山奖教金优秀奖及北京大学精品课程荣誉证书等奖项及表彰。主要著作有《纬书与汉代文化》《冯友兰评传》《中国文化通义》《魏晋玄学史》(合著)、《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人学大辞典》(合作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合作与主编)。

《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

主编|李中华

寄语

有哲学,才有哲学史。而“哲学”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古希腊,本是“爱智”的意思。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但汉语“哲”字,却早在周代的钟鼎铭文中即已出现。据《说文》《尔雅》及古文献对其解释,“哲”字亦为“智慧”的意思。但后来哲学家们对“哲学”的解说甚多。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或简要地概括为“哲学就是认识论”。既然哲学的本质是认识,那么哲学史就是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史研究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界发生发展的认识,构成宇宙论或自然观;对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认识,构成社会历史观;对人生发展的认识,构成人生论,其中包括伦理学、心性论、人性论、修养论等;对思维规律的认识,构成知识论,其中包括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等。这就是说,哲学研究的内容,也是哲学史研究的内容,其区别仅在于哲学史研究的“哲学内容”是纵向的、历史的和连续的。因此,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以逻辑的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认识世界的经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哲学智慧。

在现代学术分科中,中国哲学史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基本上仍采取旧的“经学”形式,用近代史学观重新审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才刚过百年。因此,中国哲学史研究本身尚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今要编写一部通俗、简明、公允的通识教材,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对编著《中国哲学史通识读本》来说,之所以困难,首先在于中国哲学本身的特点:其与文学、史学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思辨性。尤其是其与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也不同。逻辑分析更多地接近科学思维,而中国哲学不注重逻辑思维。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易·系辞》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照这些说法,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只靠语言不能表达宇宙本体和对真理的认识,而只能靠语言的暗示或体悟言外之意。因此,中国哲学的语言文字表达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整体性。如张载论“一物两体”时说,“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又如程颐在回答“心有善恶否?”的问题时说,“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这些说法,都是通过强调哲学范畴之间的联系和统一的一面,而忽视其差异的一面,从而造成一种模糊的整体观。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佛家(禅宗)更是如此。它们悬设了一个唯有直觉才能更好地把握的“大全”或“圆满”(道、涅槃)等。以上这些都造成语言文字表达的困难。这种思维方式的抽象性、思辨性和模糊性,用日常语言表达往往难及其义,因此也就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可以促使我们用更大的心力去理解它,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提升和增强我们的人生智慧。

请相信

所有的汗水都不会被辜负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轻视

传传祝愿每一位艺考生

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期待在中传与你们相见!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