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国维告诉你读书的三境界 [复制链接]

1#

文章里我们说过古人读书之道之于我们的借鉴意义。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里也提出了读书的境界,让后人受益匪浅。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将王国维提出的读书三境界作为指导求知的标准。

“三种境界”论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王国维为什么会提出读书的三境界,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王国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源远流长,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生活在文化修养浓厚的家庭里,使得王国维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期,王国维先后进入私塾,州学读书,涉猎传统文化,先进的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此后王国维又到上海和日本求学,深受西方文学、教育学、哲学、艺术等先进思想的影响,创作发表了不多诗词和刊物。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学校讲学期间,王国维一直潜心研究学术。人生短短五十载,王国维却为我国的文学、教育学、史学、美学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王国维经过认真思索仔细琢磨,悟出了欧束治学的三境界。

第一阶段,混沌迷茫,寻求方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句词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本意是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而王国维将这种登高望远抒怀思念的意境喻为读书治学的第一阶段。刚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这是一场困难,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迷茫困惑,甚至不知前进的方向。他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阶段,上下求索,微见曙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这句词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本意是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王国维认为这种自我陶醉自我融入的情感恰恰和忘我地读书求学一样。经过第一境界后你就渐渐对读书产生了的兴趣,就算为此衣带渐宽和人憔悴都不悔过。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努力,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阶段,明了顿悟,豁然开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句词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本意是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王国维把这种蓦然回首于灯火阑珊处觅得知己的惊喜化作读书治学的顿悟阶段。经过前两个境界后你就会豁然开朗,读书就变得轻松简单。这个时候你也找到了成就大事的钥匙。

其实。这三句词都是作者为了抒发孤寂,表达爱意之情而作,王维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将其视为读书治学的三境界,成大事者必须经历迷茫—求索—顿悟三个阶段。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也符合一个人走向成功都要经历每个过程的客观规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