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从切题走向深入,辨析界 [复制链接]

1#

切题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生命线,行文一旦偏题,将被判为三类卷以下,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损失。材料作文的审题依赖学生对材料的整体解读,为了避免偏题,在行文中反复点扣材料的核心关键词似乎成了一剂灵丹妙药。于是,标题突出关键词、论点聚焦关键词、论证重复关键词、结尾强化关键词,成了不少议论文的标配。但是,如果不清晰辨析核心关键词的内涵,不清晰界定核心关键词的外延,则行文根基浮泛,极易通篇垮塌。

且看以下材料作文题:

一个人要有勇气,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作文题)

虽然学生不难找出核心关键词“勇气”,但表述上出现偏差的问题,比比皆是。

问题一:不加辨析,笼统打包,导致空洞无物。

例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何其长?人生之旅,又何其难?勇气,恰似这漫漫长路上的一抹微光,小,却足以燃起你内心的希望。勇气,还是万古长空中的一轮明月,是你如何都无法忘却的一轮明月。(开头)

例2:涓涓细流,怎得具有滔天之势;纤纤草木,怎得具有参天之相;绵绵细雨,怎得引起狂风作、惊雷生!是什么使它们暴发出这超越自身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力量?是勇气,是它们心中大无畏的勇气。(开头)

我大赞勇气,它是悬崖上的青藤。(分论点一)

我大赞勇气,它是有刺的玫瑰。(分论点二)

这两篇文章都没有深入思考核心概念“勇气”的内涵,没有清晰界定“勇气”的外延,只是将其笼统打包,在核心概念的表层滑翔、兜圈,所以表意模糊不清,空洞无物。也正因为缺乏对“勇气”的辨析、界定,所以有时会用词不当,如小草的“勇气”、细雨的“勇气”;有时为凑足字数,不得不扩写材料或以例代证。这些都暴露出写作者思维品质不高的问题。

此外,有的核心关键词具有多意性、模糊性,如“语言”“智慧”,在写作时,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一种角度,如谁的语言、哪一门类的语言、哪一方面的智慧,并且全文一以贯之,不及其余,这样才能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笔力凝聚,写深写透。

问题二:随意论断,似是而非,导致偷换概念。

例3.(1)勇,谋也,这种谋,不是智谋,而是一种自我辨别力。气,是敢有所为。

(2)勇气是在有计划、有信心之后的坚持,一往无前。(3)勇气于个人而言是自信,于国家而言则是自强。(4)勇气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5)勇气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

这些文章虽然也点扣了核心关键词“勇气”,但是写作者随意往自己熟悉的方向套写或者牵强附会,扭曲了“勇气”的本意,概念内涵似是而非,甚至偷换概念。后续行文即便再精巧,也难挽败势。

以上问题的症结,都是无视概念的辨析、界定。合理辨析、界定概念,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议论文的基点。“是什么”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怎么办”。所以,议论文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夯实地基。其次,辨析、界定概念的过程,也是圈定具体写作范围,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过程。不但能进一步强化核心概念,不偏颇、不背离,而且能目标明确地聚焦笔力,由浅入深合乎逻辑地展开说理,增强论说力。所以,学生在作文审题立意时,要养成自觉辨析、界定核心概念的意识。

那么,怎样辨析、界定核心概念呢?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

一、感性描述

考场上,我们并不知道核心概念的准确内涵,但可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概念常用的情境是什么。选择能体现核心概念的典型人、事,有层次、有梯度地感性描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文章形、色悦目,观之可亲。如:

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节选自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节选自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从作家林清玄、龙应台列举的典型情境中,读者大概能咂摸出“清欢”“文化”的况味,但似乎又不止这些。这样,文章既具体可感,又余音袅袅,吸引着读者深入思考、体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积极联想现实生活,揣摩核心概念的适用范围、常用语境,作一组感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辨析、思考。

二、拆字拆词

先说拆字。汉字造字法之一是会意。用两个及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合成一个新汉字。我们在写作时,可以研究字形,如果能巧妙地拆字释义,往往给读者耳目一新之喜。

如有人这样解释“和谐”:“和”字由“禾”与“口”组成,表明人人都能吃到饭;“谐”由“言”和“皆”组成,表明人人都能说话。“和谐”之义就是人人都能吃饭,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如:伪:“人为的”,非自然,便是“伪”;品:所谓“人品”,要经得起众“口”的议论,一个人的品德,是大家认可的。

拆字释义,言之成理即可,未必需要考证造字时的本义,但应自圆其说,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再说拆词。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多为双音节词,两个语素的组词方式有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这两个语素往往各自有独立的内涵,把词语拆开,分别阐释,也是一种方法。如:

如果非要给“书生”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书生”即“为书所生、以书为生、生于书中、书伴终生”的人。其中第一个“生”,指诞生,书生是读书读出来的,一个人只有读了书才有可能成为书生,书,生化出了书生;第二个“生”是生计,书生身无长物,大多以读书、著书、教书为谋生手段,有的也去给有权势的人当幕僚或智囊,仍旧是靠了书本上的话出主意,是书养活了书生;第三个“生”是生存,书生相信书本中的信条,迷恋书中的境界,沉迷于读书、看书的乐趣,别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他们往往是生活在书本里,或者古人的书本里,或者洋人的书本里,或者自己撰写的书本里,以往精明的世人把那些一头扎在书堆里的人喊作“书蠹”,算是看透了书生的本事。第四个“生”是生命,标准的读书人是“活到老,读到老”,“皓首穷经”至死离不开书本的,书是书生的命根子。(节选自鲁枢元《书生意气》)

鲁枢元先生别出心裁,将看似简单的“书生”一词拆开,围绕“书”字,逐层阐释了“生”的四重含义,巧妙而深刻地论述了“书生”的内涵及其四层境界,令读者拍案叫绝。又如:

“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节选自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

勇气是什么?“勇”即勇敢,“气”即气魄。勇敢的气魄,言简意赅,明白之至。(考场优秀语段)

当然,拆词释义需要结合题目所给的材料,结合现实语境,结合其本身组词结构,仔细推敲,切不可简单轻率地拆解词语,单独组词。如“章法”一词,本义是“办事的条理、方法”,如果把它解释成“规章法律”,则离题万里。

三、比较辨析

所谓“比较辨析”,就是围绕核心概念,罗列出相近或相反的词语,通过对相似概念或相反概念的比较辨析,感知概念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对接社会现实的不同表现,使思考走向深入和精细。

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某种思想、认识、做法,增一分则太过,减一分则不及。相近词语的辨析,其实就是理清易混淆的模糊认识,让自己的观点更鲜明、深刻。如:

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节选自龙应台《幸福是什么》)

“素养”与“知识”两个词语,因为有太多的交集,往往容易被混为一谈,因而产生重视知识习得,忽略素养养成的社会乱象。作家龙应台敏锐地撇清素养和知识的差别,使文章获得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此外,考虑核心概念“是什么”时,我们可以反向行之,它“不是什么”,通过相反词语的辨析,深化对核心词的认识,同时也使文章具有了现实针对性或思辨意味。如:

什么才是勇气?是头脑一热,不计后果吗?是毫无准备,一往直前吗?不,不是,都不是。勇气是敢于面对而非一味冒进,是敢于承担而非不计后果;甚至,勇气并不意味着不畏惧,而是怀着畏惧,依然选择往前走。(考场优秀语段)

这一段文字,先采用设问句式,否定常见然而片面的“勇气”,直指现实陋习,突出其盲目、鲁莽的本质。而后作者正面阐述真正的“勇气”是什么,正反对比,表意鲜明。尤其末句“勇气并不意味着不畏惧,而是怀着畏惧,依然选择往前走”,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辨,耐人寻味。

四、理性概括

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作理性分析、阐发、总结,它能体现写作者不俗的思维品质。如: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节选自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节选自周国平《追求》)

这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穿透现象,直抵本质,它集中体现了作者认识的高度和思维的深度,树起了文章的大梁。表述时,写作者需着意语言的严谨精练,文质兼美。

总之,当我们审题确定核心关键词后,要有意识地辨析、界定核心概念,不可不加辨析,笼统打包,也不能随意论断,偷换概念。综合运用感性描述、拆字拆词、比较辨析、理性概括的方法,多问自己几个问题,“XX”是什么,不是什么?近义词是什么,反义词是什么?在现实语境中,常见的情况是什么?组词结构是什么,褒贬色彩如何,如何界定这一概念?如此,才能确保切题,深化文思。

(作者:江苏省镇江中学徐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