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书五经之论语值得收藏 [复制链接]

1#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成为封建文化的主体。然而,由于孔子坚持“述而不作”的人生信条,他的学术思想并没有通过专著的方式完整而系统地流传下来。我们能见到的唯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是由孔子的学生记录、整理了他的言论与事迹的《论语》。

成书背景: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当时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兼并、战乱不已,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道德沦丧,礼乐制度混乱不堪,各种思想在社会上萌生。孔子目睹这一切,内心极度的不安,希望通过重整礼乐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并为此奔走一生。《论语》就是他*治、文艺、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论语》作为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是世界上完整辑录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从东汉起被列入儒家经典之列,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集注后又被列入“四书”之列,是两千多年来中华读书人必读的典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和“万世师表”,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所不曾有过的特殊地位。同时,孔子作为教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的言行和所传授的六艺之学,长期影响着我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内容简介:

《论语》全书共20篇,章,其中记录孔门弟子之间相互谈论之语的有48章,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交谈之语的有章。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资料。

关于《论语》书名的来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论纂”起来的意思。班固在《后汉书》中便持这一观点。《论语》各篇章之间并没有确定的主题,一般都是用每篇开头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为篇名,仅仅表示区别而已。

根据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考证,《论语》的编纂应该始于春秋末年,成书于战国初年。到了西汉时期,社会上有《鲁论》、《齐论》和《古论》三个版本。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的篇目,参考《齐论》授徒讲习,形成了《张侯论》。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版本,就源于此。

总体思想:

《论语》体现了一个为恢复礼制、挽救社会道德沦丧而奔走的圣哲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治理想是复周礼,他热切希望回到“礼乐征伐不出”的西周时代,以周礼来拯救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不过,孔子所讲的礼,比起周朝的礼来说,已经多了一些新的时代因素,这就是把春秋时代兴起的“仁”的社会思潮整合入“礼”中。他所说的“礼”,是以“仁”为思想基础的,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同时,他所讲的“仁”,又是以“礼”为*治原则的,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最基本的意思是“仁者爱人”,即把人当人看待。而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正是不把奴隶当人的。从“仁”出发,孔子提倡“德治”,反对滥用刑罚,反对过分剥削。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使民以时”,“举贤才”等。这些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留下了许多至今依然十分具有启发性的宝贵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启发式教学,并主张因材施教,务必使弟子都能补偏救弊,向健全的方向发展。在学习态度上,他要求弟子要求实,要学思结合,在“多见而识”的基础上学思并重,但是更重视的是理性自觉,“闻一以知十”(《公冶长》),“下学而上达”(《宪问》)。他还承认学无止境,“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自己在教学中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是孔子对为学的基本要求。

对于文艺的本质和功用,《论语》中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孔子把他一生最推崇的“仁”的意识注入旧的礼乐形式之中,使之有了更具体的内涵。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和善的统一,即高尚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统一,而又把善放在首位。同时,孔子注意到了文艺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大力提倡“诗教”,也就是把文艺和*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推行礼乐教育看成是改良*治、改革社会、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他指出,做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也就是把学习礼乐诗歌看成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基础。

《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是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客观地进行分析,剔除那些落后的东西,保留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充分吸取《论语》中熠熠发光的珍贵思想。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它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一种言简意赅而又深入浅出、朴素无华而又隽永有味的独特语言风格。《论语》善于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深刻的哲理,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通过赞扬耐寒的树木,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无数文人的诗情画意。

《论语》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大量使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迂回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论语》中经常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造成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效果。如《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连用三件具体实物,一层进一层地表明自己的*治态度,把微妙的心理寄寓在浅近的形象之中,再辅以重叠反诘的句式,更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苦衷,耐人寻味。

名篇选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讲的是老师传授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向老师学习是从外至内的学思过程,自我的学习则是自我修炼的行为。由学到习,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人身修养的过程。通过自我不断地“习”,一方面是巩固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有朋自远方来”就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来,交流求学、做人的心得,从而相互砥砺,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对这一点的强调充分说明学习又是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事,这就明确了学习的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是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积累,因此,即使人家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抱怨。对于君子来说,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并不会影响他的情绪,因为自己的学习与别人的知不知并没有关系。从以上来看,孔子提倡的学习,不限于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从学习的内部要素,到学习的外部影响,再到学习的目的,孔子在三句话中解决了三个问题,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这段话使用排比发问句,通过商量讨论式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更好地去思考。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贯的循循善诱的教育风格。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晚年最看重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从思想渊源上来看,他的这番话必定源自孔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孔子弟子的话与孔子的话同等看待,因此这段话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段话里,曾子用反问自我的形式,提出了儒家对于人身修养的重要观点:“我每天要多次检查、反省自己——替别人谋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的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练习了吗?”这里所说的自省,是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式,它是自觉地解剖自己,对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积极审视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一准则的要求下,外在的道德约束被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修炼者通过这种自觉的审视自我而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自省修养,贵在即使没有别人看见,也要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做事,而不是在众人面前一个样子,在背后又是一个样子。从这个角度上说,曾子这番话从思想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指出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途径:自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自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办事要做到“忠”,这里忠的对象是普通的大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为普通人做事也要“忠”,这一点代表了传统伦理美德的最高价值,与现在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有相似之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章是孔子对自己七十岁以前的人生轨迹的自述,反映了一代宗师在自我完善方面的轨迹。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懂得“礼”,六十岁听人谈话能明辨是非,七十岁顺从心里所想的去做不会越出规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求学、立身、明道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的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知天命”,谓之“知礼”,是指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体察,并从中获得对于社会变化和人生道路的应变能力。有了这种意识,便可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种“知天命”的思想,反映了奴隶社会末期人类理性和智慧的觉醒,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方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这篇总结性的自述,孔子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天生就有种种优秀的品质,自己的知识也是通过学而知之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求得发展。孔子所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态度,非常积极。这种少有所学、长有所立、壮有所成、老有所为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勉的格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是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区别的精彩论述。“周”,是以忠信为原则的团结。“比”,是以私利为条件的勾结。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通过这样的区分,孔子说明了君子和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根本区别。

需要指出,“君子周而不比”与“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篇》)的意义有相近之处,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侧重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后者侧重个体的主观思想意识。“和而不同”说的是君子既重视个人与社会、与周围世界的和谐一致,又十分重视自己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体现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他们有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论语·卫灵公篇》)则是指君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相互勾结,拉帮结派。君子与小人之所以对“周”与“比”会有如此不同的态度,具有不同的人格风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