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道如何求索美的境界 [复制链接]

1#

中国传统儒道精神,从来不问“美的本质”,而是求索“美的境界”。孔子建基的儒家美学、老庄建构的道家美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儒道互补”的主体框架。

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之境界。儒家的审美理想,在于善与美的高度统一,即“尽善尽美”。“尽善尽美”中强调的美与善虽然不同,但二者需要统一,与周朝的“礼乐相济”相呼应。《论语.八佾》中说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基于“仁”的理念,《韶》舞由于表现了尧舜以德受禅,是尽善尽美的,是善美合一的;而《武》舞体现了武王以征伐而取天下,舞的形式虽然达到了美的完善,但在道德内涵上却是未“尽善”的,因而它的善与美是割裂不统一的。

“尽善尽美”还强调美与善内在的和谐关系,所谓“美善相乐”之“乐”,正是表明这种审美泛化的关系。《荀子.乐论》中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提出善与美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乐”的关系,你以我为“乐”,我亦以你为“乐”,儒家的美学只有在这种“相乐”的关系里,善与美双方才能被充分的展现出来。

《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道。”又说:“志以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强调“礼乐并重”,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善的境界。而“志”、“据”、“依”是一种符合道、德、仁的“他律”,而“游于艺”是遵循审美的“自律”存在。所以,儒家的审美理想极致处,并不仅是“寓美于善”,而是至高自由和人格极境里的尽善尽美。

与儒家的仁礼不同,道家注重自然之理,讲求天地之道,追求自然、清静无为、素朴恬淡。道家忧患的是宇宙人生,天道的运行必然落归于人道,“与道冥一”的境界正是存在的终极归依。道家美学在自然性中展现,在道化生万物、人复归天道的圜圆运动内,主体的自由飞升指向绝美的极境。这样,“真美同一”就成为老庄哲人的终极指向。

庄子穷究宇宙万物和人文之本然,呼唤沉迷世俗的人们挣脱人为的精神桎梏回归自然:人的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离愁别恨,美好的东西不能永恒,欲望总是不能满足、才智抱负总是不能施展,不如摒弃世俗的伦理观和荣辱观,从髙踞天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使为世俗所累的士人转向大自然、转向自我的精神境界,从而获得解脱。

如此说来,“游心于道”,正是达到“大美”境界人格的前提,审美境界的实现必须以个体人格自由为前提,达到自然无为的“道”的境界,就是一种本真、纯真、至真的美景,“善真合一”重在“法天贵真”。

儒道两家的基本动机,同是出于“忧患意识”,不过儒家是面对忧患要加以救济,道家面对忧患是要加以解脱。儒家忧患天下国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