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775479.html美学家宗白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的美感理论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
“美感是对于一个客观事物的判断,并不是对于我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感情的判断”。
他认为,美感的基础是美的客观性,审美过程是主客观相交融、相流通的过程。总体而言,他在有关美感问题上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美感和其他感觉的关系;2、美感的类型:“错采镂金”与“芙蓉出水”3、美感发生的条件:“移我情”与“移世界”;4、美感产生的途径:“万物静观皆自得”。
01美感和其他感觉的关系
美感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人的主观情感。宗白华在《读“论美”的一些疑问》中认为,在其他科学中“情绪活动须收敛些,而求知意志须坚强些”,而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即使是这样也必须把“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所激起的情绪和一个对象仅在‘意境’里所激起的情绪(如在绘画或音乐里)区别开来”。
这就是说,一般的情绪活动与审美的情绪活动的性质是有区别的。审美情感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在观照对象的美的过程中发生的,而不是其他。
因此,宗白华就把美感与生理快感及道德感加以区别了:
“这个情绪是和对于快适的单纯享受的感觉以及另一方对于善的道德的情绪有根本的差别”。
同时,宗白华还论述了美感的差异性,他在《艺术生活》中说:
“我以为美的,你或者以为丑;你以为甘的,我或者以为苦,并且各有其实际,决不能强以为同。”
美感的差异性是由于人的心理反应能力、反应过程中差异的客观存在。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老庄早就有所认识,美感的相对性是他们两人一直坚持并力证的。
宗白华继承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他断定:美感的差异性也会带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民族的美的理想的差异,但从根本上说,它们都基于美的时代发展。
02美感的类型:“错采镂金”与“芙蓉出水”
上面说到,宗白华看到美感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至于美感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美感才算是高级的美感?宗白华结合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思想的理解,透彻地作了分析。
他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认为,“错采镂金”和“芙蓉出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可以说,这两种美感类型其实就是宗白华理解的人类美感的差异特征所在。
所谓“错采镂金”的美感,就是由华丽、绚烂而生的审美感受,它给人以夺目的光辉。所谓“芙蓉出水”的美感,是由清幽、自然秀丽而生的,从它得到的是如烟如雨、清真可爱的审美感受。
对于这两种美感,宗白华侧重的是“芙蓉出水”这一类。他研究魏晋人的美感,认为他们是重“初发芙蓉”而轻“错采镂金”,而这样的审美要求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解放。可见,他自己也是以“芙蓉出水”之美为美的。而且在他看来:
“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
关于这种“芙蓉出水”的美感类型,宗白华通过对传统思想和古代艺术品的分析,准确地抓住了它的萌芽和发展。他认为早在殷周时代的“莲鹤方壶”中就隐含着一种新的审美要求,它:
“已从‘错采镂金、雕绩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
到了先秦时代,因为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竞相奢侈华丽,因此“错采镂金、雕绩满眼”就成了时尚,成为当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艺术风气。因而有一些思想家出来反对这种艺术境界,这样,就有墨子“非乐”,庄子重视精神,轻视物质,孔、孟虽繁文褥礼,但也要求求实,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
宗白华认为,到了魏晋,随着文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清真、自然的审美要求,才形成流派。如他所说:
“锺嵘很明显赞美初发芙蓉的美。”
至唐李白明确标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后杜甫、司空图、苏轼等推波助澜,继承和发展着这一美学传统。
宗白华把中国的这一审美传统,明确地概括总结出来,这是他对中国古典美学优良传统的发掘的一个重要贡献,他认为,“芙蓉出水”的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真正能领略美的高一级的美感。他说“芙蓉出水”的“平淡”,并不是枯淡,而是如“玉”之美:
“内容有光采,但是含蓄的光采,这种光采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用这样的理解来看中国的绘画,那就是他所认为的,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
“简淡”也就是“平淡”,它不是“简而无韵”、“淡而无味”,而是“韵味俱全”,是“味之极”,所以它给人的就是“芙蓉出水”的美感。
宗白华虽然注重“芙蓉出水”的美,但对“错采镂金”的美也并不弃之不顾。他相信刘熙载(按:刘熙载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的话,这两种美应“相济有功”。
“错采镂金”讲求外部形象的美,“芙蓉出水”则追求内在本质的真。形式的美与思想情感的表现要互相结合。他认为王国维说的“不隔”就是“芙蓉出水”,“隔”就是“错采镂金”,而“不隔”与“隔”同样都是美,只不过给人不同的美感享受罢了。
从这点看,宗白华在继承前人思想的时候,掌握了辩证法的精神,有侧重但不抱偏见,不为此而弃彼。这样,他才能看出这两种美感类型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
这是宗白华的新发现、新思想,它对我们今天研究人类审美要求和创造艺术品都有莫大的帮助。
03美感发生的条件:“移我情”与“移世界”
宗白华在《艺术生活》中曾说过,同情是美感发生的条件。他说:
“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
在这基础上他认为,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感,这里当然有混同主体感觉与客体属性的问题。后来,宗白华纠正了这一观点:他从美的客观性出发,去认识主体与客体在审美过程中的辩证关系,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
但他并不忽视主体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移情”对于主体来说,“就是移易情感,改造精神”。他说的“移情”,不是简单的把主体情感转移到对象身上去,而是一系列的主客观交融过程。
宗白华的“移情”说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为“移我情”,一为“移世界”:
“移我情”
移我情,就是改造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只有“洗涤”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高尚起来,才能发现美,如他在《美从何处寻》中所说:
“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
这是“移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他认为:
“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
对此,宗白华援引伯牙学琴的例子,说明“移我情”是在大自然的强烈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之后,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
他认为,比之德国人易普斯的“情感移入说”来,中国人阐发的“移我情”思想更深刻些,更有价值,因为它说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我情”的基础。
宗白华继承的就是中国人的情感“移易说”,而不是西方人的情感“移入说”。他强调“移情”的基础是现实生活,“移情”的对象也是现实的存在,这里透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现实主义特色。
“移世界”
宗白华认为审美除了“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因此,他提出了改变“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的“移世界”的说法。
所以,宗白华的“移情说”是“移我情”与“移世界”的统一。“移我情”是审美的主观基础,“移世界”是审美的客观基础,二者统一,美的形象才能“涌现出来”。
04美感产生的途径:“万物静观皆自得”
关于美感产生的途径,宗白华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宗白华把“静照”看作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美感的产生有待于“静照”,而“静照”则“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这就要求观照者具有“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他理解这种“静照”是艺术欣赏、审美感受的源头。“静照”的时刻,就是艺术品呈现着灵*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他分析中国人之能欣赏“芙蓉出水”的美,就在于有无所挂碍的审美心灵。离开了“静照”,便不能获得真正的美感。这个思想与自先秦老庄一派美学家以来的观点基本相似。
然而,宗白华不像老庄那样绝然超俗,他要追求人类的真感情,要像魏晋人那样,一往情深。如他说的“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这不是单纯的对魏晋时代审美者的写照,也是宗白华自己的美学主张。
他赞叹书法大家王献之的“难忘秋冬之怀”,欣赏中国水墨画鼻祖顾恺之的“痴绝”,羡慕陶渊明的天真纯情,如此等等,都反映出宗白华本人的要求:“静照”尚需有“情”,但此“情”不同流俗,而有人格美的韵致。
不仅如此,宗白华还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审美思想,而把“静照”与审美实践也联系在一起了。他在《康德美学思想评述》中指出:审美实践在审美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静照”与“我们的意志、欲望”相联系,是在“实践里的满足”。
他看到,如果把审美和实践生活完全割裂开来,必然从审美对象抽掉一切内容,陷入纯形式主义,把艺术与*治割裂开来,反对艺术活动中的*派性。不满足于古人的见解,促使宗白华作出了这样深刻的论断。
“万物静观皆自得”,这“得”尚需有一条件,便是要有审美的心理距离,宗白华称之为“空”。
他了解苏轼“空故纳万境”的意义,认为:
“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
这种审美过程中“距离”的造成,一方面有物质的因素,像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杆,诗的节奏、韵脚,中国特有的舞台帘幕等等,这些都有“隔帘看月,隔水看花”之妙用。
然而宗白华以为更重要的方面则在于心灵内部方面的“空”(距离),用司空图的话来讲,就是“空潭泻春,古镜照神”,“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意趣超远,这样方能深入妙境,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
但这种“空”不是孤立的,宗白华并不是只看到审美心理距离的必要性,他还认识到,审美的心理距离也是基于“美是存在着的”这个命题之上的:
审美的认识与审美实践必须相结合,审美主体与客体必须统一。
他认为审美感受是诞生在“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的时候。但是这个审美感受还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
对此,宗白华引用晋人王荟的话“酒正引人著胜地”来说明,这“胜地”就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使人产生审美心理距离的“酒”把人们引向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
总而言之,宗白华对美感的认知是通过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而来,在具体的论述中文辞典雅,富于诗情画意,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灵动的文字中,充分感受到美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