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八苦”,往往让人感觉佛教是消极的,是无奈的。佛陀开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其实是佛的一种方便之说,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积极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这是一种被误解得最普遍的现象,社会一般就拿这消极悲观的名词来批评佛教,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于消极悲观的错误,以为世间皆苦,而所谓的看破红尘。人生是苦,在于人们不能放下其实,“人生是苦”这句话,绝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们犯了概念上的错误,也就是偷换了佛的“观念”。在世间,凡是一种境界,我们接触的时候,生起一种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忧虑,如以这个意思来说苦,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听到刺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然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阖家团圆,不是天伦之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愿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心有波浪,心海难平,苦恼丛生那么,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去。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学佛的人,如不了解真义,以为人生既不圆满彻底,就引起消极悲观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人生总有缺憾真正懂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我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就像是病人,必须先知道有病,才肯请医生诊治,病才会除去,身体才能恢复健康一样。为什么人生不彻底不永久而有痛苦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会尽力把苦因消除,然后才可得到彻底圆满的安乐。烦恼如杂草所以佛不单单说人生是苦,还说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乐。学佛的应该按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这个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佛教最大的目标,不单说破人生是苦,而是主要的在于将这苦的人生改变过来(佛法名为“转依”),造成为永久安乐自由自在纯洁清净的人生。这才是佛说苦的原因。只有生起清净心才能对治烦恼学习、修行佛法,就是按照佛法的指引找到我们苦的原因所在,然后转变观念,向这目标努力去修持。常乐我净的境地,即是绝对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我们人人都可达到的。这样怎么能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厌世的呢?虽然,学佛的不一定能够人人都达到这修行的顶端,但知道了这个道理,真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道努力为善,还能从因果方面反观自己的不足,能够顺应,不抱怨,不嗔恨。努力行善,减少苦恼等到自己富足的时候,不至于只顾自己享受,把原来的一切都忘记,糊里糊涂地走向错路。佛讲的因果、轮回、无常、空性,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佛希望众生都能了解六道轮回循环往复,懂得三世因果丝毫不爽,明白一切人事物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虚假的。可是你知道了假的,假的当下就是真的,明白了不是真实存在,当下即是真实存在,这就是佛在《楞严经》上讲得:知妄即真。学佛的,不只是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堕落在享受上,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